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8日,宁波市永欣公证处迎来了要求做遗嘱公证的一家三口,一名90后女孩和她的父母。“这次做遗嘱公证的不是我们夫妻俩,而是我们的女儿。”父亲却这样说道。女孩人长得漂亮,家庭经济富裕富裕,父母在宁波有不小的产业,是典型的白富美。今年女孩刚成婚不久,但男方家境并不优越,双方结婚的时候,婚房是女方父母出的钱。
对于立下遗嘱,女孩也表示同意:“立遗嘱,我觉得没什么好忌讳的。生活随时可能有意外,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她觉得房子是父母付的钱,万一自己发生不测或者离婚,房子就留给父母。
遗嘱“年轻化”
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一向忌讳谈“生死话题”,说到立遗嘱更是觉得不吉利,人们认为谈论死亡会带来厄运。当小孩子无意中说到“死”这个词的时候,老人就会教导孩子:“呸呸呸,这个字不能乱说。”然后嘴里再念叨3遍:童言无忌,佛祖保佑。
西方国家立遗嘱很普遍,据白皮书统计,有30%的美国人选择在35岁前订立遗嘱,有55%的美国人选择在45岁前立遗嘱,只有0.5%的人等到75岁后才立下他们的遗嘱。例如我们熟知的国际名人,迈克尔·杰克逊、戴安娜王妃、惠特尼·休斯敦、约翰·肯尼迪都早早便立下了自己的遗嘱。
随着中国与世界逐渐接轨,社会观念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立遗嘱的看法也在悄然之中发生着变化。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公证所统计数据表示,去年该所共受理遗嘱公证500多件,其中30岁到60岁的人群已占立遗嘱人群的三分之一,其中最年轻的是一位1997年出生的女孩。我们熟知的80后著名最畅销小说家郭敬明在28岁时便立下了遗嘱,对其身后财产进行了分配;今年35岁的演员林依晨,因为怕拍戏出意外,在她 26的时候便立下了遗嘱。现在立下遗嘱的人群中80、90后的身影越来越多,其实这离不开早早订立遗嘱背后的利处。
年轻人订立遗嘱,对于人口数多的家庭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保障。若财产数额大,家庭人数多,可能会因利益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影响到家庭间的和睦。在2002年10月年仅37岁的温州亿万富豪胡加招因肝病去世,事发突然,他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这八千万遗产引婆媳两人争夺遗产。胡加招母亲提出给予富豪张明娣2400万元现金和涉及的所有房产,但张明娣反对,巨额财产分割纠纷出现。3个月后,张明娣将胡加招母亲告上法庭,请法院明确其及她女儿在遗产中应获得的份额。
人们提早订立遗嘱,不仅尊重了立遗嘱人的意愿,也让个人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2017年10月16日“北大女博士生患渐冻症,死后自愿捐献器官”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娄滔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在2016年被查出患有渐冻症,散失了自我活动的能力,后来她在病床上口述器官捐献协议,她说:“能用的器官尽管用,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
对于立遗嘱,遗嘱公证人员说:“立遗嘱宜早不宜迟,若到了当事人无法进行表述的时候,我们会拒绝做遗嘱公证。”为了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立遗嘱人必须精神正常、神志清醒。此外,立遗嘱要进行写字、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步骤,这需要立遗嘱人能听、能说、能写,同时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
“被迫”or“自愿”
在很多人的印象,立遗嘱往往是老了或者临终时候的事情,但出于种种因素现在不少年轻人不再忌讳生死,办理遗嘱公证已经悄然流行。
年轻人早早订立遗嘱的大潮,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助推。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众传播机构提供了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环境。2013年第一个中华遗嘱库在北京正式挂牌运行,截止2018年在全国多地区设立分库共23个,伴随着中华遗嘱库的多地设立也出现了许多与立遗嘱相关的报道和文章,在短时间内聚集报道力量,让“订立遗嘱”不断走进大众的世界里。
