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罗志田:西方化大势下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五四”学生运动后,此前并不出名的梁漱溟,因拈出东西文化问题,而一举成为众矢之的,可以说“暴得大名”。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推广,文化,特别是东西文化,成为当时读书人心目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罗志田:西方化大势下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在演讲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1921年出版后,立即引起思想界的注意,反响非常热烈,没多久就出了第八版。从当时关注的程度看,其影响不低于大约同时而稍早出现的梁启超之《欧游心影录》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对一些人而言,甚或超而过之。如严既澄当时就说:“近来国中的出版物,最引人注意的,要推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
  要知道“五四”后那几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时段,影响上一代人最大的梁启超并未完全“功成身退”,而新一代人的偶像胡适正享受着“暴得大名”后的尊崇。梁漱溟能突然吸引很多读书人的注意,甚至一度显出超越梁启超和胡适的样子,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提示出他抓住了时代的问题,其言论反映出时人的关注所在,不可等闲视之。
  用今天的俗话说,梁漱溟可以说是狠狠地“火了一把”。梁的学问不以学术梳理和辨析见长,而以自身的体味见长;他虽然有意面向更多读者,却也不是那种特别迎合普通读者意趣的作者。这样的著作,通常不容易造成轰动,但他的书居然能够引起惊动众人的共鸣效应,就需要辨析了。“火”的基础是大家的呼应(包括接受和反对),能“火”就意味着有足够多的受众,反映出了那个时代读书人最关心的问题,因而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反映。
  先是梁漱溟从1920年到1921年在北京和济南作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系列讲演,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讲稿也很快整理成书出版。冯友兰后来回忆,梁漱溟的讲演,“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因为“他所讲的问题,是当时一部分人的心中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当时一般人心中的问题”。
  鲁迅曾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如诗人作诗,诗不为诗人独有。凡一读其诗,心即会解者,即无不自有诗人之诗。无之何以能解?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所谓心中本有诗,拨辄立应,便有些宋儒所谓“人同此心”之意。大约总要心态先相同或相通,然后可产生共鸣。
  梁漱溟的书还没出版,其演讲就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这多少与梁对时代风气的高度敏感相关。恰当中国思想界从“中西学战”转向“中西文化竞争”之时,梁漱溟使用了“文化”和“哲学”这样的最新流行术语,并置于众所瞩目的“中西”框架之下进行讨论,诚所谓得风气之先。尽管这并非像今天很多事一样是有意“策划”的,而且他主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并未得到多少共鸣(详另文),但他至少在一个恰当的时候、用合乎时宜的表述符号提出了很多人想要探讨的问题,仅此已足以引起“广泛的兴趣”。
  这样看来,梁漱溟抓住了什么问题,或他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就非常重要了。如果要简略地概括“梁漱溟之问”,就是在西方文化已成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日渐边缘的中国文化如何“翻身”。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研究东西文化,针对的就是“中国民族今日所处之地位”这一根本问题。而这完全是个文化问题,应寻求文化的解决。关于梁漱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当另文详论,本文仅粗略勾勒其时代背景及其跨时代意义。
  梁漱溟之问的时代背景
  罗志田:西方化大势下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梁漱溟
  借用康有为的典型表述,中国在近代从“独立一统之世”被迫走入了“万国并立之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读书人对“世界”的认知,从来充满了想象和憧憬、无奈与徘徊,始终以紧张、矛盾为特色,可以说是“万解并立”,从未真正达成共识。“世界”本应取代中国人熟知的“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的“天下”,包括全部人类社会,近于今日“全球”的意思。但在很多时候,它又是一个隐含文野之分的想象空间,实际被“泰西”所主宰,其余各民族、国家可以有进有出。
