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镜头中的爹娘

来源:时梦雅 作者:时梦雅

亲情摄影,把情感留住,不仅仅是照片。

这是第三次看焦波的纪录片《俺爹俺娘》了吧,还是会哭的稀里哗啦。第一次是在摄影课上,大屏幕显示的色彩不是很清晰,但还是从开始哭到了最后,下课之后眼睛还是红肿的,思维仍被那个乡村里的一情一景勾住,难以脱离。这也许就是感情的力量,总是引起共鸣,让感性的的人,比如我,感动。第二次和第三次是自己用电脑看的,融入进去的时候只觉得世界很静,只有镜头下可爱的爹娘、眼里的泪水和一个独立的我,想哭即哭吧,毕竟这种有温度的艺术并不多见。

最后的一声爹娘撕心裂肺,在山谷中久久回响,“爹、娘”多么动听的声音,却叫声再大也听不到答复。影片仅有半个小时,却给了我久久难以忘怀的震撼。从开始到结尾没有任何华丽与喧嚣,“俺爹、俺娘”永远穿着一身被时间打磨得发亮的黑色棉衣,脸上是岁月留下的印痕,“俺爹”的胡子似乎好久没有刮洗过了,但总是那么可爱。俺喜欢“俺爹”背诗时的样子,他的神情与语气给俺的永远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豪。“俺爹”没上过几天私塾,早早的被拉回家做了木匠,“俺爹”却希望“俺们”有出息,平时连七毛八一斤的猪肉都舍不得买,却舍得给“俺”花三百块钱制备上学的东西。五十七岁到六十七岁,“俺爹”在工地为了“俺”更好的生活连干十年,他吃的是白菜帮子和黑馒头,却把最好的给了“俺”。每次“我”回家,俺娘总是坐在床边絮絮叨叨,每次离开家的时候,俺娘总是在后面借着手电的微光目送,猛地一回头娘就在后面久久不肯离去。微光下娘的身影矮小、步履蹒跚却总让我泪流满面,那就是我的娘呀,生我,养我,牵挂我的娘呀。

也许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吧,之所以影片能够让观影者这么感动多半是引起了共鸣。爸爸总是喜欢在“我们仨”微信群里突然发我的小名,每当我问他什么事的时候他总是很快的回复没事。起初,我还有些生气,没事为什么好不好的打扰我,“我那么忙”。后来有一次妈妈说妹妹因为学校里补课在学校呆了十天,最后那几天爸爸便寝食难安,出出进进嘴里老是叨叨着想小二。我才知道,原来爸爸是想我了。所以,不再嫌弃他没事却叫我的名字,我也会经常打电话给他,他总用和***说吧来草草结束对话,但还是很欣慰,爸爸听到了我的声音,知道我很好便不再牵挂。是呀,越长大,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就越远,这距离不仅体现在空间上,更重要的是心里。已经多久没有和妈妈说说心里的事了。我总是用忙来敷衍,其实好多时候有时间的,我们总是感谢身边的很多人却忘了一直默默守护,默默关心自己的父母,我们总是把微笑和好脾气给了陌生人,却把最差的脾气给了最亲近的人。人没有超能力不能终止时间的脚步,更不能让延缓父母老去。很羡慕焦波老师,用镜头努力留住了“活生生”的父母。尽孝永远不会早,时间匆匆,就像不经意间我都大二了,自己小学初中的场景现在回想真的仍然历历在目,焦波老师担心下一次回来就拍不到爹娘了,我也担心,用生命的常理去计算我还能痛痛快快的喊爹娘几十年呢?时间呀,不会为谁停下脚步,我们要做的只有珍惜、珍惜。第一次真真正正理解死亡是高一时爷爷的去世,姑妈用最伤心的声音呼喊着自己再也不能有爸爸了,哭得像个孩子。二十岁、三十岁叫一声爹娘容易,五十岁,六十岁叫一声爹娘恐怕就不那么轻松了。

