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由生到死,“向死而生”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莫兰兰

  莎士比亚说过:“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生与死,一直是人类所探讨的一个永恒的命题。“人生从何来?死又往何去?如何看待生死?”从古至今,人们总会对这样的问题展开一场“唇枪舌战”。

  在小沈阳主演的小品《不差钱》中,他将生死如此定义:“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由他看来,生死是通达的,或者是简单的。可在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的人看来,生死是复杂而又难以定义的。

  畏惧死亡,为不朽而生

  永生几乎是世界全民族的追求。西方如此,基督教通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认为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原罪”,人们只有通过实现现世的生命价值以求得饶恕,如此才可实现达到永生的价值。东方亦如此,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也最不缺这样关于生生死死的逸闻趣事。秦始皇征战六国,最后统一天下,成为了历史上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在拥有这无上的权利之后,他开始畏惧死亡,舍不得眼前的大好河山。他便生起了想要寿与天齐的念想。于是,他不断地求仙问药,但却未有所得。汉武帝也是长生不老的忠实粉丝,他不断地笼络方士,大肆在沿海的碣石山祭神求仙,自以为可以逃避死亡。唐太宗对道教宣扬的方术迷信不屑一顾,在谈到秦始皇祈求神仙冀其长生的荒唐行为时,他嘲笑道:“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但年龄逐渐增长的过程中,他依旧是不免落入俗套地开始愚蠢地追求长生不老。

  在论文《拷问生死·哲学视阈中的生存意蕴》中,作者丁建波提出:“从总体上看,世俗的生死观往往表现为‘乐生恶死’、‘贪生畏死’,甚至以死亡为禁忌,视死亡为不祥,提倡‘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观念。”如其之言,在这样世俗的生死观的影响下,秦始皇、汉武帝等的帝王,他们的确是畏惧死亡,此之谓“畏死”,但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重视生命,此之谓“惜生”。

  生死问题自古以来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丁建波认为:“宗教中所关注的生死着重强调死后的世界。生死不过是一种寄托,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通向永恒的一道桥梁,或者是实现永生的手段。”自众多神学宗教流入中土,所谓永生的说法也被打破,进而生出不同宗教中对于生死不同的认知。就以儒家文化为例,儒家文化强调“贵生、乐生、轻死”的观点,其中有云:立德、立功、立言,方可不朽。在这些儒家学者看来,人在生前能在道德、事功、学问上有所成就、建树。即使身死,其精神犹存,这便达到了一种死而不朽的境界。这种观点并不表示儒家学者惧怕死亡,而是对于死亡保有一颗敬畏之心。在《渔夫》中描述道: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屈原深知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达成,便以死亡来保持自己内心的高洁。以求得自身道德上的完美,而达到生命不朽的境界。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面对越来越繁华的物质世界,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消极避世。在刘福江的论文《传统儒家生死观视域下生命价值观教育》中,他提出:“大学生是最敏感,最活跃的人群,承受着学业、爱情、前途事业等多方面压力的冲击。而当代大学生多为80后和90后。从小衣食无忧,缺乏磨练,心理素质差,不能独立面对和解决所遇困难和问题。在某一方面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容易选择轻生,上演一幕又一幕的悲剧。”

  “我想去死,这样你就可以继承我的蚂蚁花呗”,这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成为了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写照。随着生活的智能化,人们对于目前的生活失去了“惊喜力”,更多的是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惶惶而不得终日,这就让他们生出了“等死”的想法。微博网友@小白说:“饭不需要自己做,地不需要自己扫,衣服不需要自己洗……就算是生病,小病小痛有医院,大病大灾不想管,大不了就是一死,反正是迟早的。”

  2017年,被冠以“国内高空极限第一人”的吴咏宁在一次极限运动直播中发生意外坠亡,留给舆论场一片五味杂陈。他并不是推广极限运动的第一人,也不会是追求极限运动的唯一一人。尽管具有危险性,但那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参与到极限运动的行列中。他们可以通过如此方式寻求生活的刺激感与新鲜感,这样的他们呈现出的就是一种“不怕死”,亦或者是“不想活”的状态。

  在郑暁江的论文《从中国传统哲学之生死观透析现代人的自杀问题》中,他说:“人们多摒弃了“好死不如赖活”的观念,转而奉行“赖活不如好死”的准则。传统人“类我化”的人生观已被现代人“个我化”的人生观所取代。因为生产方式、经济活动皆是突显个人主义的。加之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社会的压力,如升学、就业等等越来越大,精神与心理上出毛病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高,由此必然使现代社会的自杀率上升。”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开化,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死都有了各自的的认识,这就使所谓“死后羽化登仙、得道升仙”或是“长生不老、长命百岁”的说法成了无稽之谈。就如今医学的发达程度,还没有能让人永世不灭的本事。但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生死的“看透”,也使得人们逐渐缺失了对于死亡的敬畏之感,逐渐丢失了作为人所该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6月20日晚上八点,在甘肃省西峰市,一个19岁高三女生从一幢百货大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根据调查,仅仅是因为刚刚与相恋不就的男友分手,女孩就选择了跳楼这种极端的方式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享受生,善待死

  20世纪最有影响的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认为,“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这就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死亡的真正意味。丁建波认为:“直面死亡使人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自己到底想怎样过,想成为什么样子。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面对死亡时会情不自禁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样式与生命追求的根源所在。”当死亡既成事实,正视它或善待它才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017年3月,即将迈入80岁高龄的琼瑶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封信《写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信中说道:“我生怕到了时候,你们对我的爱会成为我自然死亡最大的阻力。万一到时候你们后悔了,不舍得我的离开,而变成叶金川所说的‘联合医生来凌迟我’怎么办?现在我公开我的权利,所有看到这封信的人都是见证,你们不论多么不舍,不论面对什么压力,都不能勉强留住我的躯壳,让我变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卧床老人!”消息一经发出,就引发了网友对于“尊严死”的一系列热议。

