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当下中国文艺如何参与国际竞争

来源:光明网 作者:陈林侠

  作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林侠

  中国文艺应当体现出与世人共冷暖、同休戚的人类关怀:不仅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时代风貌,追溯历史传统,关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而且对世界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现象积极发声,深入思考、设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瓶颈、现实困境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认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艺术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诸如此类,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意义,给中国文艺提出了积极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的新要求、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将文艺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与当下中国政治、经济一样,已置身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艺很难关起门来独自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语境,意味着欲提振国际影响,必须首先具有世界视野与胸襟。我们迫切需要在内容的关联性方面,充分考虑接受群体的实际。换句话说,中国文艺应当体现出与世人共冷暖、同休戚的人类关怀。

  具体来讲,中国文艺不仅需要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时代风貌,追溯历史传统,关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而且应当对世界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和现象积极发声,深入思考、设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发展瓶颈、现实困境。特别是,需要从中国与世界相融的肯綮处,提炼、思考“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从而为后发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如此,当中国文艺与当下、世界存在尽可能多的相关性时,便会自然地赢得全球关注和赞赏。

  另外,对于文学艺术来说,还需从灵魂深处形成内在的关联互动,即以人文的精神情怀,去检视、关注那些被社会发展、工具理性抛出了正常轨道的特殊个体。这是当下中国文艺参与国际竞争的要害所在。中国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经历了剧烈的现代性转型,经历了物质与精神的撕裂与阵痛。当下的中国文艺,完全可以从人性深度上,提供丰富的、补充世界文明宝库的优秀作品。但能否获得国际影响力,则与如何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密切相关。

  个人认为,中国文艺参与国际竞争,始终离不开跨文化与文化消费的两种语境。因接受对象属于其他国家文化圈层,故而是跨文化活动;因这种接受处于日常的伴随状态,故而是文化消费活动。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作为精神价值的创造,自然具备了厚重的真情实感、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哲学底蕴。但在这种特殊的双重语境下,还需要一种成熟的主流文化。

  一方面,由于是针对境外接受群体的跨文化活动,文艺作品自然成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应当具备积极的价值引导,展示人性的正能量;另一方面,作为文化消费活动,文艺作品应当具备必要的审美价值、消费趣味。这样一来,大众、精英、主流意识形态等三元文化的传统界限已经模糊,当下社会的主流文化其实是三者的融合。但是,一种成熟的主流文化,无疑应当以反思性的精英文化作为超越的理性价值,在文化消费中获得“数量最大”的接受群体。这样,既能赢得经济收益,形成良性的再生产循环,又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体现并维护了国家意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种文化的优质是否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形成结构完善、功能成熟的主流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下的中国文艺,特别需要优质资源整合后的主流文化,从而转变精英/艺术、大众/商业、政治/主旋律各自为阵的现状。在这方面,电影领域表现得最为迫切。事实上,当下的中国电影,仍然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商业电影疏离文化功能,在“娱乐至上”中“快消费”“速死亡”;而艺术电影因缺乏必要的消费趣味,难以进入影院,票房堪忧。这从根本上讲,是成熟的主流文化缺席所致。

  概言之,在媒介发达、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文学艺术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对象,而且是具有重要的产业属性、携带丰富认知信息的传播媒介。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参与文化消费,在审美想象中建构一个国家的自我形象。因此,当下中国文艺首先需要直面现实、面向世界,以最大的概括力、相关性,提炼出最具中国经验的情感结构与思想意识,敏锐地揭示当下中国、世界的历史与未来;其次,必须发挥艺术媒介的审美功能,用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慎密的叙事思维、优美的情感魅力,来为受众提供充分的审美愉悦;最后,作为认知媒介,在现代性反思、后发现代性国家的价值迷惘等全球性议题中,应当表现出思想的现代性、精神的现代性,建构理性的国家身份与正面的国家形象,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和发挥更大的吸引力、竞争力。(陈林侠)

http://www.dxsbao.com/art/136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强身健体”进社区活动

本网消息为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古老智慧的中医知识,提高对中医养生的观念,宣传中医学文化,2024年3月4日,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实践部与白马山社区负责人共同组织策划了“中医养生,强身健……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新生军训后勤志愿活动