七十二年,磕磕绊绊但仍相守,这便是相濡以沫。爹娘结婚七十周年的时候,爹拉着娘的手高兴地说:“七十年啦,你高兴不,你高兴不?”娘害羞的说了句:“我咋不高兴呀。”娘生病了,爹守候着娘,嘴贴在娘脸上,爹是在亲吻娘,不管时间过去了多久,不管岁月把你摧残成什么样子,我依然爱你,爱你年轻的貌美,爱你老去的容颜,爱是不离不弃,长相厮守。

看到有一张爹为娘挠痒的照片,真的感触颇多,爷爷在生命最后的那几年吧,患上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几乎每天只知道吃饭,睡觉,大小便失禁。大家都认为爷爷“傻”了,但每次奶奶自己挠后背痒的时候他总是帮着挠,奶奶穿衣服他总是帮着拽好。奶奶也是,十多年无微不至的伺候着半身不遂的爷爷,好多外人看到劳累的奶奶总安慰她,就当是留着爷爷那养老金自己花着宽裕点吧。其实不是,我最了解奶奶了,她不爱财,支撑着她这么多年不辞辛苦一直守候爷爷的大概就是爱,是相濡以沫吧。

相濡以沫是爱情最好的样子,童话里轰轰烈烈的爱情其实并不常有,现实中更多的还是将爱情升华成有爱的亲情,进而到不离不弃,最后回归柴米油盐,真正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将柴米油盐过成诗,多少年后再想起彼此仍然会眉眼带笑吧。前两天读了一篇有关黄觉和麦子的文章,认识麦子之前,他是一个身上总带着一种文艺渣男的奇异特质,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来来回回换过十几个女友都无疾而终,认识麦子之后,却完全被这个小姑娘一把攥住,束手就擒。婚后,他们没有陷入柴米油盐孩子的琐碎,反而把日子过得更加诗情画意。一夫一妻,一儿一女,再加一只狗,那些日常琐碎的记录,最平凡朴实的生活,却被他们过得活色生香,温香软糯。麦子是黄觉唯一能安静下来的理由。灵魂末梢的夫妻俩,除了拥有幸福还各自拥有自由,不喧嚣、不折腾、不作妖,自得其乐地熬煮着自己的人间烟火。曾经,或许谁也未曾想到向黄觉这样的不羁的浪子如今也会温柔地说:“麦子、核桃和枣,还有一盘‘下酒菜’,够我吃一辈子。”这也许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镜头下的每一幕都那么真实,没有华丽与喧嚣,却前前后后是共鸣,左左右右是感动。记得有一幕是院墙下坐着几个老爷爷,吸着烟,唱着歌,那种淳朴,那种舒服,只有真真正正是农民的人才能表现出来,也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的到。小时候,爷爷家的老房子后面也有一面这样废弃的土坯墙,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就有几个老爷爷坐在那,嘴里哼着小曲,吸着旱烟,互相吹着牛皮。后来,土坯墙倒了,盖上了新的瓦房,老爷爷们大多也与我天各一方。从影片中看到这一幕真的很是触动。

纪录片中提到腊月置办年货,手磨的豆腐,沿街的吆喝与梆子的声音交织也是我久久不能忘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每个清晨都在各种撒满晨光的叫卖声中醒来,后来大了些去了住宿学校,很难再听到沿途的吆喝了。再后来,高考毕业之后,我有大把的时间等它,而它却很难再钻入我渴望的耳朵里了。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让人感动,不单单是亲情、爱情,还有这种扎进骨子里的乡土情怀,从1974年到2004年三十年间,焦波用镜头记录了爹娘容颜的衰老,更记录了农村三十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焦波所说自己就习惯这片土地,习惯它的温情,以小见大,三十年间这个村子的变化正是中国北方大多数农村的缩影,朴实的爹娘更是那一代中国农民的缩影。