  “选择与尊严”网站创始人之一、中国推广“尊严死”的第一人罗点点说:“死亡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属于最高级别的个人隐私。没有人知道真正好的死亡是什么样子的,是应该抢救到最后一刻,还是应该放弃?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确地说出来,让别人知道,别人才能够帮助你,你的愿望在别人的帮助下实现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尊严死。”

  谈到“尊严死”,自然也要提及另一种死法——“安乐死”。《法制与社会》期刊中发表过名为《浅析中国对安乐死或尊严死的立法选择》的文章,其中提到:“安乐死与尊严死都能保障病人在生命末期按照自身意愿安详尊严地死亡。”在当今社会,这两种“死法”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能够选择死亡的方式是人最基本的人权和最宝贵的自由;也有人说,这样的做法相当于谋杀。但无论是“尊严死”还是“安乐死”,其本质都是为了减轻患者死前的痛苦,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张口就谈论死亡,那么这件事情就会慢慢清晰。”罗点点如是说。

  《死后的人生》一书中说:“如果不把死亡当成死亡,而当成是开启一种更灿烂的人生,甚至还可以重新看见你的父母和其他亲友,他们或许还充满了年轻活力,那将是多么令人安慰。”死亡,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真正地去认识、了解、接受、面对它,它所带来的忧愁和恐怖就会一定程度地减少、稀释。一名“90后”女孩龚艳,在被问及如何面对死亡的时说道:“为何我感觉到死亡可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呢?如果有一天我要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失去意识。我宁愿拥抱身边的人,然后欣然接受死亡的来临。我相信那一刻会是最美的,也是最超脱的。”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http://www.dxsbao.com/art/147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志愿者们的爱心与奉献,每一段旋律都诉说着那些被帮助者的故……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心语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就是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团队。这个团队由一群怀揣着热忱与爱心的……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语汇梦”:特殊儿童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各种障碍而面临交流困境。“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助力特殊儿童成长的“无限交流”志愿活动,为他们带去关怀与希望。活动……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用爱点亮特殊儿童的世界——“心语汇梦”在行动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生活在自己独特的世界里,与外界的交流存在障碍。“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团队怀着炽热的爱心,精心组织了“无限交流”志愿活动,为特殊儿童送……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语汇梦,微光成炬

心语汇梦,微光成炬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志愿者……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与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心与梦交织的志愿华章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的交流,是真诚地倾听每一个需求与渴望……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心语汇梦”志愿团队开展助力特殊儿童成长“无限交流”

“心语汇梦”志愿团队开展助力特殊儿童成长“无限交流”整装待发齐头进,青春奋斗正当时。7月4日湖南理工学院“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团队,为人间送去一份温暖,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心语……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的旅途,“心语汇梦”伴你行

梦想的旅途,“心语汇梦”伴你行清晨,阳光丝丝缕缕,轻撒大地。拉开窗帘,岳阳县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带着乡村独有的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的清香。迎着朝阳,手中再次“飞舞”着那首最熟悉……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心语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就…

爱心汇聚,共筑梦想——记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爱心汇聚,共筑梦想——记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热忱,不计回报,用自己的行动…

手语传情,汇梦于心语志愿服务之路

手语传情,汇梦于心语志愿服务之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朋友,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用手语编织着自己的…

桂电学子管道保护宣传:管保童行护成长,爱国情怀植心间

为向少年儿童普及管道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2024年11月14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保童行,护梦先锋”管道保护宣…

最新发布

教科院团委组织部举办新团员入团仪式
  (通讯员梁苏婷刘臻宇贺倩)为进一步强化团员意识教育,深化团的自身建设,推动“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深入开展。12月10日晚上,由教育科学学院团委组织部主办的新团员入团仪式于院211举 …
畅游科技世界,弘扬科学精神
为了感受科技命脉,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2018年12月8日下午1:30,2018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两班团支部举行了参观潍坊市科技馆的主题团 …
山东理工大学青年创业菁英汇会员活动顺利举行
山东理工大学青年创业菁英汇会员活动顺利举行山东理工大学青年创业菁英汇于11月3日,在一号教学楼107教室举办会员迎新活动,此次活动由会长孙超主持召开,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社团全部人员。活动开始后,孙超会长对 …
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展心语工作室图书漂流活动
为扩大心语工作室的知晓度,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心语工作室,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同学们在图书漂流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心语工作室特此举办图书漂流活动。2018年12月4日开始 …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第六届“我与书院的故事”征文比赛圆满落幕
书院,与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每个学子息息相关,同学们在其中生活、学习、交流、互动,每天在书院都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动发生。12月6日19:00,第六届“我与书院的故事”征文比赛在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多功能报告厅圆满落幕。…
创新成就自我,创业改变未来
  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双创”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吸引了各方面人士积极参与。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 …
山理工绘社携手山理工军协Q版军事人物原创比赛
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展暖冬捐衣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在大学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大家感受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在全校营造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良好氛围。2018年12月9日,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于德州市学府家园小区开展了以“爱心传情,衣往情 …
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仲英学者“助益计划”讲座顺利结束
12月9日,山东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图书馆东教室102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之“师生沙龙”。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赵伟教授激情开讲,同学们则积极参加这次讲座。…
温馨陪伴之“冬日温暖”联欢会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义协南山敬老院活动
初入寒冬,南山的青松敬老院却弥漫着暖意。2018年12月9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义工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前往南山青松敬老院开展“温馨陪伴之‘冬日温暖’联欢会”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不同于以往,这一次联欢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