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寒夜”里的友情——巴金与缪崇群

来源:光明网

巴金

  李树德

  缪崇群是新文学史上一位甘于寂寞、穷而后工的散文家。他有着一副温和而善良的面容,脸色看上去总是有些苍白。他有一双包着水的眼睛,一张含着微笑的嘴唇和一颗孤寂而又真诚的心。他拖着病弱的身体,过着穷困的日子,早早地走完了自己38年的人生。

  缪崇群(1907—1945)出生于江苏泰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后随父母迁居北京,在北京读小学和初中。1923年,到天津南开中学读高中,此后曾去日本留学3年,回国后,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奔波谋生,并从事文学活动。1932年与张祖英结婚,两人都患有肺病,没有过上几年快乐的日子,张就去世了,以后他一直孤身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缪崇群辗转流徙到西南,在重庆北培一家书店的编译所工作,于1945年1月15日病逝。在缪崇群短暂而寂苦的一生中,与巴金相识、相交,是他人生一个闪光的亮点。

  巴金与缪崇群的相识纯属偶然。1931年6月,巴金从上海到南京,去看望正在编辑《文艺月刊》杂志的朋友左恭。当来到编辑部所在的小楼时,左恭出外不在,接待他的是一位瘦弱的青年人,一问才知道,他就是已经通了半年信的缪崇群,他正代替左恭编辑《文艺月刊》。巴金就和缪崇群聊了起来,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此前不仅通过信,还相互读过对方的作品,他们谈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巴金后来回忆说:“这不是普通的寒暄,这是肝胆的披沥,心灵的吐露。可是这天傍晚我们握手分别时,却像是相知数十年的老友。”

  巴金应缪崇群之约,定期为《文艺月刊》供稿,几乎每个月都要给《文艺月刊》寄去一个短篇小说。有一次,因为杂志社的老板不同意发表巴金的一篇小说,为此缪崇群和上司发生了争执,缪崇群提出如果不发表巴金的那篇作品,他就辞职。最后老板不得不让步,巴金的作品得以发表。文弱的缪崇群一点也不软弱,他执着地履行了一个编辑的职责。

  缪崇群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编辑,即使对朋友的文章,他也直率而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批评意见。每次收到巴金的来稿,他总是认真地写出读后的意见,有时还毫不客气地指出作品的缺点和不足,他把这看作是对朋友的爱和奉献。后来他不再编《文艺月刊》,仍然热情地对待巴金的作品。1944年10月,巴金小说《憩园》出版,这是巴金创作走向巅峰的一部作品。小说一出版,就在读者和朋友中赢得了一致的赞扬。巴金向缪崇群赠送了一册自己新作。不久,缪崇群写信给巴金,指出《憩园》中的一些小毛病,而这些是巴金自己,以及读过这本小说的其他朋友,都没有看出的。巴金颇为感动,称缪崇群是一位“精细的读者”。

  1933年9月初,巴金到北平旅行,与缪崇群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当时缪崇群与新婚妻子张祖英住在一个公寓里,过着“蜜蜂一般的生活”。他们热情欢迎巴金的到来,张祖英特地缝制了一床新被子,让巴金盖用;住处窄小,她就到娘家去住,让巴金与自己的丈夫睡在一张床上。白天,缪崇群夫妻陪着巴金去看电影、逛古迹。其实,那时缪崇群和张祖英所患肺病,一天比一天严重,身体状况很坏。有一次,他们陪巴金去游故宫三大殿,就让巴金一个人进去,两人在外面的石阶上等他,崇群告诉巴金,他实在没有力气走到里面去了。还有一次,他们陪巴金看电影后,又到一家广东酒楼吃饭。两个人红着脸(那是肺病的症状),忍住病痛,带着欢笑张罗着,尽量地把欢乐带给朋友。晚上,缪崇群和巴金抵足而眠,聊天到深夜,入睡后巴金常被缪崇群的梦呓和咳嗽声惊醒。一到早上,他问巴金是否睡得好,巴金却总是说睡得很好。巴金在缪崇群的那个小公寓里完成了短篇小说《电椅》,还写了散文《灵魂的呼号》的开头。巴金在缪崇群家快乐地住了七天。离开时,缪崇群夫妻为他送行,抢着为巴金提行李,像哥哥和嫂嫂那样,频频叮嘱巴金路上注意安全。当巴金挥手向缪崇群夫妻做最后告别时,他没有想到,这是他与崇群妻子张祖英的最后一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处于国难中的巴金和缪崇群辗转各地,各自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奔忙着。不论在广州,在桂林,在重庆,他们仍保持着联系,并有过几次相遇共游。他们还曾在一起憧憬着战争结束后,在安定的生活环境中,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同一出版社或同一编辑部里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1938年11月,巴金到达桂林,住进漓江东岸福隆街的一处木板房。第二天,在一家饭馆里,他遇到缪崇群。他乡遇故知,两人都异常高兴。在巴金看来,缪崇群的身体有了起色,人胖了,气色好看了,精神也好多了。缪崇群还告诉巴金:现在他能吃能走。他陪着巴金走很远的路,遍游桂林的山水。