感动与震撼之后还是想说,有爹,有娘,有家真好,既有来处,又有归途。

http://www.dxsbao.com/art/1563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温暖和爱将伤痕抚平

  与济南救助管理站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面对面  在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我们见到了陈晓黎主任。今年是她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被问及二十二年…… 陈志茹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陪伴是最温暖的誓言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 伊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 陈璐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 谷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救助,我们一直在路上

  心得感悟  初入救助站  2018年7月18日,考完最后一门试,心里放下了考试的压力,剩下的只是等待着社会实践的到来,后来得知自己要在第二批去往救助站时,内心稍微有些失望。  不…… 孙家伟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活从来不容易,我们要互相抱紧

  由于有很多受助人员精神不太正常,所以当被告知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时,我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也意识到此次实践的难度和重要性。  第一天来到妇女儿童科,只见…… 郑天娇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善缘自心中,乐源于昌盛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行霸道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 董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心中的每一盏灯

  有会听到有人抱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公,总有人会对社会福利制度不满,而我这个暑假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在淄博救助站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记  初入救助站,温暖在心间  7月…… 许小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清明随记
用温热亲吻四月趵突泉已没有那日的汹涌也不曾有雨荷的爱情王雪涛的画卷依然延展着清照仍然在梦里争渡还有那条似熟非熟的巷弄用仿古的一切装点所有是是非非的历史携同一切春光盛开着千佛山依然巍峨万佛洞依然…
念夏——玻璃晴朗
阴面的阳台没有刺眼的亮抬头便可望见书声琅琅汗渍已浸满米白色的裙装长杆挂起用滴滴答映出温柔的光沿途以贱卖迎接盛夏时光欲以轻装告别当下奔向远方每个夏天都是毕业季是结束也是开始持着成熟面孔的人们伫立…
七月遇安生
上映很久之后我才看过这部影片,不敢去评论影片质量的好坏,只是想说,会引起很多的感悟。甚巧,七月看了《七月与安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给两个女主设定如此的名字,也没有故意去寻求具体的解答,只想用…
那一年我二十岁
你看他又留言了,每次只会说不错。嗯,他是我爸爸,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中年男子,加入“杂货铺”有半个多月了吧,总共推送了两篇文章,每一篇都有两个留言,第一个总是他留的,每一次都是一句,不错。前两天是…
初来乍到
激动又迷茫地等待实习分配结果,很幸运分到了离家很近的一所高中,但不是我的母校,心里有些失落。但是一想到我将要站上三尺讲台,心里总会有按奈不住的紧张。得知第二天就要上课带班,我一夜都没有睡好。备…
火锅——家的味道
冬天没有春天的舒适,没有夏天燥热,没有秋满富激情,更多了一份安逸与慵懒,最适合回忆,回忆着成长有关冬天的故事。最为地道的北方人寒冷的冬天格外钟情火锅,一家人围着一口冒着热气的锅子,煮着自己喜欢…
批卷趣闻
在第三周里,我有了一项新的任务,那就是帮老师批卷子。经过一周的批改,我发现,这项工作不仅能让我迅速掌握试卷或者默写纸上的知识点,而且它的乐趣还在于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答题的内容总是千奇百怪,…
钻坚仰高
在第二周里,朱承煕老师来学校看我们啦!我和张林带朱老师一起在学校逛了几圈,参观了我们的宿舍,介绍了校园。期间,老师非常关心我们在学校的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并且给我们提出了建议。由于老师的工作安排…
文华,你好
这周是来到我的实习学校——潍坊文华国际学校的第一周,我被安排到初中部初二地理组,和它有了一个短暂的认识过程。在这一周里,我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教师的各项日常事物,例如: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包括章节…
我院新闻学专业举行考研经验座谈会
6月5日上午,我院新闻学专业考研经验座谈会在博文楼446教室举行。今年考取硕士研究生的衣悦、张武等9名同学与2016级的考研学弟学妹们进行了考研经验的交流。在面对面的座谈中,各位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