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繁华尽后持工艺,青丝白过恒初心

来源:大学生网报 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吴思宇

“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然工匠们却能专心于手里的工艺品,一刻、一雕、一琢,无论是沉甸甸的电锯,还是轻飘飘的改锥,百转千回间总能粗手成细物。这一手精湛的技艺是“大国工匠”的专业素养,而几十年如一日,忍受恶劣的工作环境却还能保持一腔热忱,是“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

怀着对这份精神的敬佩,我们文学院赴宣城水东探访皮影团队来到宣城水东古镇,在这个文化名城里一探“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的工匠精神。

初印象:熙攘人群观技艺,亲身实践明操作

“正那月里啊来是啊新年,天哪蓬那个元帅下了凡哎”,咿呀的戏腔自古巷深处传出。伴随着皮影戏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游客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木匠铺、石匠铺门口,认真的听老匠人“讲解”工艺。古巷深处传统民俗的传播一片欣欣向荣,这是我对“古巷”的初印象。

在这短短数十日间,我们有幸向四位老匠人学习技艺。虽然有些走马观花,却也能亲身参与到木梳制作、宣石选石、皮影表演中。

通过学习、表演《武松打虎》,我真正懂得什么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炎热、狭小的戏台后,既要用三根竹枝舞动皮影,又要配合着影人演唱。一出戏结束,表演者常挥汗如雨,没有娴熟的技艺绝对无法支撑一场好戏。皮影馆的老艺人因为热爱,因为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皮影,七十多岁的高龄还在坚持长达半小时的表演,实在让人敬佩。

当我来到木梳店,看木梳店的吴师傅蒙眼做木梳,才真正见识到胸有成“梳”。他做的木梳,把把都有自己的特色,满含情思,真正是让木梳“活”了起来。老师傅做木梳五十多年,每把梳子都有一个新的构思,精雕细琢出巧物,原来生活并不缺少美和创意,只是我缺少了观察美的眼睛。

IMG_4760.jpg

再深思:浮世艰辛寻弟子,新老交替断传承

水东古巷里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很好,无论是政府,还是工匠本身,都十分注重保护传统技艺。我们本以为这里的传统技艺肯定是茁壮成长,但在与师傅们的交流中发现我们想的太过于美好。

石匠铺里的徐师傅说:“同学们愿意学我愿意教,但只有一点,不能把我做工的照片放到网上去。现在的人呀,总是恶搞,我受不了这个。我不开网店,就是因为现在的人总喜欢弄虚作假,我不想因为利益让工艺蒙羞。”

木梳店的熊师傅说:“当年我学艺的时候要打败多少人才能成为师傅的入室弟子,现在呀,我儿子都不稀罕学这个。”

这一句句诛心之语无不彰显了“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照片、网店本是为了宣传石雕的,为何石匠如此抗拒?短短三十年,为何从千人挑一的选弟子到现在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学木工?IMG_4676.jpg

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浸润人们生活的传统技艺正在逝去,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工业化生产丰富了物质生活,但流水线作业却让物件少了人气、少了独特性。科技的进步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也因为不透明的网上交际,让人们肆无忌惮的发表言论,没有敬畏传统技艺的心。而在快餐式的文化氛围下,文化的意义似乎由金钱的多少决定。新旧交替断传承,这一切都不利于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发展。

但这并不能证明传统技艺应该消逝在现代的舞台。现代的物件中含有古物的意蕴,丰富世人的审美;而古物的宣传需要新技术的传播,只是要做好舆论监督与引导。在两者的碰撞中,传统技艺才能更稳的向前走去。

老艺人柯奶奶说:“你们娃娃愿意来,把我的曲子带出去了,我就开心啦。我老了,能教一点是一点呀。”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一年接一年去的原因吧。对于匠人们能教一点是一点;而我们能学一点是一点。但凡一批游客中有几个人真心学习,创新的举措能吸引一些人注意到传统文化,我们的技艺传承就能多些希望。

IMG_5117.jpg

工匠们的学艺过程证明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匠人技艺的传承大抵也是如此吧。

http://www.dxsbao.com/art/138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第三届双语互助挑战赛决赛圆满落幕
 12月6日,由山东大党委宣传部、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山东大学团委、山东大学学生工作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外部主办,山东大学英语广播站承办的山东大学第三届“双语互助挑战赛”在中心校区邵馆一层报告厅举办 …
机械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总结会议召开
9月5日晚,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质涂”社会实践团队在兴隆山校区召开了团队总结会议,团队全体人员参加此次会议。  晚上7时,全体队员在兴隆山校区集合。首先由队长总结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的得失,他 …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播弄室非”社会实践团队赴导师实验室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播弄室非”社会实践团队赴导师实验室 为了丰富大学经历,提前感受研究生生活以便将来读研能够更好的融入研究生生活,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播弄室非”社会实践团队赴导师实验室进行为期 …
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造福你我他 ——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体系现状调查及构建
近十年来,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250 多亿元,到200年实破1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2014年国内包装工业区产值完成1480亿元,包装行业社会需求量大,科技力量日益提高,已经成 …
湖南商学院三下乡团队关于长株潭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推进的调查研究心得
经历了这次三下乡的短期征途,我们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忘初心”何其珍贵与重要!…
山东大学(威海)红色光辉寻访团回访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为进一步调研胶东地区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情况、更加深入把握各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策略和建设现状,结合此前寻访的调查情况,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红色光辉寻访团于2018年9月1日回访了荣成市郭永怀 …
山东大学“痛定思痛”社会实践调研团赴山东中医药大学开展调研工作
山东大学“痛定思痛”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山中医”),对济南市高校女大学生痛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用药情况展开专项调研活动。调研团队综合运用以往调研经验,收获问卷200份,圆满完成了此次调研任务。…
湖南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成功举办“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会
  (通讯员 侯晓蔷 徐倩 蔡丽婷)为深入贯彻落实校就业中心相关政策,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4月10日上午,湖南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于A3-206教室举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会。会议由法学与社会 …
实地调研:“见微”调研团参观西安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标段
  2018年9月5日,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见微”装配式调研团由队长洪天皓带领再次出发,乘车前往西安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现场,实地调研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成标段。  一行人到达现场后,由昨日负责向大家讲解的 …
安徽大学生探寻博物馆:新馆收旧物,旧物含匠心
信步数丈地,阅历几百年。古巷韵匠心,新馆含传承。安徽省宣城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宣纸、跳五猖、木梳、皮影等传统文化遗产散落在城市各处。而今古城出新馆,新馆收旧物,旧物含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