本网消息十一长假过后,医学院23级新生进行军训,为了保障军训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得到及时解决,医学院实践部决定于10月7日-10月20日开展军训后勤志愿服务活动,以应对我院新生在军训期间……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馆实验室整理活动

本网消息为了给同学们提供舒适以及干净整洁的学习和实验环境,让同学们更好的融入学习环境,以及为志愿者们提供更多的服务空间,我院在10月14日组织了医学馆实验室整理活动。在整理活动中……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湖理医学院“气功进社区,急救知识全民学”

本网消息健康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二十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世代中国特色……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奉献互助在湖理,志愿献血传递爱

本网消息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健康防线,2023年9月27日,我校医学院志愿者和中心献血站工作人员合作,于校园西门共同开展无……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创文活动

本网消息为落实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推进文明城市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医学院实践部将于9月13日-9月15日在所辖范围内开展一次全面的卫生大扫除……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理工学院23级开学典礼医学院志愿后勤服务

本网消息为了欢迎新生的到来,让新生有更好的大学校园生活感,湖北理工学院将举办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参加湖北理工学院23级新生开学典礼,医学院于9月15日开展新生开学典……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2023本科迎新活动

本网消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湖北理工学院即将迎来新的血液。为了迎接这些新同学的到来,展现出大学校园的热情,医学院开展了迎新活动,帮助新生们更快、更好的入校安顿。为此医学院实践…… 用完就丢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发掘”张爱玲、钱钟书的人
书房里的夏志清教授  文|张凤摘编自《哈佛问学录》,重庆出版社出版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学,并发掘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  生于上海,长于 …
中学教师:我不主张青少年过早阅读《红楼梦》
  最近,《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栏目刊登了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老师的《“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后,围绕“四大名著”的阅读问题再掀波澜。不少论者不认同秦老师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 …
编舞家沈伟谈《天梯》:不做商业性项目只为打磨经典
现代舞《地图》剧照  2014年,久居纽约的编舞家沈伟首次带团来上海,献演了现代舞《声希》和《春之祭》。看了现场的人一脸惊艳,错过现场的人懊恼不已,频频追问他什么时候再来?  时隔两年,在11月7日-8日上 …
弘扬中国精神与中国话语表达
  作者: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高天民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全国文艺界掀起了学习习主席讲话、反思文艺现状的热潮。可以说,习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恰当其 …
少儿版《白蛇传》惹争议 网友:过早成人化不好
  主创回应:我们是为少儿架一道通向经典的桥梁  本报讯(记者王慧纯 长沙专电)日前一部少儿版《白蛇传》在网上爆红,从场景到音乐都“神还原”《新白娘子传奇》,网友怀旧之余既惊且喜:怎么这么专业?记者 …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西安启动 首演获赞
  中国经济网西安10月17日讯(记者 魏金金)16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在西安启动,自16日到19日期间,来自中央直属院团、全国多个省区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入围的84件优秀作品将同台进行终极PK,最后评 …
教科书出版也该告别审美1.0时代了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几个台湾的大学生,有感于中小学教科书审美品位的缺失,在吐槽之余,组建了一个“美感细胞团队”,发起美感教育计划,全面改造小学教科书。经他们重新编排版面、绘制插画改造之后的 …
大学教授:培养国学大师何必非挤私塾“窄道”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私塾。这些私塾多以学习传统文化、弥补甚至代替体制内教育为招牌,吸引了大批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现行教育不满的家长送小孩就读。但这些私塾实际运行却不尽如人意,正如一位家长所总 …
龙应台眼中的鲍勃迪伦:卧底诗人
2012年7月22日,鲍勃·迪伦在法国卡赖普卢盖表演。(新华社 法新 图)  2011年去了他在香港的演唱会。很奇特,台上很冷,台下很热。迪伦演唱会的特点是他不太理会他的观众,不说话、不沟通、零互动,就是自个儿 …
斯皮尔伯格:我的严肃电影源于童年的恐惧和思考
  斯皮尔伯格在拍摄《间谍之桥》的头一天,看到马克·里朗斯亲切可人,“他一微笑,我们全都微笑”,当即决定让马克来演圆梦巨人。(剧组供图 图)  提到《辛德勒名单》,哪怕用“成功”这个字眼都让我不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