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喜欢回忆过去,感慨时光的飞逝,从而容易心生忧虑,更易对自己灰心丧气,也就对剩下的生活循规蹈矩,既失去了激情,也产生了怯弱之心,宁愿苟且生活,安稳度过接下来的时光,这也成为了灭亡社会的慢性毒药;而少年善于考虑将来,热衷于行乐,因而时常就有旺盛的活力和生机,对未来的一切满是憧憬和向往,心比天高,敢于破格和冒险,也就产生了创造世界的想法。
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是老年人不论是在身体和心态上,都会成为贡献社会的障碍,因而少年也就成了改造社会的主力军。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900年,列强割据中国的脚步没有停止,更是变本加厉,资产阶级改良派们在实现百日维新后,终究抵挡不住封建社会下,来自封建思想,和顽固派的压迫和打击,最终以戊戌六君子的相继死亡和逃亡而告终。时值多事之秋,中国的农民同胞们揭竿而起,兴起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农民兄弟们无论是在武装队伍还是领导理念上,都稍显青涩,最终由于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剿杀而宣布失败。领土的四分五裂,清政府的迎敌卖国,日本列强的叫嚣——中国是老年帝国。国内不少通敌卖国的人民,又人云亦云道“任何一个列强都可以灭掉整个中国,中国就快灭亡了。”此时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先生深感民族命运如水中浮萍,进而也就通过文字,发出了对“少年们”最深切的呼唤。
回忆过去,我们是雄霸一方的东方明珠。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绝唱千年的佳作,一度在文学领域独领风骚;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揭开了人类文明社会的序幕,推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长城、西安兵马俑和敦煌莫高窟等宏伟的建筑成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模仿和学习。如今,东方大国只能依靠“闭关锁国”来维护仅有的自尊;泱泱大国只能依赖“丧权辱国的条约”来保护大多数人暂时的太平。据此,梁启超先生毫不避讳地指出中国走向支离破碎的根源——中国老朽。
不是几十年的经验才叫资历,不是几十年的经历才叫阅历。启超先生言:“非哦几十年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握几十年薪,非递几十年手本,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老朽基本掌握了中国的大权,因而无论是在处理外交还是管理国家内部事情上,老朽的思想就决定了整个国家的走向和选择。与此同时,都说“在其位,谋其政。”但是清政府下的官员们,官员大多是酒囊饭袋,只要你有权有背景,残障人士都可谋得一官半职,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官员们,怎么可能办实事,他们一心也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也直接催化了民族危机。
玛志尼一人之力恢复旧邦,重振故国,创立“少年意大利”,何况中国四万万民众,怎么会只有一个玛志尼?这是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发出的疑问,我想也是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必答之题。造成今天没落中国的是衰老腐朽人们的罪孽,而创建未来是中国少年一代的责任。
书中采用大量的类比是一大亮点,也使得文章更加地通俗易懂。 在梁启超看来,少年是初生的牛犊,少年是精力充沛的飞侠,少年是大海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少年是春天的青草,少年是长江涓涓初发源 。 那些衰老腐朽之人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他们只图自己所在的几年一切平静就好,可是少年们刚刚接触这个社会,接下来还有几十年的光阴,等待他们的有太多的未知,如果中国落入侵略者的手中,少年们必将遭受长期的、非人的蹂躏,因此,少年怎可以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任由帝国主义践踏我们的国家。
成功的一本书善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形成作者与读者之间无声的交流。《少年中国说》文章并不冗长,半文半白,时杂俚语。我看到了风雨飘摇的国家下,知识进步分子的觉醒,呼吁中国少年的崛起,露骨揭露社会的晦暗与腐朽,但是与此同时我也品味到了作者深深的无奈,作为少部分的“知情者”,满腹诗书的读书人只有文采,鲜有权利,只能通过战斗指数低的文字去打动每一颗麻木不仁的心,缺乏志同道合的“盟友”,这也是一种悲哀。
无论是在近代的中国,还是现代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盛名的中国,梁启超先生的“少年论”都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建设等,有莫大的引导作用。
http://www.dxsbao.com/art/185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