探桃花源里西递 寻徽商儒贾痕迹
——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五团十三队细品西递村
俗语云:“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西递村中三条溪水东向西流,又因位于徽州府之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西递村素来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灰瓦白墙,绿水青山美丽纷呈。但相比其景美,我们实践团更着眼于其文化之深,在斑驳的西递村里探寻徽州商人“儒”“贾”痕迹。
西递牌匾十余座,大都为旌表孝子和贞节的,且大多以饱经岁月的销蚀,“胡文光牌坊”成耸立至今,俗称“西递牌楼”,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后一路高升,政绩显著设立此碑。同时村中不乏各类书院书斋;青云轩,旷古斋,西园,桃李园等尤为瞩目,徽式建筑建构的房子里,挂着琳琅满目的诗词字画,彰显着古代人的文化修养,同时也显示出清咸丰年间人们对于功名的重视,所以说西递人弃儒从贾并不准确,应该说西递人转儒从贾更为贴切。儒文化在西递人心中种下的根古往今来从未磨灭。
漫步在西递村,到处可见气派的土木建筑,据当地人口述,在徽商人中,大多是文人起家,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甚者为了经商方便,西递村里还建有一家钱庄,气派堂皇。走入古富商建筑便可见,屋内收拾得非常干净,屋内家具、用具摆设和字画的布置,都保留着明清特色,古朴典雅,墙壁石柱上写满了诗词,不少家户上还悬挂着状元,进士牌匾。
村中富有徽商文化气息的古建筑琳琅满目,应天齐凌云阁、刺史牌楼、大夫第、东园、敬爱堂、履福堂、瑞玉庭、膺福堂。以为例,惇仁堂内高悬一份水墨书卷,是清嘉庆年间自称“菊叟”的汪承霈手书。厅堂上悬挂木刻楹联两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堂内处处彰显主人虽从商但骨子里那份“儒”的修养。
一天的奔波走访,在络绎不绝的西递村里随处可感觉到西递这座村庄的繁荣昌盛,细细品味又会被书香四溢儒文化打动。徽商的经典,离不开徽商人“儒”的底蕴。转眼当代,金钱物欲盛行,却忘却财富的根本乃是知识与文化。
7月17日经济管理学院五团十三队报送信息
http://www.dxsbao.com/art/1024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