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钱岗继英魂风雨广裕承文脉
钱岗古村坐落与广州市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年多年历史,从化县志记载:从化设县在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其意是指“远氓从此归化”。而钱岗古村则比从化建县还要早上200多年,故有“未有从化,先有钱岗”一说。
钱岗古村居民大多为陆姓,据孟春吉《恒祯房宗谱》记载,钱岗古村最早的居民是南宋左丞相陆秀夫的后裔。在偏于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最后难逃元军的铁骑践踏的命运时,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宋军只能且战且退,陆秀夫在这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受命接任左丞相,誓死奋战、共撑危局到最后一刻。等败退到崖山时,元军已将不愿屈服的宋军紧紧围困住,陆秀夫眼看无力回天之际,决心以身殉国,誓死也不愿做亡国奴。在将自己的妻儿驱赶下海后,继而劝说年方九岁的幼帝赵昺,说罢背起小皇帝,纵身投入白浪滔天的汹涌大海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气节,宁愿捐躯报国也不愿当卖主求荣地苟延残存的活下去。投降活下去可能有机会反戈一击,逆转时局,但卑躬屈膝会压弯我们的傲骨,俯首帖耳会丧失我们的尊严(章翔,刘迪生,2005)。
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元朝展开了对陆氏家族的追杀行动。陆秀夫第四子陆礼成正奉父命镇守梅岭,惊闻其父以身报国的噩耗,恸哭不已。在考量时局后,知回天已乏力,又知天命不可违,陆礼成只能隐蔽身份,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捕,最后逃至广东省南雄县珠玑巷侨居。到了第五代玄孙陆从兴经一路的辗转,途经古番禺宁乐乡时,见此地山环水绕,稻谷飘香,便决定迁居至此。至后不断“开荒拓土,子孙瓜瓞绵绵,尔昌尔炽,学道流芳”,逐渐形成了钱岗古村。
钱岗古村落呈寿桃形,东北为桃尖,西南为桃腚。古村占地五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地坐落在一片叫做“七星岗”的地形上,因其地有七座落差达两米的小山包,令到北向楼的地台要齐了南向门楼的门楣。高低不平的地形逼得近千座青瓦砖房依地势四向分布,错综复杂。
古村依山傍水,五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群中分布着保留至今的九百多座建于清代的房屋,其中也不乏保留宋明遗风的古屋。古村内现已无人居住,巷子多且深、百转千回、错落复杂,却并不拼凑也不凌乱,恰似一座引人茫然的迷宫。错落有致的民居中夹带着三两座祠堂,零星分布,给人以历史的追溯感和自然人文的亲和感。今天的古村已经难以复见当年延绵在一起的情景,解放前夕,村内尚有3000余人,短短数十载间,村民就陆续搬进了附近宽敞的小楼房,古村处处残垣断瓦,杂草丛生 ,甚是荒芜凄凉,以没有了最初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乡村气息。
大明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北方皇气聚集之地开始垒下了第一块皇砖,与此同时,南方民风氤氲之所也垒下了第一块河石。
六百年后,北方的皇家建筑紫禁城已经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同保护的文化遗产,而以河石建成的广裕祠也荣登世界文物保护的殿堂,成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杰出示范。
2003 年,广东省从化市广裕祠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杰出项目奖。评审团在评审意见中提到 “是村民、政府机构和技术顾问的精诚合作使得该传统建筑在社区未来的年月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中,2003年11月29日在从化市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堂现场颁奖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顾问理查德·恩格尔哈特(Richard·A·Engelhardt)的发言和专家们的意见已归纳于下说明了这个项目获奖的原因(陆元鼎,廖志,2004)。