人们对于风险的思考意识不断增强,也是年轻早立遗嘱其因素之一。我们身边潜在的危险和生存环境的不稳定也促使着年轻人提早安排“身后事”。“这些人有的是听说身边有人突遭意外,或媒体报道没有立遗嘱引起纠纷等,受到这些触动,才开始考虑遗嘱的事;还有小部分年轻人经常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出差,从健康及风险的角度考虑的。”遗嘱公证所工作人杨呈昆说。 现在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生命的终结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现在年轻人心理上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年轻人的私有财产意识的觉醒,眼光都比较长远,早早便开始为以后打算。
与此同时,现在的年轻人,工作上需要经常出差,到处跑或者是从事高风险的职业,害怕以后出意外,要给孩子和家人提前留下一个保障。山东34岁的肖先生在济南市从事电工工作,工作中不仅要爬高高的电线杆而且要走几十米高的高压电线,工作带来的危险让他决定早早立下遗嘱,若他发生不测便将其存款和房子分给父母、妻子及孩子。
此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下,年轻人对各方面事物的焦虑,也在无形中推动着他们早立遗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统计与测量学者王娜博士表示:“现代的年轻人与日俱增的焦虑感是显而易见的。”中华遗嘱库一位资深遗嘱公证人员说:“现在年轻人文化程度较高,法律意识较强,一旦看到身边人遇到了意外伤亡事故,感同身受的同时,再加上生活中无所遁形的焦虑经常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失眠、抑郁等问题也时常困扰。90后的“中年危机”已经提前报道,他们就会选择早立遗嘱。”
泛娱乐背后的“调侃”
“立遗嘱”本该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情,在泛娱乐当下,却被当作了娱乐调侃的谈资。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对所保管的8万余份遗嘱进行数据分析后,于2018 年3月21日向社会发布《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中华遗嘱库办理遗嘱的老年人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到72.09岁,立遗嘱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对于年轻人早早立下遗嘱这一现象,网友们纷纷大显身手,在微博上晒出自己余额宝、支付宝、QQ钱包等资产图片,还有网友调侃道:“先立个遗嘱,祖传的QQ号,一个皇冠加三个太阳,给我的未来的子女继承下。”
除了对立遗嘱进行大肆调侃,挪揄死亡也成为了网络上挥之不去的“娱乐项目”。2016年在乔任梁因抑郁症而死被证实之前,有微博网友说:“他们有的说是SM致死,不知道那是什么?怕是吸毒吧”除了明星,社会底层的人们也逃脱不了被“娱乐调侃”的命运,滴滴打车发生的两起命案,有贴吧网友说:“一个女孩子干嘛要穿那么少,自作自受。”
同时,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为媒介为泛娱乐现象提供了硬件环境,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是助长了“娱乐势力”。也为其传播提供了硬件环境。网络媒介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影响大,从文字到视频,从电视到手机,从经典名作、英雄人物到现代诗歌、流行歌曲,都有泛娱乐化现象的身影。从2012年红极一时的“杜甫很忙”,到网络上不断出现对于英雄人物的质疑甚至是抹黑,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烈士形象。在网友们的手下被一一颠覆。
由于缺乏相关网络机制的约束,和经验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加之某些互联网管理部门对各大网站上传播内容的把关、审核不严格,网络管理水平还不够高。此外,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由不同部门负责,不利于统筹管理,网络上的信息过于商业化和娱乐化,这就给泛娱乐化留下了自由度和一定的传播空间。
对于全民“娱乐化”此类现象,相关专家表示:“现在是全面娱乐的时代,任何一个事情都可以成为人们笑谈的对象。哪怕是严肃的经过科学验证的天气预报,哪怕是威严的涉及到国家社会的头等大事,民间总会有高手在这个网络时代恶搞一把,把气氛搞得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对社会上本应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事情渐失了该有的能力。
http://www.dxsbao.com/art/1547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