  因此,在中国读书人说到“世界”时,心里想的可能是“西方”。尤其他们想要进入的那个“世界”,所指的基本就是“西方”。中国读书人对西方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在很长的时间里,尽管带有十足的“日本特色”,他们心目中的“西方”基本就是一个时空合一、仿佛不言自明的整体(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其间的差异)。到民国初年,一些人逐渐认识到“西方”不必是个整体,而更多是个合体。陈独秀在1915年强调“法兰西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既表明对西方了解的深入,也是那半带想象的“西方”已经分裂的一个表征,还表现出了“西方”与“世界”的不对等。
  同时,按照王国维的总结,近代中国一个涉及文化根本的大变,就是“自三代至于近世,道出于一而已。泰西通商以后,西学西政之书输入中国,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乃出于二”。比“道出于二”更严重的是,在这竞存的两“道”之中,西来的一方已渐居主动,且民初“西方”的分裂似也并未影响其在中国思想言说之中的主导地位,这是几代中国读书人始终关注中西文化问题的主要背景。
  而梁漱溟提问一个相对临近的时代背景则是,民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相对宽松,尽管不少读书人的忧患意识仍较强,但与甲午后迫在眉睫的“亡国”忧虑相比,当时中国的外患不特别明显,因而更有深入思考的余地。如果退回去二十年,中国人感觉差点就要被瓜分,亡国的危险真有迫在眉睫之势(这忧虑也更多是认知层面的,外国确有鼓吹“瓜分”之人,但这主张基本未曾上升到各国政府的政策层面),谭嗣同便已在作“亡后之想”了;这与新文化运动期间大家不必担忧亡国,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心态是非常不一样的。
  局势的相对宽松是一个不小的时代转变,梁漱溟自己就说,“从前我们有亡国灭种的忧虑,此刻似乎情势不是那样,而旧时富强的思想也可不作”,因此可以有更长远的思考。对于以“天下士”自居的读书人来说,少了“近忧”,自然更多“远虑”。正如研究梁漱溟的专家艾恺所指出的:
  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主要关心的是中国深刻的文化危机。但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面对的是人类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他们自己特殊时期的处境。这种选择精神,更多地是在感情上与人类存在的意义这个永恒问题相联系,而不是与他们的生存环境这个直接问题相联系。
  在艾恺眼里,梁漱溟就是这样的天下士。但由于西潮冲击后“天下”已兼具“世界”与“中国”两重意义,他又并非完全超越的天下士,而是“把自己对人类的普遍问题的关心和对中国现时特殊情况的忧虑联系在一起”。
  罗志田:西方化大势下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美国学者艾恺1980年代与梁漱溟会面
  本来身处鼎革时代的人,往往容易反向思考,回归到天下或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从清末开始,国人的各类改革,不论是想象的还是实际施行的,基本都带有面向未来的倾向,希望能有助于改善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的地位。在“瓜分”和“亡国”的认知威胁大体解除以后,当时的内外环境使得不少读书人可以相对平和、更带建设性地去思考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里到底是什么地位,以及怎样改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梁漱溟想要“解决”的问题或他所“推测”的未来,都与此相关。这样的“未来”,同时也是很现实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候的不少人,就基本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像胡适和梁漱溟这一代人(梁漱溟比胡适小两岁),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就目睹了好几项以千年计的根本转变,其感触非比寻常,思虑也当更高远。同时,欧洲大战带来的世界巨变使相当一些西方人也开始反省他们的文明或文化。这些重要的内外背景,都使新文化运动那一代人容易去思考更基本的问题——从人类社会到中国自己的基本问题。
  另一方面,从清季走过来的梁漱溟,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危机感。他父亲梁济1918年秋天以自杀警醒国人,给他本人以极大的刺激。梁济明言其自杀是殉清,而最主要的导因是他对民初尝试共和的失望。梁漱溟显然分享着他父亲的观感,他在1920年说,“假使吾人设身为十余年前的纯正中国人,就是看现在的中国,已可惊异不置”。其“惊异”的表面是说中国没了皇帝是个巨变,但其潜台词却不是正面意义的,而表现出一种迫切的危机感。
