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然工匠们却能专心于手里的工艺品,一刻、一雕、一琢,无论是沉甸甸的电锯,还是轻飘飘的改锥,百转千回间总能粗手成细物。这一手精湛的技艺是“大国工匠”的专业素养,而几十年如一日,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却还能保持一腔热忱,是“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
怀着对这份精神的敬佩,我们文学院赴宣城水东探访皮影团队来到宣城水东古镇,在这个文化名城里一探“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的工匠精神。
初印象:熙攘人群观技艺,亲身实践明操作
“正那月里啊来是啊新年,天哪蓬那个元帅下了凡哎”,咿呀的戏腔自古巷深处传出。伴随着皮影戏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游客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木匠铺、石匠铺门口,认真的听老匠人“讲解”工艺。古巷深处传统民俗的传播一片欣欣向荣,这是我对“古巷”的初印象。
在这短短数十日间,我们有幸向四位老匠人学习技艺。虽然有些走马观花,却也能亲身参与到木梳制作、宣石选石、皮影表演中。
通过学习、表演《武松打虎》,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炎热、狭小的戏台后,既要用三根竹枝舞动皮影,又要配合着影人演唱。一出戏结束,表演者常挥汗如雨,没有娴熟的技艺绝对无法支撑一场好戏。皮影馆的老艺人因为热爱,因为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七十多岁的高龄还在坚持长达半小时的表演,实在让人敬佩。
当我来到木梳店,看木梳店的吴师傅蒙眼做木梳,才真正见识到胸有成“梳”。他做的木梳,把把都有自己的特色,满含情思,真正是让木梳“活”了起来。老师傅做木梳五十多年,每把梳子都有一个新的构思,精雕细琢出巧物,原来生活并不缺少美和创意,只是我缺少了观察美的眼睛。
再深思:浮世艰辛寻弟子,新老交替断传承
水东古巷里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很好,无论是政府,还是工匠本身,都十分注重保护传统技艺。我们本以为这里的传统技艺肯定是茁壮成长,但在与师傅们的交流中发现我们想的太过于美好。
石匠铺里的徐师傅说:“同学们愿意学我愿意教,但只有一点,不能把我做工的照片放到网上去。现在的人呀,总是恶搞,我受不了这个。我不开网店,就是因为现在的人总喜欢弄虚作假,我不想因为利益让工艺蒙羞。”
木梳店的熊师傅说:“当年我学艺的时候要打败多少人才能成为师傅的入室弟子,现在呀,我儿子都不稀罕学这个。”
这一句句诛心之语无不彰显了“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照片、网店本是为了宣传石雕的,为何石匠如此抗拒?短短三十年,为何从千人挑一的选弟子到现在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学木工?
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浸润人们生活的传统技艺正在逝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工业化生产丰富了物质生活,但流水线作业却让物件少了人气、少了独特性。科技的进步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也因为不透明的网上交际,让人们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没有敬畏传统技艺的心。而在快餐式的文化氛围下,文化的意义似乎由金钱的多少决定。新旧交替断传承,这一切都不利于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发展。
但这并不能证明传统技艺应该消逝在现代的舞台。现代的物件中含有古物的意蕴,丰富世人的审美;而古物的宣传需要新技术的传播,只是要做好舆论监督与引导。在两者的碰撞中,传统技艺才能更稳的向前走去。
老艺人柯奶奶说:“你们娃娃愿意来,把我的曲子带出去了,我就开心啦。我老了,能教一点是一点呀。”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一年接一年去的原因吧。对于匠人们能教一点是一点;而我们能学一点是一点。但凡一批游客中有几个人真心学习,创新的举措能吸引一些人注意到传统文化,我们的技艺传承就能多些希望。
工匠们的学艺过程证明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匠人技艺的传承大抵也是如此吧。
http://www.dxsbao.com/art/138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