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老舍小说《二马》首次改编成话剧 11月亮相首都剧场

来源:澎湃新闻

《二马》海报
《二马》海报

  老舍小说《二马》讲述了1926年一对中国父子在英国伦敦的遭遇和经历。今年,它将首次被搬上话剧舞台,于11月16-17日在首都剧场首演,12月3日-4日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10月9日下午,小说原作者老舍先生的女儿、《二马》文学顾问舒济,剧本策划关纪新,该剧导演、编剧兼主演方旭携全体主创和演员在北京正乙祠戏楼亮相,讲述将这部融合了英式幽默和老北京韵味的小说搬上话剧舞台的因缘故事。

《二马》主创合影
《二马》主创合影

  小说《二马》将以话剧形式与观众见面

  《二马》写于1929年的英国,是老舍回国之前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他早期小说的扛鼎之作。它与《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一起,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创者之一的地位。

  在谈到《二马》的写作动机时,老舍曾说:“不是由于某人某事的值得一写,而是在比较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不同处,所以一切人差不多都代表着些什么;我不能完全忽略了他们的个性,可是我更注意他们所代表的民族性。”

  这部小说以从中国前往英国伦敦的老马和小马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二马与温都太太和小姐的爱情以及华人在伦敦的境遇。老舍用充满幽默的笔墨描绘了老马和小马这两个标题人物。

  老马虽然上过洋学堂,还入了洋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迷”。大哥客死后,老马和儿子小马前往伦敦接手马家古玩店。“官迷”老马不情不愿地变成了小商人。

  与父亲相比,小马愿意融入新环境。年轻人的世界无非事业和爱情,小马执拗地努力着,却似乎都不顺遂。他们寄居在英国女人温都太太的家里。

  异国生活中,二马父子与伦敦的房东温都母女产生了生活的冲击和情感的关联。房客与房东,中国人与英国人,父与子,母与女,鳏夫与寡妇,小伙与姑娘,老房着火的黄昏恋与失魂落魄的单相思……老舍在小说中设置了一组组镜像般的意象,折射着人世间百态。

  老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都在这部小说里
老舍之女舒济
老舍之女舒济

  在发布会现场,老舍的女儿舒济表示,方旭用一个人演出了老舍的《我这一辈子》,用两个人演了一出老舍的《 离婚》,用三个人演了老舍的《猫城记》,都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舒济认为他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对老舍先生作品的极度喜爱,体会深,才能把这三个话剧演得出神入化,维持了、体现了老舍先生的原味儿。因此她对于这部全新的《二马》十分期待。

  方旭则谈到和老舍的缘分。方旭说老舍去世那年他出生。他从小在四合院里长大,因此老舍的作品让他觉得很熟悉,“说到底是对老北京味道的一种迷恋。今天大家说的怀旧,其实代表了对从小生活的那个环境的一种迷恋,包括吃的、喝的和听的。”

  而谈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时,方旭则表示老舍一直试图通过作品来教育国民,“人这辈子挺宿命的。老舍家庭比较贫寒,读的是师范学校,所以他一辈子干的是老师。他所有文学创作的背后都是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这个民族和国家。包括《二马》,其实也是在探讨民族性的问题。从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他对这个民族的生命和个体是有爱的,他希望这些个体能够摆脱贫困。老舍先生想通过最温和的方式——不希望是战争、也不希望是革命,而是通过教育。这个想法在他28岁时创作的这部作品中已有体现,并且贯穿始终。”

  舞美造型偏写意,尝试“全男班”

  在整体呈现上,方旭从原作中的幽默出发,以游戏的态度进行二度创作。他以英文报纸为贯穿全剧的元素, 二维漫画与表演的结合,让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张英文报纸里。

  同时,方旭表示,道具、舞美和造型都契合全剧的风格,整体上比较偏写意而非写实,除了帽子、雨伞等必要的道具外,全剧并没有太多实物道具。

  在引人关注的温都母女的选择上,方旭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两名男演员反串出演。其中被媒体誉为“姿才冠世最美男旦”的青年乾旦演员刘欣然,将出演温都太太,与方旭本人饰演的老马上演对手戏。
《二马》导演、编剧兼主演方旭
《二马》导演、编剧兼主演方旭

  除了剧中的九个具名人物,五个“全男班”演员将轮流扮演甲乙丙丁戊几个串场角色。演员的选择,让这部戏成为一部十足的男人戏,而这也是这部话剧的一大看点。

  方旭表示,启用“全男班”是希望多一些尝试,从戏剧创作的角度来说,这绝不是恶搞,而是十分严肃的探索。“全男班”既给演员带来了新鲜感,也能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马》邀请到当今炙手可热的独立服装设计师苏广宇担任服装设计,为该剧打造兼具英伦风情与“京味儿”的服装。

  与此同时,老浓、秦奇、杰力三位乐手也将助阵演出,为这部话剧带来别具一格的现场配乐。

  地域而非民族的隔阂构成了《二马》的当下性

  被问及为何《二马》之前一直没有被搬上舞台时,方旭表示老舍笔下出人物胜于出故事。读老舍的作品,会觉得他笔下的人物在眼前晃来晃去,但是故事性却没那么强。在多次的改编中方旭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这可能是老舍的作品较少被搬上舞台的原因之一。

  因此从《我的一辈子》开始,方旭就一直在探索一种和人物的思想、精神内涵比较契合的形式,把他的作品搬上舞台。

  另外,在将《二马》搬上戏剧舞台的时候,方旭首先想到的是这部创作于近百年前的作品的当下性与普适意义。在方旭看来,当下性并非民族性上的差异,即老舍创作时中国和遥远的异域英国之间的差异。全球化时代,这种民族上的差异和陌生感已慢慢消弭,这给剧组提出了一个挑战:一部近一百年前的小说,如何在舞台上呈现英国?当下性将如何体现?