  时间上今昔的异同只是对比的一面,更强烈的对比还是在以空间为表现的文化层面。时人所说的西方或西洋,不仅是空间意义的,更多指称一种文明(文化),故东西对比的范畴,便很容易落实在文化上。而正是在对比的意义上,中国文化的危机愈发凸显。梁漱溟虽然把东方文化分为印度和中国两类,但其论述的主体是中国(详另文),所以他仍在因应中国读书人心目中“道出于二”以及中国一方竞存不力的问题。
  梁漱溟特别指出,已经成功的西方不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就是领受西方化较深的日本人也可以不很着急”,而已经亡国的殖民地不能自主,甚至没有“着急的资格”。而中国的特殊在于,它既不是西方,西化也不成功,又没亡国。既然“还是一个独立国,一切政治法律都还要自家想法子来处理”,所以文化问题对中国特别迫切,而文化选择更已到生死攸关的程度。
  今后中国文化到底应有一个什么样的“解决”,其实也就是从文化层面思考怎样“解决”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问题。1922年梁漱溟在山西演讲时强调:
  中国民族今日所处地位与前数十年不同了。所以不同,所以要变成现在这样,完全是文化的问题。一方面固因国内的变动,而尤其重要的是外面别国的变动。西方民族因为有那样的文化而成那样的局面,渐渐的使中国地位也受很大的影响。看明了这层,然后可以晓得我们应当持什么态度,用什么做法。
  北大学生冯友兰就是带着东西文化的问题出国留学的,他在国外时注意到,“中国人现在有兴趣于比较文化之原因,不在理论方面,而在行为方面;其目的不在追究既往,而在预期将来”。换言之,“中国人所以急于要知道中西文化及民族性的优劣”,是为了以后的行动——“假使他知道中国文化好,他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就敢放胆前进;他若知道中国文化坏,他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他就要因失望而丧其勇气”。由于中西文化的比较“与目前的行为,有莫大关系”,它也就成为一个超出纸面意义的“真问题”,而“我们的态度,要视他之如何解决为转移”。
  冯友兰读书时梁漱溟是哲学系的讲师,冯应是梁的学生。可以看出,冯友兰不仅分享着梁漱溟的思路,在措辞上两人也不谋而合。实际上,由于“西方”已进入并成为中国权势结构的一部分,那时中国任何大的改变,都一面针对着传统,一面针对着西方,尤其是关涉文化的“解决”。尽管今天的中外局势已大不一样,在各种形式的“全球化”影响下,我们还是不可能关起门来处理自己的问题,也仍是在历史积淀的约束中思考问题。因此,梁漱溟之问既体现出时代意义,也提示出几分跨时代的意义。
  梁漱溟之问的时代意义
  罗志田:西方化大势下中国文化如何翻身?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书影
  很多梁漱溟的同时代人,尽管思想或文化立场不同,都承认梁漱溟之问的时代意义。张君劢当时说,以前大家都想要学欧洲,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自己对其文化也有反省的意思。“欧洲文化既陷于危机,则中国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应该如何呢?默守旧文化呢?还是将欧洲文化之经过之老文章抄一遍再说呢?”他自己常常在想这个问题,恰看到梁漱溟新著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发现“全书即是讨论此问题”。章士钊也承认:“梁君发策,分别若干问,详察东西文化存亡分合之度,其事叶于英语所称Time-honoured,刻不容缓。”
  张君劢和章士钊都曾和梁漱溟一起被划入所谓的“东方文化”派,其实他们不甚赞同梁漱溟的观念,尤其张君劢还进行了较为严厉的驳斥。他们的共同承认,表明梁漱溟的确说出了一些人想说的话,或提出了一些人正在思考的问题,也就是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问题。
  中共的瞿秋白同样强调梁漱溟提出的“这一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显然有极大的价值”。在他看来,“礼教之邦的中国遇着西方的物质文明便彻底的动摇,万里长城早已失去威权,闭关自守也就不可能了”。但一些“中国的士大夫却始终不服这口气,还尽着嚷东方的精神文明,要想和西方的物质文明相对抗”。面对这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极大价值的问题,他“愿意来试一试,做第一步的根本的研究”。
  类似要来“试一试”的参与感其他人也有,文化立场与瞿秋白颇不一样的景昌极,就对梁漱溟的书说了不少无的放矢、可说可不说的话。没什么可说也要来说,最可提示这题目本身的重要。
  后来贺麟总结说,梁漱溟郑重提出东西文化问题,“在当时完全西化、许多人宣言立誓不读线装书、打倒孔家店的新思潮澎湃的环境下,大家对于中国文化根本失掉信心。他所提出的问题,确是当时的迫切问题”。贺先生的文化立场又不同,他同样看重此问题的“当时”意义。
  而严既澄则以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部“推测未来的大著”。窃以为严既澄所见不差。“未来”在近代中国对读书人有特别的吸引力,从梁漱溟的演讲和书中的论述可知,他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确实是从新派一边开始的。这本书想要推测的,其实就是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未来。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更在在表现出显著的面向未来倾向。
