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信札》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小说,作者将游记与政论相结合,以波斯人郁斯贝克的口吻来描绘18世纪的法国社会情况。一百六十一封信札中,记录了一名游学贵族郁斯贝克颇为戏剧化的经历。他来到法国求学,与在波斯的管家和同为游学的友人各有书信往来,并不时穿插一些故事,发表自己对社会、政治、法律、宗教、文化、风俗等问题的观点。
在整本书中都贯穿着波斯后庭的故事,在信件交互中还原了一个一夫多妻制下缺乏自由平等的波斯专制社会。当郁斯贝克在意大利里窝那看到妇女们享有极大的自由时,他在与友人的信中透露出自己的不可思议,并致信告诫自己的妻子罗莎娜要满足于以爱之名而被禁锢自由的现状。但在法国游历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对妇女的权利和地位重新进行思考。在第六十五封信中写给后庭的妻妾们:“我想让你们忘记我是你们的主人,而只记住我是你们的丈夫。”
不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是难以彻底解除的,尽管郁斯贝克放松了对于后庭的管理,但究其本质仍是专制。而他这样的强权注定会引起动荡,果然在他离开波斯一段时间后,后庭便产生了混乱。同时这里也从后庭专制映射到了封建专制制度之上,当让后庭的女人们脱离禁锢后,重获自由便使她们不再甘愿为专制屈服,其中一名后庭女子罗娜莎,带着对主人的无比仇恨,在尊严和平静中服毒自尽。在她最后一封写给郁斯贝克的信中,她说:“我是生活在奴役之中,但我始终是自由的。我按照自然的法则改造了你的法律,我的思想一直保持着独立。”这是她对专制后庭的反抗,也象征着封建专制社会中女性对于男女平权的追求。甚至放之于世界,这也是人们对于自由的觉醒。
而这本书的另一大主体,就是对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强烈抨击。“横暴的政治注定消亡”的主张贯穿整本书,不管是在作为一个小社会的郁斯贝克的后庭中,还是上升到整个波斯甚至全世界,都不难看出横征暴敛只会带来人们对于野蛮征服手段的质疑和抵抗,专制统治更是会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效应。这也是这本书中体现的孟德斯鸠的主张——温和政治才是国泰民安的要素之一。
在第一百零四封信中郁斯贝克说道:“一位国君如果不能使其臣民生活幸福,却一味地压榨、摧残他们,那么就会丧失臣民服从的基础。”然而,君主专制即是唯君主权力至上,这是难以一时间推翻的政治桎梏。于是,这样的现状必须改变。在第一百一十五封信中,郁斯贝克提到了罗马共和国蓬勃发展的原因——人人都能够为自由而奋斗,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繁荣相辅相成。这也是孟德斯鸠想证实的共和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君主专制注定没落的原因。
无论东西方,封建之路都绝非是长久之路。那些身处时代阴影下的人物,如书中的郁斯贝克,如他的管家,如向他控诉的奴仆一般的千千万万人,他们被时代洪流所裹挟,却也看清了时代的阴暗。他们既身处时代,又是时代中深刻地批判者。孟德斯鸠通过郁斯贝克的视角,讲述着时代的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启蒙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腐朽的同时,也为打破这一禁锢规划了一幅共和制度的蓝图。
http://www.dxsbao.com/art/1564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