第一.祠堂建筑延续了自宋代以来历史上各次大修的记载,如在三进建筑物
脊桁下都保留了维修记录,同时,也恰当地保留了文革期间的标语,它们如实地反映了各时期的历史信息。
第二:祠堂修复工程贯彻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维修原则,忠实地履行了“威尼斯宪章”和“奈良文书”和我国“文物保护法”的精神和准则。
第三.项目自始至终贯彻经济节约为原则,以有限的资金完成了基本的修复
工程。维修经费来自村民,钱岗村400户村民中,300多户村民出资赞助。
广裕祠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大奖的意义:说明了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是我国长时期以来在古文物、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贯彻国际、国内文物保护条例准则有效业绩的一个反映。同时,它也激发了广大城乡人民对我国古文物、文化遗产的爱护和重视。
广裕祠为陆秀夫第十一代孙陆广裕所建,表面上是为了祭祀陆广裕,但主要是为了祭祀宋末代丞相陆广裕。虽然钱岗古村房舍建筑布局随意,但都以广裕祠为中心,就好像是藕田的“主茎”向四周蔓延,而陆氏族人更是繁衍广阔,代代宗支繁盛,文武人才辈出,陆氏后人遍布从化多个镇及省内十多个市县,仅太平镇就有近万人,在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后人定居繁衍。
广裕祠正门前悬挂着“诗书开越,忠孝传家”的对联(详见新闻稿),在中堂和后堂的木柱上也到处刻着颂扬陆贾和陆秀夫的功绩的对联,“宋代祠文开百粤,南朝志节亘三衷”、“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开越说佗归汉室,挺一孤身独操完全气节溺江负主仰崖门”等等,这些对联尤其是正门前的八字联,仅仅用了八字就高度凝练一段事关中原文明和南越文明和政权的碰撞、民族生死存亡、神州陆沉的心酸历史和陆氏先祖的丰功伟绩。陆氏后人因而将先祖的事迹镌刻在门柱上,以文字的形式让祖先的精神得以传承下去,教育后辈。勿忘祖先的英勇英风,发扬先祖的光荣传统。
广裕祠作为陆氏后人祭祀祖先的场所,至今供奉着陆秀夫的画像,由于推崇陆秀夫的忠烈的民族气节,在各个时期,祠堂都是百里之才必来拜祭和瞻仰的地方。村内的陆氏家族中,大小事务如需要商讨,则会在祠堂内进行,若有婚丧嫁娶,祠堂则成为摆放宴席的地方。在大跃进时期,大多数的祠堂都被拆毁,而广裕祠在村民的保护下改造成公社食堂而得以幸免于难。至今族中之人,无论长幼,都知道自己是陆秀夫的第几世孙,都牢记着“忠孝传家”的祖训。时逢清明、重阳时节,村中族人都会集中在祠堂里进行春秋祭祖。可以说,村民对祠堂的感情已不仅仅是对祖先的尊崇,更多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点点滴滴的对家乡的浓厚归属情感,祠堂已经融入进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成为了在人们一生中不可磨灭和或缺的重要记忆和部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村民渐渐富足起来,生产队统一规划建设用地,村民纷纷到村外建楼房居住,逐渐形成了农村绕古村的景象,喧嚣繁荣了数百年的古村在仅在数十年间就陷入了死寂的春天。“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荒草遮掩住了幽幽的青石古巷,古井干涸的再也不能淌出清澈甘甜的井水,古村里的每一物一景甚至是每一丝空气都透露出古村已经进入了寒冬期。 唯有古村门楼前的古榕树枝头冒出翠绿枝丫的昭示着古村的春天就要到来了。文物大普查使钱岗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重见天日。在对广裕祠的修复过程中还同时考证、理清其文物价值的体现,经过调查,与珠三角地区的同类文物建筑进行类比分析发现:广裕祠具有六处明确的维修记录,在中堂的五根房梁上分别雕刻着“时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仲冬吉旦重建”(1553年) ,时大明崇祯岁次已卯季夏吉旦重修(1639年)、时大清康熙六年岁次丁末季夏庚子吉旦众孙捐金重建(1667年)、大清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季冬谷旦重建(1807年)、时民国四岁次乙卯吉日柱重为修后座更房之志(1915年),这五处确凿的修复年代记录,完整的记录了广裕祠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的重修记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发现有准确留有重修朝代年份记载的祠堂,这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较为罕见的,对研究宗祠文化和古代建筑具有巨大的价值。