  第二年九月,他们又分手了,缪崇群为了谋生,来到云南南部小城石屏,作小学教师。在那里他完成了散文集《石屏随笔》,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七集出版。巴金还为《石屏随笔》写了《代序》。缪崇群在石屏没有呆多久,1940年,他来到大后方重庆的远郊北碚,在缙云山麓金刚碑小街上的正中书局谋了一份工作,担任编辑兼校对。1944年11月29日,缪崇群给巴金写来信,说他“不久就要进城‘就业’。”但是巴金并没有等来缪崇群进城。1945年1月15日凌晨,这位战时的优秀散文家竟悄然地含恨长逝。

  巴金是三天后从报上得知缪崇群去世的消息。他又从友人那里,知道缪崇群从发病到逝世的一些具体情况:他孤身一人困居金刚碑,长期的肺病,无钱医治,也没有很好地调养,病魔便一步一步吞噬他的身体。到1945年初,病情恶化,眼皮浮肿,连续咳血,卧床不起,被人抬到医院治疗,没有几天就去世了。当巴金赶到金刚碑祭奠亡友时,看到的是荒芜山坡上新垒的孤坟和两个纸制的花圈。缪崇群为了抗战,为了生活,孤身一人,远离故乡,拖着病体,来到这偏远的地方,竟成了孤魂野鬼。巴金想到与缪崇群15年的友谊和交往,历历往事,如在眼前,不禁潸然泪下。

  这年4月,巴金写出长达万言的《纪念一个善良的友人》,悼念缪崇群。巴金写道:“我失去了我的一部分,我最好的一部分;我失去了一个爱我如手足的友人。那损失是永远不能补偿的。”巴金还在文章中,痛恨自己为友人做得太少,而事实上,缪崇群的创作始终得到巴金的支持。从1933年到1942年,缪崇群先后献给读者6本散文集,其中就有4本是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分别收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和《文季丛刊》。

  1948年,巴金又搜集到缪崇群的散佚文章和书信,为他编了一本散文集。缪崇群的散文追求美感,清淡细腻,但是比较忧郁,有的甚至有点感伤。这一年的7月下旬,巴金在上海的酷暑中,校阅缪崇群的散文集,他把它题名为《碑下随笔》。校阅这些文章,引起对亡友的强烈思念,巴金写道“他的名字因他的作品长存下去,而像他那样可珍贵的友情,在这人间恐将永无重获之期”。这本《碑下随笔》于1948年11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十集。

  缪崇群的死,使巴金下决心要把已经停笔的长篇小说《寒夜》写下去。他在写作的过程中,好像耳边常常有个声音:要替那些小人物伸冤。在小说主人公汪文宣的身上,有缪崇群的影子。汪文宣在一个“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里当校对,那个图书公司就以缪崇群工作过的正中书局作模特。巴金写的汪文宣就是像缪崇群那种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工作辛辛苦苦,工资、地位都很低,受尽了冷遇和白眼,但没有一丝反抗。

