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长泾老街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作者:式微

从明代成化年间走来的长泾老街,如一位神秘老人,南倚太湖,北望长江,一袭黑白相间的棉麻布衫,有着木质窗花的图案,沿着杨柳细腰的水韵波纹,依稀可见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你沉静、秀美,三寸金莲,足不出户,隐逸在枕水江南的传说里。

走进千米青石板的老街,我突然变得很安静,安静得可以听见老街的呼吸。游人稀少,店铺清闲,这正是我喜欢的寂静。朱红色的油漆门窗有剥落的痕迹,却窗明几净,我站在一些老字号的招牌前,看米店、布行、书场、茶馆、杂货铺、典当行、客栈、浴室、裁缝铺等,从一排排木板门内打开,散发出的人间烟火味,让我有迷失的感觉。

被雨水洗刷后的青石板,干净而清新。如果不是偶尔一辆电瓶车滑过,似乎一眨眼就回溯到梁武帝萧衍时代,顺着哒哒的马蹄声看过去的那位青衫少年,一定就是昭明太子,正桃花粉面踏尘而来。只是,那十年九旱的年代远去了,这风调雨顺的烟雨江南,再不需筑堰蓄水,而“梁武堰”这块古老的丰碑就在临近老街的一个角落里默默伫立着。

恬淡静谧的老街,小巷窄窄、小弄深深。无处不透出“青砖小瓦马头墙,四廊挂落花格窗”的明清风格。

“张大烈故居”则坐落在老街对岸的步行街一侧的南巷门,触摸这建于清咸丰末年的黄石山墙,缅怀一代抗日烈士的同时,更为他的波兰藉妻子而心生敬意,他是她无法隐循的呼吸,为了爱情,一路追随,一生孤老。高耸的马头墙,古老的木格花窗,沉默的井栏,剥落的白石灰墙,黑瓦青砖,它们见证着历史的蛛丝马迹,也注视着新中国成立后的蒸蒸日上。

回眸历史,日军的轰炸,风霜的摧残,几濒倒闭的“大福蚕种场”,终于恢复了正常的生产道路与繁荣景象。透过错落有致的小院看园林风光,不管是粉墙黛瓦的古朴、还是中西合璧改进后的新潮,都是那么韵致有味。尽管这里已荒芜多时,院内几株香樟树、桑树依然郁郁葱葱。纪念馆陈设的蚕宝宝、桑葚、草垛、解说着关于蚕丝的传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张俞的一首诗道尽了自古以来纯朴的劳动人民的苦难与艰辛

风雨中屹立的“汪家石牌坊”,悠悠诉说着一段康熙进士汪鹤皋为嫂子夏氏立贞节牌坊的凄美故事,那柔弱而坚强、卑微而伟大的女子啊!泾水河的清水从时间的指缝里无情地流经你的家门口,多像你的泪水。

沿着店铺林立的青石板路行走,我在想象里刻意忽略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仿佛看到美丽的上官云珠笑语盈盈地从河北老街142号砖木结构的故居走出来,闪耀着艺术光芒的银幕形象将永远铭刻在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在清澈的天空下,时间的褶皱终将会抹平。多少辛酸、屈辱,都将在似水流年里化作烟云消散!

漫步古木栈道的泾水河畔,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尽收眼底。走在上面,发出轻微的嘎吱声,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蓝天白云、垂柳依依,粉墙黛瓦的枕水人家,延伸出来的石阶码头,泛着苍绿的青苔,一一倒影在清水中,偶尔一只古木游船穿桥而过,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版图,而我,是那画中的人儿。

悠悠泾水河,东泾河、西泾河、并市河,三泾为一水,顺水而下,蜿蜒而去。似游动的神龙,东巷门外两口跨街的水井是它明亮的眼睛,那些纵横斜逸的窄巷小弄则是它雄劲有力的龙爪,千百年来,奔腾在泾水河的波涛之中,生生不息,用生龙活虎的的龙马精神喂养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挨着流水坐下,石驳岸边,看对岸楼台亭榭,花红草绿。听茶舍飘出的吴侬软语,闻着刀鱼馄饨和烧饼的香味。此刻,无需文人墨客平平仄仄的咏叹调,这不就是一首流韵的诗吗?