  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尤其是未来在世界的可能地位,的确是那个时代(以及后来和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在思考的大问题。那时的思想界对中国已成为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清楚的认识,《青年杂志》1卷1号的《社告》就特别指出:“今后时会,一举一措,皆有世界关系。”故中国青年“虽处蛰伏研求之时,然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
  这一百年之前的提醒,并未过时,仿佛在说现在。我们今天的一举一措,仍有世界关系,仍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从19世纪开始,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话说,资产阶级便“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并“迫使一切民族都在惟恐灭亡的忧惧之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梁漱溟不一定读过这段话,但他也清楚地认识到,那时西方文化成了世界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渐处边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钱穆所说:“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尽管梁漱溟曾强调他讨论的不是什么“东西文化的异同优劣”,而是东方文化的生死,即“在这西方化的世界,已经临到绝地的东方化究竟废绝不废绝”的问题。但大体上,他所探讨的和钱穆所说的是一个问题。
  钱先生所说的“全中国人”是泛指,比较起来,前引冯友兰的描述更有分寸——这个问题萦绕于心怀的,既是“当时一般人心”,恐怕更多是“当时一部分人”,也就是那些隐隐以“天下士”为自定位的中国读书人。其他人或许分享、或许未分享读书人的忧虑。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在几代读书人心目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前引不少人的印象看,梁漱溟的确提出了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问题现在也仍然围困住很多中国人。前些年有本书叫《中国可以说不》,后来又有一本书叫《中国不高兴》,以及前段时间又在讨论什么地方的价值观念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等等,都表明我们仍然没有解决中西文化的“优劣”或“生死”问题(“生死博弈”便是今人论及此事仍在使用的词语)。
  既然梁漱溟提出的问题迄今为止还在围困我们,则其所提问题的意义今天依然存在。或可以说,梁漱溟提出的不止是一个时代的问题,还是一个跨越时代的问题。当然,这还取决于我们怎样理解“时代”及其问题。
  李文森(JosephR.Levenson)曾说,梁启超一生欲将中西拉平的诉求,其实是在回答一个他的前辈和后辈都同样在关怀也在回答的问题。几代人关怀思虑相通,具有“同时代性”,可谓“同时代人”。因此,通过梁启超个人的思想历程,可以看到整个“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按照这一思路,如果我们今天仍在讨论和因应类似的问题,说明我们和梁漱溟他们仍然同处一个时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但很多人会觉得时代已经大变,今天的中国已不是当年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同于当年的世界了。且不说政治权势的转移,即使仅就信息的交通言,我们已进入所谓的“互联网时代”,已出现“信息爆炸”的新现象。这的确已是一个大不一样的时代。但若回到根本,有些问题本身就是跨时代的。我们对自己、对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这些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和前人依然相同。相较而言,东西文化问题的延续性,还显得次要一点。不过,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而不是排斥、彼此共处而不是仇恨,又是一个紧迫的世界问题。
  实际上,我们时代危机四伏的程度,并不比梁漱溟他们更轻松。按威廉斯(RaymondWilliams)的看法,不是同时代人的思考,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的时代和思考我们的问题。仅从时代危机的深重看,前人的责任感及其豁达而多元的思考,不仅未曾局限于其所在的时期而显得过时,反而“像是共同奋斗的同代人所发出的声音”。在很多共同问题上,我们仍然在“和他们一起寻求答案”。这给我们以鼓舞,因为“新知识、新体验、新形式的希望、新群体和新体制等新事物,把我们的整个探索推向新的维度”,不至拾人牙慧,反可以借助这些前辈非凡的经历和见解,进一步面向未来。(文/罗志田)
  

