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互联网之河的胡泳
文/杨琦
在互联网势如破竹、强势驻扎的劲头下,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能够从它手下逃脱。互联网是一张渗透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大网,它的魅力与冲突,也是大家绕不过的话题。
有人说,北大胡泳,是当代研究互联网最有心得的两位老师之一。用着如此便利的互联网的同时,你真的不打算认识认识他吗?
胡泳,湖南嘉禾人,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多个组织的顾问,世界多所名校的访问学者,包括香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日本早稻田大学,是国内外著名的网络观察家,代表作有《网络为王》、《海尔中国造》等。
略过他不计其数的学术光环、代表作、职务和成就,他的学术思想也在熠熠发光。
胡泳认为,大众媒体只是历史的插入语,而互联网则使人们重新回到社交媒体时代。他提出:从口传到文字,到印刷机发明,出现报纸和杂志,然后是收音机和电视机、互联网,最后到移动互联网,一路上我们获得了传播的规模。从报纸到电视,到互联网,规模越来越大,我们成批获得规模,但失去了互动。口传的时候互动性是最高的,进入大众媒体时代,互动性跌到了谷底,但是感谢互联网使这个互动性慢慢提升了,走出了一个U字型。如果这样来看,大众媒体真的是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个插入语。
胡泳老师多年研究互联网,注入了厚重的心血,在他的努力探索下,人们更多地了解了互联网。
在《人类终于将自己生机到猿猴2.0版》一文中,胡泳说:“我越来越相信,思想是外向的,而不是内向的。它要求个人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视线,不向身体、情感或智力上的权宜之计投降,不屈从于自私的个人和群体利益,不盲目与社会合作,不沉迷于未加审视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沉浸于成为强者的快感,不沦陷于谎言、半真相和沉默,不汲汲于生活的功能化和殖民化,最重要的,不去证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2019年4月11日,胡泳在微博上这样写道:“将来的历史学家可能逐渐把今日的时代特征定义为对人类隐私的大规模毁灭。”只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胡泳老师对个人隐私的注重。他还在《众生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一文中,探讨了网络空间中的私域和公域,明言对隐私的注重。同时,胡泳又提出:“我们可能担心技术侵犯我们的隐私,但是很多技术既可以被用来侵犯,也可以被用来保护隐私。”
他认为公域和私域不能看做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一定的自主性。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发展力量。正如隐私会被技术侵犯,也可以利用技术保护隐私一样,胡泳还认为,信息的自由流动带来了社会的管理风险,但同时,没有信息的自由流动,就无法管理风险社会。
在胡泳的学术光环之外,还有平易近人的一面。“胡泳老师看起来很腼腆,话不多,说话慢悠悠的,但是绝没有一句废话,让人很愿意静下来听讲,感觉听他讲课就是一种享受。胡泳老师身上很明显的学者气质,温文尔雅,声音很好听,讲的内容很有意思,以全新的视角带人来认识事物,间或也会抛出一句幽默逗得大家会心一笑。”这是微博用户@quietquietA对于胡泳的印象。
胡泳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学者,一个优秀的传媒人,还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他开设了一个专栏,里面有很多他的文章,比如《胡泳|陪》、《胡泳|我想你了》、《胡泳|爱,通过黑暗的故事——读阿摩司·奥兹》等。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其实能看出一个人性格的,不止表现在字体上,字体,只是其中的一个载体。文章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如何。
一个优秀卓越人物的出现,不仅表现在学术成就上,还表现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他会反思每件事情的不足,然后想方设法弥补。
在《然然作品|生活就是生活》一文中,他这样写道:生活之外的东西,我还是相信有的。只是告诫自己:别总是自诩高明。去看,去听,去了解、尊重和爱。活着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毫不心虚地说,扫厕所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嘛。知其黑而守其白,胡泳可贵的一点在于明白生活后还热爱生活,所以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
当聪明的人还在更加努力时,我们还要心安理得的不努力,却安慰自己平凡可贵吗?一个优秀的榜样,将会给更多的人前进的力量!胡泳,不正是这样一个人吗?
http://www.dxsbao.com/art/1524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