  方旭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的中国人对西方已经不那么陌生,但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当时老舍写到的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往大说是种族歧视,往小说是地域歧视,这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比如对于特定地域人群的刻板印象。

  “人和人之间的隔膜和歧视产生于相互的不了解,这点是共通的、不变的。所以我们没有选择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点,而是选择了一个人与人之间隔膜的碰撞点,这个更有共性,也更能引起共鸣。”方旭说道。

http://www.dxsbao.com/art/134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调研团展开实践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之下,生鲜也成为了一类特殊产品。然而由于生鲜具有刚需特性,生鲜行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生鲜行业又如何恢复活力继续发展,因此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 赵宜政、张培瑶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调研团问卷收集工作完成

为了充分调查青岛社区生鲜的消费情况,尽可能的全面了解目前社区生鲜现状。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社区生鲜消费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对青岛社区设置抽样框,进行问卷调查。由目…… 张培瑶、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生鲜调研团取得初步成效

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的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的各位成员由目前在青岛的两位成员获取线下的社区人群资源,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目前已经初见效果。截止到…… 赵宜政、张培瑶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调查—准备完善,开启征程

2020年8月9日早上九点,为了尽快展开调研活动,各位队员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在队长赵宜政的带领下,按照昨天会议的要求,为每一个队员分配了任务。他表示:想要在一周内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 张培瑶 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的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今日启程

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8%。生鲜消费存在刚需、高频特点,国内市场规模广阔且仍然保持增长。社区生鲜业态贴近社区,生鲜品类占比高,并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 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总结篇(六)

2019年7月,我们调研团在王玉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以“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炎暑时节,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但阻挡不了我们求索真知的心。我们冒着熊熊的烈…… 葛雁飞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总结篇(五)

2019年7月,我们调研团在王玉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以“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我们还是顶着烈日出发去了临沂。上午经过一个小时…… 鹿淇翔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感悟篇(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火热的七月,抵挡不住我们的脚步。从课堂到基层,从理论到实践,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六个来自不同专业的我们集合成一支队伍,我们走出象牙塔,深入农…… 聂天楚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首轮授课活动

(通讯员周新奕杨紫英文禾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从“模拟训练”迈向“真实讲台”的关键突破,4月3日,我…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评课会

(通讯员李江容文禾君杨紫英)4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四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追“锋”行动,“益”起向未来

一、【活动主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青春正能量,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追“锋’行动,…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召开新一学期学生社团工作会议

为明确新学期社团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水平与活动效能,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3月12日中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召开培训会

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华语词坛泰斗庄奴今晨逝世 曾创作《甜蜜蜜》
  他是台湾人,但他是重庆的女婿;他还是重庆的“荣誉市民”:他常居于重庆,后来定居在重庆璧山。  他就是庄奴。  他九十余年的人生里笔耕不辍,留下三千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  他生于北京,盛名于台湾 …
刘奇葆:推动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10月1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中宣部在京召开繁荣文艺创作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 …
毕加索如何用他天才的视觉记忆进行创作?
  创造力究竟来自何处?为什么有些人更具创造力?神经心理学家克里斯汀& 00183;坦普尔(Christine Temple)在其新书《毕加索的脑袋》(Picasso’s Brain: The Basis of Creative Genius)中以毕加索为例 …
诺贝尔文学奖赔率发生变化 村上春树不再领跑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在即。而近日,英国博彩公司“立博”(Ladbrokes)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表又发生了变化: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不再领跑,而以5 1的赔率退居第二;赔率表第一的位置被肯尼亚作家 …
云南安宁法华寺石窟被曝“佛头遭敲碎” 官方介入调查
  10日上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云南省安宁市文体旅游局了解到,针对网上曝出法华寺石窟损毁的情况,该局文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并将会根据相关情况,对外发布处理结果。  10日上午9点11分,新浪微博云 …
国家文物局要求问责“野长城被抹平”事件责任人
野长城被抹平前后对比图  中新网10月10日电 针对社会热议辽宁省绥中县“野长城被抹平”一事,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关于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部分段落抢险加固工程处理工作的函》,要求辽宁省文物局对事件相 …
陕北古长城因修路遭破坏 榆林市37人被追责
  10月9日,澎湃新闻从榆林市纪委、文物局、交通局等部门获悉,针对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的榆靖公路未批先建破坏长城遗址一事,榆林市已作出相应整改工作,并正在加紧完善报批手续,涉及此事的37人已受到不同程度追 …
诺贝尔文学奖13日揭晓 “陪跑者”村上春树依旧热门
  今年备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预计于10月13日揭晓。每年颁奖前博彩公司的赔率也受到各界关注,从近几天一些知名博彩公司的赔率看,“陪跑者”村上春树依然占据赔率榜首位。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除 …
海昏侯墓文物展将在南昌开展 922件文物长期展出
  中国江西网讯吴际宇报道:10月9日,中国江西网记者从南昌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历经五年多时间,对集帝、王、侯于一身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  中国江西 …
故宫明年上半年将拆全部临时建筑 面积1.48万平米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10月10号是故宫博物院一年一度的院庆日,为推动“平安故宫”工程的有力实施,故宫今天上午通过开展太和殿消防实兵演习、拆除彩钢房等活动,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