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将于11月11日在内地上映,与北美同步。但早在"120帧/4K/3D"规格一公布,就备受业界与媒体关注。除了格式和题材,看这部电影前,有几个问题你需要知道。
1 我们为何关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国内媒体期待李安引领好莱坞
作为替华人社会实现“奥斯卡迷梦”的导演,李安是国内许多电影人和影迷的“理想自我”。对国产片的怒其不争,更反向助推他成为舆论场中的标杆偶像。因此即使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一个完完全全的美国故事,也被国内媒体投注了太多的自我期许。他们期待李安不但在艺术上也在技术上引领好莱坞,在技术遍布日常生活每个角落的今天,后者的成功也许才是更为关键的。于是当这部影片在美国遭遇大面积口碑滑坡后,国内舆论为李安的辩解或对他的批评都像是一种自我防卫的应激反应。
2 李安为什么会想到通过提高帧率来增加真实感?
他意识到了3D电影真正的缺失
实际上李安的想法并不新鲜,七十年前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就提出了“完整电影”的概念,在他看来电影源于封存时间的“木乃伊情结”,将朝向“声音、色彩、立体感一应俱全,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的方向发展。
自《阿凡达》之后3D电影实际上再次遇到了几十年前的困境,大银幕里的3D因为与观看现实世界的比例不同,很难被错认为真实的。而在对纵深维度的使用上,3D也无法突破2D电影对纵深调度、景深运用的种种发明,实际上至今也没有人系统发掘出3D电影自身的美学特点。因此李安试图通过提高帧率(每秒达到120帧,传统是每秒24帧),让观众无法区分银幕和真实环境的努力,可以说是意识到了3D电影真正的缺失。
3 提高帧率的技术能像3D那样广泛应用吗?
应用是为了美感而不是炫技
想要真正进入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李安想要“让电影成为真实”的技术在影院中是否可能,而这又将把电影带向何方。
实际上,增强真实感的技术并非一经发明就能融入电影,超乎许多人的想象的是3D电影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还声势浩大地发展了一阵,却随即沦落了几十年。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因为任何电影形式一旦形成,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形成比真实更加迷人的系统。
例如无声电影中充满活力的身体语言、黑白电影由不同灰度和打光形成的迷人光晕、胶片电影丰富的色彩层次和颗粒感,都可以看做对画面不够真实的补偿。难以否认这些相对“老旧”的电影形态呈现出的美感。然而一旦技术改变,这些以前的特色和美感也就不复存在,所有拍摄方法、观看惯例和影院形态都要变化。这就如同在棋类游戏中增加了一条规则,那么不但以前所有的排兵布阵都无法成立,游戏是否还能继续都很难说。
4 电影真的能让观众混淆银幕与现实吗?
本身无法达成甚至暴露缺点
只要观众还能区分电影画面和现实,电影就依然是隔着距离的银幕上的故事,那它就不可能超越用平面表现立体的2D电影的手法。然而仅仅让画面无限清晰就能让观众混淆银幕与真实吗?大银幕、影院这种隔着距离的放映观看形式,很可能本身无法达成这一目的。而从北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种技术目前暴露的更多的是它的缺点。
5 李安的尝试还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即使在影院失败也能应用于其他领域
人类就是在一次次创新和实践中改变这个世界的。李安在电影技术领域的探索必然会被载入影史。即使这种技术在影院中失败了,它也可能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中获得运用,也许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窄银幕到宽银幕一次次浴火重生的电影,也有离开卢米埃尔兄弟创立的影院放映,重回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1894年制成的一次只能供一人观看的机器)的一天。当然,那可能就不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电影了。
王昕(文化研究博士)
http://www.dxsbao.com/art/14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