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这是我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实觉道内心复杂的情绪得到了释放。
初读《围城》,是被那句“对于长得丑的人,细看是种残忍”所吸引,对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充满好奇。这类的语言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例如,在方鸿渐等人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坐了一辆老旧的车,钱钟书先生是这样形容那辆车的:“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以及“这辆车倚老卖老,修炼成桀骜不驯、怪僻难测的性格,有时标劲像大官僚,有时别扭像小女郎,汽车夫那些俗人休想驾驭了解。”幽默又讽刺。
仔细读来,这种幽默的比喻方式贯穿全文,但却描述了一个悲剧的故事,方鸿渐和当时大多有钱人家的少爷一样去国外读了书,可他在法国留学时却“不学无术”,父亲问起学历来他只好去花钱办个假文凭,细数来方鸿渐回国后的“艳遇”真不少,从回国船上的鲍小姐,到一同留过学的大家闺秀苏小姐,再到苏小姐活泼的妹妹唐小姐,最后是与他一同去三闾大学教书的孙小姐——也就是他的妻子,从对爱情的懵懂、好奇大胆到最后的厌倦与无奈,方鸿渐的性格也在一次次的爱情经历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在这本书中,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又或者说,先生并不是刻意想去描述一个悲剧故事,或许这只是由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所造成的一种现实常态,一种无法重置的令人无奈的现实常态。
我不确定我是否读懂了钱钟书先生的这本书,是否明了他所想表达的情感,是否于文字之间读出了他所揣摩用字的意图,但我着实从方鸿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正如书的首页上写的那样:“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我也同方鸿渐一般,安稳中求热烈,喧闹时求安静。始终认为最大最饱满的那颗麦穗在后面,所以不断往前寻找最终却一无所获。
在网上看到有位网友这样评论:“《围城》这本书很妙,14岁时读,犯困想睡;16岁读,有点意思;17岁,笑;18岁,大笑;19岁,拍桌笑;20岁,有点伤感;21岁,边看边不语,掩卷后落泪。这本书我看过七遍,每次都有不同感受。”其实有时读书就是这样,于万卷书中寻找共鸣,然后感同身受,揣摩作者文章的同时分析自己,在这种自我认知中继续前行。
推荐这本《围城》,愿你学会抓住自己满意的那颗麦穗,愿你不再在这孤岛上踽踽独行。
http://www.dxsbao.com/art/1479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