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人类首次在琥珀中发现恐龙化石 近亿年高龄致侏罗纪难重现

来源:澎湃新闻

  一个浑身长毛、世界上最小的恐龙(非鸟恐龙)被中国、加拿大等国科学家发现。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琥珀中发现恐龙。

  12月9日凌晨,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细胞》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杂志)的论文《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一个长着原始羽毛的恐龙尾》(A Feathered Dinosaur Tail with Primitive Plumage

  Trapped in Mid-Cretaceous Amber)显示,人类在琥珀中发现的第一件恐龙标本是一条长约3.85厘米、长满毛的尾巴。根据同类恐龙的体型,研究人员推断,这一恐龙身长18.5厘米。

琥珀恐龙的复原图。

  琥珀恐龙的复原图。

  这一标本被研究人员称为“伊娃”,其神秘面纱将在上海被揭开。

人类在琥珀中发现的第一个恐龙标本——伊娃。

  人类在琥珀中发现的第一个恐龙标本——伊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讲师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教授瑞安· 麦凯勒(Ryan C. McKellar)领衔了这一古生物学研究。

  12月8日晚,邢立达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可能是一只幼年的恐龙,成年后,它可能更大一些。

  邢立达特别强调,“一定要说是最小的非鸟恐龙,而非最小的恐龙,因为所有的鸟都是恐龙演化来的,所以,所有鸟都是(广义上的)恐龙。”

  2015年夏天,研究人员从缅甸琥珀商人手中得到了前述奇特标本。如果不是琥珀中奇特的尾巴引起了邢立达的注意,它可能已被打磨,成为饰品,被送到珠宝柜台展销。

  经年代测定,这一琥珀化石形成于9900万年前,属于白垩纪中期的诺曼森阶。邢立达说,“那个年代,长羽毛的脊椎动物,除了古鸟,就是恐龙。”
该恐龙尾椎的高清3D形态。

  该恐龙尾椎的高清3D形态。

  邢立达等学者去了发现这一琥珀的地方: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密密麻麻数十个、几十米深、直径一两米的深井。“这一琥珀中树脂的流纹、包裹的已经灭绝的蜂蚁,以及荧光反应监测,都证明这一琥珀是天然形成的,而非造假。”

  借助于树脂的重重包裹,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不仅仅是白色骨骼化石,而是活灵活现的一段长着毛的尾巴。藉此,人们可以想象一只活的白垩纪恐龙的样子。

  “也许在别的琥珀里,我们还能发现它身体的其他部分。古生物化石往往不会只有一份,它会重复出现。”邢立达这样告诉澎湃新闻,他对未来的发现充满期待。

  邢立达的微信头像也是一只恐龙:黑色的头骨在镜头的视野里张开大嘴,炫目地美。“是异特龙,喜欢吃肉,和我一样。”自幼爱好恐龙,高中时创建中国第一个恐龙网站,最终又回到学校,攻取古生物学博士,像矿工循着矿脉找矿一样,邢立达沿着地层找化石。

  古生物学研究需要耐心,需要热情,需要运气。邢立达说,古生物学领域99.9%的人都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很基础的研究工作,终其一生可能也碰不到一块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化石,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工作。但这些基础工作要有人去完成。“化石能给出生物演化的信息。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地层里曾生存过如此小的恐龙,这多么令人惊讶!”

  “飞行实际上是某种意外的产物。”邢立达说,恐龙身上最原始的羽毛是为了保暖,之后才慢慢演化出适应于飞行的羽毛。伊娃标本中的羽毛很原始,为羽毛的演化模型提供了证据。

  论文作者之一、台北市立大学运动能力分析实验室的曾国维教授表示,“基于目前骨骼形态,我们还无法判断伊娃标本是幼年个体或成年个体。伊娃标本没有挣扎的迹象,也无明显的皂化外观,这表明标本很可能在被树脂包裹时已经死去,但标本并没有明显的腐败特征,说明它可能刚刚死亡,是一具相对新鲜的遗骸。至于伊娃标本的死因,目前我们还没法断定,自然死亡或被掠食者捕杀都不能排除,还需要进一步的详细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黎刚博士表示,“伊娃标本的断面出现了高度富集的铁元素,近边吸收谱分析表明,其中80%以上的铁样本为二价铁,这些是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的痕迹。”由于该化石标本的年龄已近1亿年,远远超过了DNA的半衰期,现有技术下,不太可能获得有价值的DNA片段。所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还只能是科幻。

http://www.dxsbao.com/art/173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学子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与良好道德风尚的创造者,…… llcan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组织志愿者们们手持…… llcan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队组织志愿者们来到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医学…… 林之粲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最新发布

人人自恋的时代 电影拍给谁看?
蔡明亮说,以后只在美术馆放他的电影。 (《那日下午》剧照)李安运用最新技术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引起巨大讨论。  “如果你们想通过什么东西去看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的多重面目,看到今天实 …
《月光男孩》直面美国少数族裔的成长创伤
  美国非裔导演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的自传性电影《月光》(又译《月光男孩》)(Moonlight,2016),讲述了黑人男孩Chiron在迈阿密贫困社区成长所经历的创痛。电影之外的美国现实亦是如此——与众不 …
观影3D眼镜不再免费:是大势所趋还是因小失大?
  影院不再免费向观众提供3D眼镜的做法,正由深圳蔓延至北京、南京、天津等地,并引发争议。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向100名观众发放调查问卷,其中有41人遇到过电影院不提供免费3D眼镜的情况。  橙天嘉禾开先例 …
作协副主席徐贵祥:应重新认识、仰视、擦亮我们的英雄
作者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徐贵祥  参加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有幸聆听习主席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感觉提气、传神、鼓劲。习主席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体现 …
上海青龙镇遗址有重大发现:唐宋时沪就是大港口
  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考古确证了青龙镇是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港口,新发现的隆平寺塔为研究青龙镇的市镇布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宫的发现,为研究北宋时期南方软土地基下塔基的建 …
海昏侯故事将改编大电影 打造国内首部考古题材电影
  央广网南昌12月8日消息(江西台记者汤云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西汉海昏侯刘贺经历王、帝、侯的一生,跌宕起伏,带着几分传奇色彩。记者了解到,南昌西汉海昏侯故事将被改编成大电影,打造国内首部考 …
四川泸州发现宋代双室石墓 内部已被盗空(组图)
发掘现场  石刻  四川新闻网泸州12月8日讯(徐朝刚 曾佐然 记者 岳东 ) 日前,在泸州市泸县兆雅镇永和村,一农户在进行宅基地复耕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宋代双室石墓。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有关部门将石墓 …
上海地下千年古镇重见天日 考古证其为古海丝重要港口
  12月8日,上海博物馆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上海青龙镇遗迹隆平寺塔基发掘过程,并展示地宫佛塔、舍利等文物。据悉,青龙镇是当时对外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最近发现的隆平寺塔基以及其他文物印证了青龙镇的历史 …
中国民间艺术节再次花落广东 千余名各族演员参演
  中新网广州12月8日电(记者 索有为)记者8日从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将于12月16—18日在广东省清远市举行,期间还将举办第四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活动以传统节日冬至为载体,在推出岭南传 …
广电总局:从严管理无节操、无底线的网络视听内容
  广电总局:从严管理无节操、无底线的网络视听内容,绝不手软  中青在线成都12月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玄增星)今天上午,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