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有把童话唱成普通话的能力,呼吸之间,尽是五味杂陈,而既已按下命途的开关,便就着人生的起伏,和着撑持岁月的惨淡,一咬牙,将生活吞下去。
正如史铁生所谓人生之三种困境,一说孤独,二说距离,三说恐惧。活着,就是要忍受孤独、忍受距离、忍受恐惧。大千世界,人人不同,便哪得知己真正理解自己的辛酸苦楚、一把鼻涕一把泪熬过的日日夜夜。人人为己,又何来朋友真正的共情雀跃、后他人之乐而乐。我们拿着号码牌,等的人在千里之外,这样的风这样的夜说的还是自己一人懂、一人投入的对白。这大概就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忙着删掉自己以前的朋友圈和微博的原因了,当时的那些文字,既是写给自己看的,那么如今渐渐学会自嘲,更看云淡风轻的我,愿意享受这一个人的孤独。我不去挽留从我的全世界路过的人们,只活着并赤裸裸,但不说破。
活着,想要的很多。欲望正是一张无底的网,需求的土块随着不满足的心态越滚越大,我们唏嘘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实际上也是潜意识里望“富”而不得的苦笑。人永远不会觉得“够了”。对于普通人而言,实现这些那些的“小目标”,自然要付出不可小觑的努力,这个过程,悲观的来看,也不无只顾风雨兼程最后只是湿漉漉一身的结局。世界是发展的,带动着人也在向前、向好,人对于目标的定位在变,欲望实现的难易程度更处于相对变化之中,梦想它若即若离,它忽隐忽现,正如海市蜃楼一般望尘莫及。
活着,就是等死。生命的循环,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万物迁化,年寿有时而尽。怕死,是人的天性,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生死的二元论里,人们往往更愿意活得尽量久一点,再久一点,可是,就如安排好的命运一般,病患、灾难,一样一样不肯放过一个人。我们求生而畏死,担心灾难比明天早到。所以,人就是在等死的恐惧中祈祷着死的晚来,在有限的岁月里用力地刻画着生命独特的姿态,忧而存在着。
忍受孤独,忍受距离,忍受恐惧,在活着的每一个细胞里透着凉意,而命既若琴弦,就一定能纷纷扬扬,洒洒脱脱地在困境中奏出生的乐章。人生之有穷,故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恩,我们享受孤独,享受距离,享受恐惧,静静地活着,在困境中开出一朵生命的花。
我们默认生如尘埃,不是为了在困境中腐朽,是为了无限的远方,寻寻觅觅,缝缝补补。我们默认生若琴弦,不是为了生拉硬唱定是要谈一曲恨恨殇殇,是为了静静吟唱,心的平淡。
生,是最麻烦又最简单,最激烈又最庸常。
http://www.dxsbao.com/art/18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