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为你,千千万万遍——7月28日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作者:夏敏

(通讯员 夏敏)风筝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至少有着希望,它是阿米尔被父亲赞赏的希望,是哈桑守护友情的希望,是索拉博眼中的闪光。

哈桑是擅长追风筝的,一直追逐着生命中的希望——阿米尔。阿米尔更擅长斗风筝,为了赢得父亲的赞赏,操纵着手中的线,借助哈桑的帮助赢得了比赛的同时却丢失了自己童年最难得的心性。

这之后,阿米尔即使离开了家乡多年,却一直记得当年那个追风筝的自己。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比较直观深刻: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究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巷子。”

那个荒芜的巷子藏着的是主人公内心关于人性的恐惧和愧疚。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我不禁思量哈桑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或许是一种我无法理解更无法揣测的境界,也或许只是因为他深爱所看重的一切——阿米尔。这也是《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关于纯粹人性的最大闪光点。

http://www.dxsbao.com/art/218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山理学子赴临沂市爱心支教
为使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社会,7月30日,山东理工大学“新时代的稷小青”实践团支教生活继续开展。七月,骄阳似火,恰似实践团热情的心,恰似小朋友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烧的燃烧。师者…
战场遗址观音阁
战场遗址观音阁观音阁形成于明朝川藏茶马古道(泸定段)改道路经泸定之后,原名观音堂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建泸定桥后规模扩大,改称“观音阁”。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战斗中,在观音阁设…
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读《摆渡人》有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这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一个关与灵魂摆渡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存、死亡和爱情的故事。15岁的单亲女孩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
革命英雄邓颖超
革命英雄邓颖超1935年长征中,邓颖超因患病编入干部休养连,躺在担架上随部队向赤水河前进。刚走到一处开阔地,忽然遇到一营敌军从山冈上冲下来袭击。此时,前面红军主力刚过去,后面的警卫营还没有跟上来,…
青海三下乡的感闻
2019年7月10日晚,经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长青藤”三下乡团队全体成员终于到达了西宁,这里海拔2700多米,气温只有十来度,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大家在旅馆休息,准备去第二天早上原子城。2019年7月11日,“…
革命英雄蔡畅
革命英雄蔡畅蔡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原名蔡咸熙,湖南湘乡(今湖南双峰人,曾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1919年与其兄蔡和森赴法勤工恤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交青年团欧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
【湘约记忆】湘约,一个团魂炸裂的集体
我是湖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2019年赴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称“湘约”队)的一员,我们在黄田铺学校待了整整十五天,在这里的十五天,遇到的困难很多,感受到的东西也不少,从孩子上,…
延安那些事
延安那些事1941年,有大批高干到中央党校学习。由于前线紧张,学习机会少,所以同志们见到书,如饥似渴的学习,上课,开会,甚至晚上熬夜也要看书。当时的校长彭真,怕同学读书不参加文娱活动,把身体搞垮了…
2019年7月29日读《傲慢与偏见》一书有感
傲慢偏见,总是相辅相成,而产生的根源似乎来源于每个人的见识和相互沟通的程度。作者从女性视角,细致的描写了伊丽莎白对婚姻,家庭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解和参与。伊丽莎白在一开始,只是道听途说关于达西…
相遇夏庄
7月9号早上,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精准扶贫,携手同行”队伍正式出发。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目的地。一切都安顿好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息,下午我们队伍按照计划进行。首先,我们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