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久居纽约的编舞家沈伟首次带团来上海,献演了现代舞《声希》和《春之祭》。看了现场的人一脸惊艳,错过现场的人懊恼不已,频频追问他什么时候再来?
时隔两年,在11月7日-8日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沈伟将再次回到上海。这回,他带来了《天梯》和《地图》这两部一静一动、画风截然不同的作品。
2000年前后,沈伟受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德尔沃影响很深,在他的超现实主义画作里,人物基本都呈裸体的状态。在《天梯》里,沈伟希望追求一种超现实感,这意味着不管是人物状态,还是服装造型,都要和现实世界保持距离。
首演于2005年的《地图》,则显现了沈伟想象力的另一面。伴着史蒂夫·莱许的极简主义音乐《The Desert Music》,舞者们旋转跳跃,动作间流淌着诙谐和风趣。舞台背景铺满了沈伟手绘的数字、线条和箭头,灵感来源于他的个人笔记。
2014年,《地图》进驻贾德森纪念教堂,在观众近距离的围坐和逼视下起舞。沈伟改将手绘应用到彩色气球上,让气球盘旋于舞者头顶,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暴击”。
沈伟成长于湖南传统湘剧世家,19岁时他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落榜后,南下加入广东舞蹈学校现代舞实验班,自此将人生路岔向了舞蹈,并于1995年只身前往纽约。
“离开时,觉得自己在国内算是蛮有基础了,但没想到出去后完全不行。”沈伟坦言。到纽约后,他开始恶补文学、音乐、电影、视觉方面的知识,平日靠帮别人跳舞、在学校教课、卖画维生。因为穷,他规定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10美元,包括吃饭和交通。但沈伟说:“因为喜欢,我也不觉得苦,没觉得自己是在学习,就是享受。”
那时,沈伟觉得就这样学一辈子也很过瘾,根本没想过会成团,或成为一个编导。
转机出现在2000年。他的《天梯》在美国舞蹈节上演,大获成功。《纽约时报》这样评价:“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编舞家,他的作品带来了令人惊讶的想象力。”
沈伟就这样红了。2001年,他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舞团,真正走入西方主流艺术视野。
此后,沈伟陆续创作了三十余部作品。他对身体语言的认识汇聚成一套“自然身体发展”体系,其创作也逐渐从意象层面转变为技术层面。他的舞蹈常被人形容为“东西方文化传统的融合”,西方人看了觉得很东方,东方人看了又觉得很西方。
沈伟早年的舞蹈更像唯美的超现实主义画作,近些年,他的作品越来越理性、抽象、实验,人们开始用“整体艺术”来形容他的创作:除了身体语言,也包括音乐、环境、戏剧、多媒体元素的交融。
沈伟也很难解释自己的变化,但他显然不会停下脚步。要想在纽约立足,艺术家就要不断出新作品,更要给社会带来新认识,“不然马上就会被遗忘。”沈伟说。
http://www.dxsbao.com/art/137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