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乡土中国》(二)
作者在本书的二、三部分:论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中,谈到了乡土社会的一个性质——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
那么不识字的乡下人“愚”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回归到“文字”本身。“文字”发生的情境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文字就有了出现的必要。
在书的前一部分里讲到,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熟人社会”。在社会学中可以称作“面对面社群”。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生活,人与人的交往是直接的,不需要“文字”这样的传情达意的工具。并且我们知道,“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人们所传达的情意需要和当地的外局相配合,否则有时还会由于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何必舍弃面对面往来的直接接触,而采取存在限制的文字呢?作者进一步推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这里用上书里的一段话:“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之间的了解,但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个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 因此哪怕乡下人不识字,在那个时代,貌似也无伤大雅。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之间的空间上的距离在慢慢变大,大家之间需要这么一种能够跨越空间的东西来代替面对面的传达感情。
http://www.dxsbao.com/art/2297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