这样的水乡小镇,如果把她当作一个女子,当然不能与一些灯红酒绿的时尚古镇相提并论,一个是清纯可人,一个是风姿绰约,各有各的美丽。这样的泾水河畔,匆忙走过可否谓之为一份蹉跎,她更适合偷得浮生半日闲,暂时忘记时间,忘记自我,发发呆,做做梦,心无旁鹜地临水而坐,临水而思。

http://www.dxsbao.com/art/13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心如蝶舞
教书的日子是枯燥的,办公室、教室、厕所、操场,天天走进走出千篇一律,教书的时光又是无比丰富的,千人千面五彩斑斓,一座乡村小学,阅尽世间百态,感知人情冷暖。其实我是一个极其粗野的乡村小文人,喜欢在云 …
静待花开
不经意间,来甘洛已是整整一周,临行前计划写个日记的,谁成想整日忙忙碌碌,竟又成了句空话,再次自欺欺人一回,权且写个周记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吧!我被告知担任甘洛中学七年级二三班语文教学工作,两个班总人 …
转眼,秋已深
有时候日子短得就像一首老歌还没来得及认真地听就已经结束 比如,这个季节我还没来得思念那童年的歌谣已随故乡的小河流到远方 飘零的黄叶给岁月涂上枯萎的色彩轻弹时光的序曲落下,舞出别离的样子 轮回,不是循环 …
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晚风轻轻吹着我的窗帘,雨滴滴滴答答地下着不停,心中滋生着无限的伤悲,没有星月的中秋,孤独地吃着月餠,婵娥把月饼送到人间,天上人间共赏的一个月饼,别人欢笑我却一人独自悲。云雾弄影,秋雨像银灰色沾湿的 …
温一壶情调,等思念相逢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每个梦都有一扇窗,每扇窗都是一掬忘情的流年。奢望是一种无法解的蛊,魂牵梦绕着萦绕心间,在无数个日夜里,夜以继日,温着一句情调的词藻,等你来徐,等思念相逢……喜欢一个人,无需更多解 …
优雅,是一种岁月
优雅,是一种岁月,它是历经生命种种而呈现出的一种淡若不惊,褪去了少时的稚嫩,而呈现出的一种成熟的韵味。一个优雅的人,一定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饱满的,恬淡而丰盈的灵魂。生活多了一份阳光,少了一些阴霾, …
白茅,原生淳朴之爱
——草木诗味之白茅白茅,每次,只要想到它,脑海里立刻就会美成一首首诗句呢。它的洁白柔顺,它的顽强极具生命力。让我叹服,让我感动的同时充满着温暖与亲切。是的,只要想到白茅,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首:离 …
此身应是育花人
曾经,在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的日子里,心境十分的落寞。那低而沉的天空,似乎也压窄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压扁了自己的精神。这是周日的下午,自己骑着一辆咯吱响的自行车,驮着一些生活用品,冒着微雨,行进在乡间 …
被风吹过的蒲苇
原来一切都是拥有浪漫的憾事,不懂黑夜为何有如此的魅力,富有喧嚣与宁静的完美锲合,更具柔美与悲情的流逝。像一朵昙花,绽放的时候注定很快凋谢。或许我们沉迷的现实足够风雨之后,才会懂得看似光鲜的玻璃是如 …
山林间的宁静地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伴着季风,山坡处流火吐珠的万亩榴园里的石榴如密密匝匝的火红灯笼坠万弯了墨绿的枝头,宁静的山林间飘散着果香与野菊花的淡淡芳香,给萧瑟的秋季增添了色彩与芬芳……天气晴好,秋霜渐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