http://www.dxsbao.com/art/113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人的青春永不落幕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一片一片的月光,温柔地洒落下来,洒在屋檐,洒在窗边,我静静地闭上眼,回想起一天的故事。清晨,掐断熟悉的手机铃声,我开始了新一天的支教工作。在校门口迎接学……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三下乡在反思中成长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正式开启了7月9日的课程教学。对于追希三班的舞蹈教学,我认为它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也提高了我对于同学们的了解程度。本次三下乡授课的舞蹈部分,我……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三下乡我们不说再见

7月18日,我们本次暑假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回想起那些孩子们给我们起的别样的名字,我的嘴角就抑制不住的上扬。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后,他们还会记得有这……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回望三下乡之旅

7月16日,我们将从平石学校返程时,学生们骑着自行车追大巴相送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后,瞬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登上了微博热搜。中国青年报,四川观察,新华网,新华社快看等等主流媒体平台……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那就好好地告个别吧

清晨,我睁开双眼,怀揣着与以往不同的心情,开始收拾离别的行李。当我将行李搬下四楼时,我看见了徘徊在校门外的身影,一个,两个,三个……我的思绪悄然回到了昨天的结课班会,回想起……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突然的离别

清晨,淡蓝色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微风吹拂着路旁的树叶,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仿佛在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在我刚吃完早饭,准备开始新一天工作的时候,队长召开了紧急会……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追着希望跑,抬头遇见光

今天放学后,少年们三三两两并肩而立,夕阳将少年们的身影越拉越长,阳光很好,洒于校园每个角落,照亮着少年们风华正茂的青春。随着时间的流逝,趣味运动会迫在眉睫,有关开幕式的排练……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青春不负

昏沉的睡意被阳光唤醒,新一天的课程如期而至。在七月十二日的课程中,我对追希二班进行了舞蹈《东西》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前两次教学的经验,把舞蹈动作拆分为几个八拍进行…… 朱佳仪 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鸽志愿服务队赴喜安社区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24年9月28日上午,青鸽志愿服务队在安靖街道喜安社区分享中国绘画中有关山水画的知识,…

大学生“三下乡”走进威远县红星村,带领小朋友领略敦煌艺术之美

2024年7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三下乡”青鸽志愿服务队来到威远县严陵镇红星村,开展了一场以敦煌莫高窟石窟造像及壁画制作为…

天佑关注 |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十一届骨干培训顺利完成!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意识与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我校…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心语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就…

最新发布

永不言败,等待岁月的狂欢
  一场亿万人的心跳,一分一秒一滴汗水的曲折,等待关键的一步,恰到好处的转折,跨过那一线之隔的距离,采得胜利喜悦下盛开的花朵。落入一段低谷,归路必行枯原,有片片孤烟,句句冷言,依稀还存数年坚持的信 …
世上所有的流浪,都是让心强大
  质感,我喜欢这个词。我想让生活充满质感,无论是友情、亲情亦或爱情。  --题记  说好的计划就在假期各种意外中冲得七零八散,慵懒的闲适中,生活又变得有规律,只不过偏离了最初设想的方向,但却乐在其 …
止水若念、差的只是一个遗忘
  是记忆太长还是流年太快,握着一手光阴在熟悉的脉络中任其流逝,深深的念刻下了真真的痛,在空心的边缘无尽的蔓延,溃于一瞬,安于一隅,这是一场童话还是一场谎言,在静默的起点便不知不觉的终结,是孤独太 …
北大文学教授陈平原怎么看中小学语文教育?
  【原文编者按】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关注中国文学教育有20年之久,从最初的关注大学教育逐渐关注基础教育,并专门为此撰写小书《六说文学教育》,这也是陈平原众多著述中唯一一本面向普通大众专谈文学教 …
龚自珍和鲁迅有哪些共通的地方?
  龚自珍是中国近世杰出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思想家,他注重个体、倡导改革;作为文学家,他抒写个人遭压制的苦闷、郁怒。而其后倡导文学革命并终身以国民性为考量的鲁迅,文学上和思想上的端倪其实在龚氏那里 …
李少君谈从朦胧诗到现在的四十年
朦胧诗第一个阶段是朦胧诗时期,主要是向外学习的阶段,翻译诗在这一阶段盛行。朦胧诗是文革后期出现的一种诗歌新潮,追求个性,寻找自我,呼唤人性的回归和真善美,具有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意识,是 …
诗人余秀华:写诗是自己对世界的唯一贡献
湖北诗人余秀华23日下午做客在广州举行的南国书香节,余秀华在与读者交流时称,她很满足于现在的状态:努力创作,给读者带来新的诗歌,写诗是自己这副残破的身躯给世界唯一的贡献。诗人余秀华。中新社发 李晨韵 …
创业公司如何提升运营效率?
  如今有的创业公司陷入了这样一种纠结苦恼的状态中:一方面想在竞争来临之前,快速积累用户,拓展市场,雄心勃勃,另一方面却受制于资金不足、工作效率低下等多个因素,导致拓展步伐受阻,只能任雄心雨打风吹 …
关于互联网创业,你不能忽视的4大要素
  互联网创业真的仍是屌丝逆袭成为高富帅的乐土吗,10年前可能是,但现在不一定是。2015年我们见证了国内三大巨头BAT的横纵百余笔收购投资,我们看到了滴滴和Uber推广快车初期的高额红包补贴,再到现在饿了么、 …
什么样的创业公司不靠谱?
CEO身上有问题CEO 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没有远高于该行业的一般从业者CEO 自身存在问题,却推卸责任到团队和外部环境的CEO 不参与产品评审会的在一款产品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同时做了不同领域的多款产品自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