  1961年,巴金在《谈〈寒夜〉》一文中写道:“‘斜坡上’的孤坟里埋着我的朋友缪崇群。……他断气的时候,没有一个熟人在场。我得了消息连忙赶到北碚,只看见他的新坟,就像我在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连两个纸花圈也是原来的样子,我不过把‘崇群’二字换成了‘文宣’。”

  如果缪崇群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他的挚友巴金对他深刻的了解和精准的描写。

http://www.dxsbao.com/art/180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女性力量绽芳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文化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使命,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征程。……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一颗红心贯古今

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中,万千忠骨用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篇,用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且这其中也不乏看到女性的身影。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IP形象展新篇

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精神,致敬女性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于暑假踏上了探索红色文化、致敬女性力量的社会实践之旅,并制作相关IP形象,感受她们在……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和平使者,巾帼英雄

走进妇女革命纪念馆,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我们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我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踏入了这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在革命纪念馆中,我……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在当下的传承与弘扬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不仅仅是接受红色教育,更是积极思考如何将红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队员们交流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红色精……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看见红色女性力量,感悟革命初心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于今年夏天开展了为期数周的红色之旅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与革命传统精神……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红色之魂

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红色文化作为承载着革命精神与民族灵魂的宝贵财富,始终是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山东省,作为中国红色革命……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铸就外宣华章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红色文化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璀璨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始终是我们不可忘却的使命。为了让山东省丰富的红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 思微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河南一医生一台手术做7个小时 靠护士喂水坚持
& 160;  据医药卫生报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今晚,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医生田振宇在微信朋友圈发文:一例多心脏瓣膜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做了七个多小时。不吃饭可以,不喝水受不了。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谢谢美 …
网曝南阳一奔驰男拒绝配合交警执法 推搡女交警
& 160;  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12月21日,城区七一路教育局门前,一男子可能是因为违章停车,不仅不配合交警执法,还推搡一位女交警,周围群众看了都感觉太不应该。  “一大清早,交警们执勤很辛苦 …
个税改革成明年税改看点 月入万元以下税率有望调低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个人所得税的推进或将成为明年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最大看点,修法先行、分步实施将成为个税改革的现实选择。在“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下,“扩中”也就是减轻中等收 …
北京“双培生”:考分不够读名校 有人瞒身份
  12月17日,英语四级考试这一天,“双培生”许欣第一次回到她的母校——北京工商大学。  当天早上7点,天蒙蒙亮,许欣和另一名双培生就开始从中央财经大学出发。她们要从北到南穿过整个北京城,近70公里的距 …
陈丹燕 旅行是给欧洲小说爱好者的馈赠
陈丹燕 生于1958年,上世纪80年代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女中学生三部曲》,后期从事成人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上海的红颜遗事》)等。她也是1949 …
美国小学校长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制定详细计划,注重情感教育
杨敏  北京中关村二小近来发生的学生受伤害事件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引发了关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的广泛讨论和反思。如何让此次事件真正成为我们关注校园安全的开始,促使一些富有 …
王蒙:市场对文艺作品的过大影响值得警惕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高凯)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12月22日在北京表示,市场对文艺作品的单一的、过大的影响值得警惕。  王蒙当日参加此间国家大剧院开幕九周年纪念日的相关活动时表示,很多 …
浙江宁波出土大批宋代越窑青瓷 千年翠色再重现
& 160;图为出土的镂雕凤纹香薰盖残片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中新网宁波12月22日电(记者 李佳赟)鸳鸯戏荷高足杯、镂雕凤纹香熏盖残片、花口莲瓣纹尊……这些千年翠色历经时光沉淀,重又惊艳绽放。12月22 …
阿娇演技爆发获网友好评 将现身四川卫视跨年演唱会
& 160;  正在热映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惊艳了一众网友:她是被冷落却忠诚、勇而决绝的姨太太。她是“老五”,也是阿娇。  影片中,阿娇的戏份虽少却足够惊艳,在群戏场面中用在诸 …
女神不愁嫁 Twins跨年仍相伴
& 160;  自从上个月登上某污力之王的网络节目,盛世美颜阿娇最近成了热搜榜的红人。从“现在还没有人说过要娶我”、“瘦了”,到大银幕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分分钟霸占观众注意力。连收拾房间扔个东西,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