因而广州博物馆民俗专家崔志民认为“广裕祠”是一部“中国从明朝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断代史”、确凿的时间,记载着该祠堂所留下来的建筑风格作出明确的断代,这是极其珍贵的。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称其为岭南建筑历史的一把标尺和非常宝贵的建筑标本。其次,广裕祠的建造方法与珠三角地区的祠堂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祠堂门前多是风水塘布局,即祠堂门口正对着一处留有活水的祠堂,代表活力,蓬勃,但广裕祠的却是一座砖石檐顶的“八字形”照壁。这种北方祠堂常用的避免“气冲厅堂”的布局,从化区域内绝无第二处。门堂头首挂有“陆氏广裕宗祠”牌匾,左右首就是那副著名的“诗书开越,忠孝传家”对联。门面立柱柱座是水波纹花岗岩,乃是宋代风格。大门门槛有一米高,人要侧身艰难跨过——门槛的高低是祠堂身份地位的象征,陆秀夫身居高位,官至丞相,门第之高。门堂立柱柱座为六面金钱形红砂岩,这是明代风格。走过圆弧顶的穿堂——这种具有浓郁北方风格的形制,糅合了中原建筑文化,为研究岭南古建筑及祠堂文化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
继而对钱岗古村的考察中,专家在村落西向更楼檐口发现了一幅木雕刻画,这是一幅清代的木雕刻画,长860厘米、宽28厘米、厚3.5厘米,清晰刻画了清代珠江岸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清代中前期广州都市和珠江河上繁荣景象,,兼具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被专家推崇为“广州清明上河图”。在“珠江江城图”上,镂刻了清代广州珠江沿江二十里地的景色,总共刻画了清代广州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有河边下棋的、钓鱼的老头,有戴高帽的洋人等各种人物49人,及各种船只29艘,浮雕从左到右可以看到西炮台、广州的老城门归德城门、花塔、五层楼、海珠炮台、天字码头、东炮台、赤岗塔等广州史籍中记录珠江北岸常见的景物,各类房屋、城门、城墙、城垛,有的还掩映在婆娑榕树之中。在海珠炮台与天字码头之间有一处西洋商馆区,尤为引人注目。在图上还雕刻着当年广州郊区的乡村生活风情,牧羊、砍柴一片田园风光中,呈现农耕风貌。据专家考证,“珠江江城图”表现的应是1733年至1757年间广州珠江两岸的风土民情。是我国境内唯一一块意思最早一块描绘广州珠江北岸风情的图画,利用散点透视法将层层叠叠的波纹展示成珠江翻腾的水浪,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
但是由于经历了长年的风吹雨淋,这块工艺精湛、价值极高的封檐板已经濒临腐烂,由广州博物馆拆下收馆永久保存,作为从化是岭南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有力依据。
钱岗古村自建村至今,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等多个朝代,业经历了八百年的风雨和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和时事变迁,但仍保持着纯朴的民风,质朴的民居和古朴的风貌。
改革开放后,在政策的指导下,农民思想得到解放,商业得到迅猛发展,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的风貌也有了大改观。在生产队统一规划建设用地后,如今钱岗村民已经都在村外建楼定居,除了少数的民居因为年久失修,早已倒塌外,古村整体上还保存的较为完整,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冲击。广裕祠仍保持着原有的活力,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从小在古村出生对古村情况熟稔于胸的老人们也愿意充当志愿者,热心的为四方游客讲解古村文化历史。
惟愿岁月无声无形,古村精美如初。
http://www.dxsbao.com/art/139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