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高三那年的语文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是三则材料。第一则说的是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第二则讲述了华为客户经理在海外市场如何做好贴心的售后服务,第三则介绍了当时备受关注的郑州全城吃面一事。那时的我急着赶完作文,并未细致思索,最后以“人性本色”匆匆立意。后来才发觉,还是“善”最切题意。时光荏苒,大学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对于旧事,我不得不重提。
先说一件小事。上个学期举办过一次营销策划大赛,社团的一个理事在搬运帐篷的时候不小心将帐篷损坏了,虽然不用负全责,但是也得承担一部分费用。我和他打招呼的时候,见他心情不好,就问了事情的原委。那时也替他难过,毕竟大学生生活费有限。最后半开玩笑的安慰了他一句:“我还以为我要请你吃饭嘞。”半年之后,我早已忘记这件小事。最近审他们班的月评,顺便和他说了月评里的小问题。事后他来感谢我,开始我还以为是月评的事,没想到重点在上个学期的半句玩笑上。说实话,我当时挺受宠若惊的——几乎什么也没干就得到了莫大的感谢。可是他却告诉我,当时我的话让他很温暖。
前两天,我做烈士公园讲解员的志愿者活动。到闭馆的时候,纪念馆的负责人就开始组织游客陆续离开。待到游客基本散尽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次检查,准备关门打扫纪念馆。有一位游客十分执拗,非得看完才走。待到她看完后,我将她送到门口,路上她反复问我展馆是不是只有这几个。她还告诉我她是从贵州赶到长沙,专门来烈士公园参观。她十分感谢我们让她看完了全馆,最后还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一时愕然,反射性的鞠躬相送。回来的路上,公交车摇摇晃晃,我一直在思考。其实我什么忙也没帮上,最多开了个门,却得到她如此的感激。虽然我知道,她感激的对象不是我一个人,但我的内心倍受触动。
如果不是他们这样“刻意”的举动,于我,这两件小事恐怕早已石沉大海。可是就是这些平凡的举动,这些平凡的“小善”,在那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温暖人心。小善若溪,有时无心的善意似涓涓细流,汇集起来,就是一条明亮人心的小溪;大善若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心的为他人做点什么,汇聚起来,就是一片充满人间爱意的大海。
今天思修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段视频——好人郭明义。边看边回想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不禁眼眶湿红。郭明义的善举就是大善,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想想初高中那会,“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扶不扶”等问题层出不穷,批评社会冷漠的文字也不曾少写。而现在,我想记录一些温暖的事情,写一写善意的举动。不论主角是谁,不论有心还是无心,不论大善还是小善,它们总能使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动。
之前思修课,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往事: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题目是《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文章结尾写道:“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随后老师让我们讨论,看看这个人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他一个一个的点名回答,结果都是清一色的说正确,理由大概都是“我为自己也是为他人”、“一个人的三观没有对错”。
如果我还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是:“主观为自己,是出于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无可厚非。但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人性中总有一种善,如太阳的光芒,时刻照耀万物,生生不息。若非要判断这种价值观的对错,我想是错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观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是不能这样轻易的被比较的。”
冰心有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一边撒种,一边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让其中穿枝拂叶的行人,踩着荆棘,却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不显悲凉。”大善小善,意义不过如此。
http://www.dxsbao.com/art/141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