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我承认最开始对你有所保留,我们国家不少人害怕你担任首相,但他们更怕希特勒。谁有明知不可为之而为之的胆识,谁就配得上我们所有人的信任。”
这是国王乔治六世说的话,影响了丘吉尔在至暗时刻的选择,让他坚持于“反抗”,而不是“和议”,对整部影片的故事都有关键的转折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做出了举世欢庆的重要贡献。下面,我将从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传播工具三方面着重讲述我的观影感受。
电影《至暗时刻》的背景选于1940年5月初张伯伦辞职到6月初敦刻尔克大撤退完成后这个时间段,讲述的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经历的至暗时刻,丘吉尔带领英国渡过的最艰难、也最关键时刻的故事。面对德国强大的空军炮火袭击,英国皇室保守派差点就要求和,丘吉尔据理力争反对求和的同时,还要面对张伯伦方保守派的势力和乔治六世王室的质疑。在这个顽劣环境下,丘吉尔还是通过坚持赢得了这场不平等的赌注,团结人民、内阁,获得国王支持,选择与德国抗战到底,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看,丘吉尔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丘吉尔致辞后,英国最终等到了美国联军的战略资源救援,成功的拖住了德国进攻,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丘吉尔当选第一。很难让人不思考:为什么偏偏是他?“伟大”二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看了影片《至暗时刻》后,我觉得我好像明白了。这部影片用一种极端暗黑的手法演绎了整个故事,重叠封闭的室内场景,不停切换翻转的灰暗镜头,弥漫的烟雾,散发出荧屏的威士忌酒味,丘吉尔就在这样的日常中工作,一点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首相光彩夺目的样子。
甚至,当丘吉尔感到不安时,他还会在妻子面前呈现软弱,就像一个可怜的糟老头儿,被妻子称为“pig”的男人,每一帧画面都让人心疼。我心疼他在脆弱的时候还不受其他议员待见,心疼他活在每一瓶威士忌里,每一卷大烟中。不知他是沉醉还是早已飘飘然,就像别人不信任他那番,我也怀疑了。可是恰恰有些时候,这份别人的心疼就是主角本人唯一的“生活指南”、永远追随的理想吧,要知道老年当政丘吉尔面临的是所有人无法、不愿解决的问题,但他却很欣慰。或许,外人觉得他沉浸在烟酒里是沉沦和不靠谱,但对于本人来说,那只是他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罢了。就像他说的:“我没什么可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用他妻子的话来说:“他永远把人民福祉放在第一位。”在面对选择合议还是战斗时,他回归地铁,聆听人民的内心,当小女孩说出“never”后,他坚定的选择了keep fighting。他就像黑暗中一只孤立无援的小蚂蚁,发出决不投降的吼声,整个山洞为之撼动。伟大是什么?他那“逆风翻盘,绝不认输”的铁腕个性也许就是他的伟大之处。
在这部影片中,唯一将我的想象带入到战争场面中去的就是打字机的“滴答”声,至暗时刻,对丘吉尔辅助最大的应该是其女秘书打字员,她用敲动打字机的字符来帮助丘吉尔打印文字、传播重要信息。打字机有悠久的诞生历史,世界上最早的打字机诞生于1808年,由意大利人佩莱里尼·图里发明。经过二战时期的发展,打字机成为了军事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传递命令与新闻,在影片中,丘吉尔的演讲也得益于打字机的帮助。
可见,19世纪中期,传播信息最便捷的方式便就是“打字机”。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特别的感知:信息传递的工具在不断发展,多亏有打字机这类传播工具,才成就了一部分历史中的一部分故事的完整性。影片最后,保守党哈利法克斯子爵说:“he mobilized the English language,and sent it to battle他用语言,将英国送进了战争。”我还想补充,反法西斯的胜利,也同样有一份打字机和打字员的功劳。
http://www.dxsbao.com/art/1565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