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彼时年少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作者: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今天中午,姐姐不知哪根神经不对,居然买了一些干花生回来。
  
  用水泡过一个时辰之后,放到锅里煮熟了招呼我们吃。我拈起一个,剥过壳,丢了两粒花生米入口,细细咀嚼,嗯,很老,口感不大好,不过,依稀还有那么一点似曾相识的水煮花生特有的味道。。。
  
  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家种有好多好多的花生。等到花生收获的季节,好象也是现在这个时候,爷爷奶奶会带着我去花生地里挖花生。我记得爷爷一钉耙下去,就耙出一大棵花生苗,那青翠的叶苗根部,长满了白白胖胖的花生,挤挤挨挨,挨挨挤挤。。
  
  刚从地里摘回来的花生,还带着泥土的湿润的气息。这时,把它们洗净,放到大锅里,用木柴烧了水煮出来,那个香味哈,远远的都让人口水三千尺呢。我最爱七刚收回来新鲜花生,果实还是湿润润的,七起来清甜清甜滴,好滋润滴口感,满口生津呢。特别是那种还没长好滴,全是水泡,里面没有花生粒,只是一个软软的花生壳,这样的花生从丰收的角度来说,是属于被淘汰的那种。可是,煮来七,轻轻一口咬下去,那清甜滴汁液沁了满舌满口,那个唇齿留香哈,简直是味蕾滴无上享受呢。从此,童年的记忆里满满都是那清新滴水花生特有的甘醇。
  
  偶家滴小姑长大后虽然成了全村公众滴第一号美女,可在那时,却是小魔女一个。那时滴小姑简直顽皮滴不行,同样淘气的我天天在她后面当跟屁虫。印象里最深的是,在黄豆田里钓青蛙的情形。也许一般人都以为池塘里的青蛙最多,其实不然,在黄豆还没结果还是青青豆苗的时候,黄豆地里的青蛙那个多哈,简直让我咋舌。顽皮滴小姑,最喜欢拿了一根竹竿,拴上长长的线,在线的末端绑上鱼钩,然后在鱼钩上挂上几条红色的蚯蚓。看准青蛙的落脚地后,纤手轻扬,挂着蚯蚓的钩就稳稳的落在青蛙的面前。然后还不停的抖动竹竿,吸引青蛙的视线。果不其然,青蛙一看到蚯蚓不停的在眼前晃,忍耐几分钟后,终于耐不住美食的诱惑,一个完美的蛙跳,准准的将蚯蚓吞到肚子里。
  
  想当然而,下一秒钟,青蛙也稳稳的落入小姑的捕猎袋中。当天晚上,我们一定会一顿美美的青蛙大餐了。。。
  
  后来稍大一些,回城读书,明白了许多的道理,再也没有那种七青蛙的童趣了。毕业之后,参加工作之初,是在本城的一家大企业。那时,因为要开发新产品,在原厂址的最后面角落里加盖了一幢新厂房,还招进来一批刚毕业的学生。大家因为年岁相仿,故而特别的合得来,也就平添了许多的乐趣。
  
  记得有一天上晚班,中途突然停了电,领导都相继离去,也嘱我们早早回去休息。那晚的月色非常的好,照的大地一片皎洁,大家都沉醉在月色里听着蛙声阵阵,秋虫呢哝,没有去意。一个男生提议去捉青蛙,顺便去偷一点花生回来煮了七,来个月下大宴,青蛙煮酒品花生。
  
  此意一出,大伙莫不赞同。于是,男生们全部走后门溜到厂区后面的堤外的田地里去了。女生们便开始准备桌凳,我还跟一个交情很好的女生去厂门口的小铺买了一些冰冻西瓜及啤酒。等我们准备的差不多了,男生们也回来了,手上居然提着煮好的花生还有已经烹饪好的青蛙肉。
  
  于是,在皎洁的月光下,男男女女,七着美味的青蛙肉,啃着香甜的西瓜,咂摸着美味的水花生,喝着冰镇的啤酒,清亮的笑声,在清秋的午夜里久久回荡,回荡。。。。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新产品失败,大家都各自散去了。而我,也在烦了这种国企的慢节奏之后去了广东,从此,一别家乡多年。。。。。
  
  而今,又七到水煮花生,却已不再是当年的味道了。细想起,原来此时恰是落花生的季节呢,只是,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新鲜清润的感觉了,心下小小的遗憾哈。
  
  当初的少年少女如今已然为人父母,远离曾经的年少轻狂,只不知,在这落花生的季节,在这蛙声阵阵,秋虫唧唧的美景良辰,有没有人会记起,彼时年少。。。。。。

http://www.dxsbao.com/art/140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八月未央,心域一抹清湛的蓝调
岁月无声流逝,时间未有一刻停歇。走过七月安生,脚步落入八月长安的温雅时光中。八月于我,是一抹清湛的蓝调,在眼底心上微微荡漾,泛着粼粼柔波的光亮。此际光阴,自己与一些人事的交集,躲不开那片绮念多年的 …
迟暮的四年
《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泪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精光。    考 …
雨夜品茗
从桂林回来的第二个晚上,去S党家拿相机的读卡器。彼时天气并不好,刚出门的时候已经开始点点滴滴的落雨,等到了S党家楼下的时候,雨已经下的实在不算小了,好在,我带了雨衣,把它盖在电动车上,放心的上了楼。 …
月光烛照
 月光烛照    夜已深,卢老师已进入了梦乡。    满月的流华穿过南阳台的明净玻璃窗,悄悄地烛照着她那张慈祥的脸。    听着老师那熟悉的打呼声,闻着她身上已被老人味冲淡了许多的特有奶香味,看着 …
风姿花传
“若能将此花,由我心传至君心,谓之风姿花传。”甫一看到这句话,我便心中一动,仿佛春风拂过荒原,霎时一片花开。    小时候很喜欢去一个好朋友的家里。她家那个铁栏杆的走廊尽头,搭了小小的一个花架,上 …
2016年上海国际童书展下月登场 逾6万种中外童书新品展出
  上海的秋冬多雨,正愁没处遛家里“熊孩子”的家长们下个月有个不错的选择,带孩子去逛逛童书展。  亚太区最大的国际童书展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将于2016年11月18日至11月20日在上海浦东世博展览馆举 …
话剧《聆听弘一》完全颠覆你想象中的年代感
  《聆听弘一》剧照  他写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样人尽皆知的唱词,也留下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晚晴集》。出身显贵之家,自小有“神童”之称,“二十文章惊海内”,博览群书,诗文、词 …
为何有人愿意相信“迪伦不领奖”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找不到真相,只是不愿意接受而已。看似热热闹闹的群体性狂欢,一旦繁华落尽,热闹散场,其精神价值实在是贫乏得很。  诺贝尔文学奖来了,很多人很诧异。有没有搞错?颁给美国音乐人兼作 …
《三体》德文版亮相法兰克福书展 刘慈欣:想不到有今天
  当地时间10月19日晚,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携《三体》德文版亮相法兰克福书展。刘慈欣说,“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科幻可能是最具世界性的,在科幻小说中,人类不是作为一个个种族,国家出现,而是作为一个 …
庄奴儿子欲将父亲旧居打造成歌迷会所:让歌迷在这唱唱歌
  重庆晚报10月20日消息,10月11日清晨,著名词作家庄奴在重庆静静走完95年人生。从《甜蜜蜜》《又见炊烟》《小城故事》到《三峡》《钓鱼城》《飞跃的山城》……庄奴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作品。虽然同样优美,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