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石榴花的红艳与石榴裙的由来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作者:式微

进入五月,百花凋谢殆尽,然而“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点缀在蓊郁的绿叶当中,在初夏骄阳的映照下,宛如熊熊燃烧的火苗,以至于“游峰错认枝头火,忙驾熏风过短墙”。

石榴开花的过程有一种难言言喻的奇异美。它的花苞形似一只红光幽幽的宝石花瓶,慢慢地它的前端逐渐翻红,大多都是从顶端裂成整齐的六瓣,绽放出一个倒钟型的花朵。花瓣上有一丝淡淡的褶皱,宛如少女翩跹[piān xiān]起舞时张开的红色裙摆。透过阳光,花瓣中间的花蕾也在红光的映照下失去了原来的黄色,变得朦胧起来。

花朵发出阵阵幽香,引来了成群色彩艳丽的蝴蝶和辛勤劳作的蜜蜂。它们在花间往返流连,使石榴树周围荡漾起充满诗情画意的勃勃生机。过不了多久,前端的火红裙摆渐渐收拢,形成一个常开的笑口,后端的宝瓶慢慢变大,长成果实。早先的火红慢慢析出浅黄,使得宝瓶的色泽由纯红向深黄渐变。这便是石榴由花成果的过程,就如郭沫若形容的那样,宛如"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古味盎然的金盅"。

到了中秋,果实成熟,剥开厚厚的外皮,玛瑙般的子儿,颗颗紧挨,相互依偎,红白相间,晶莹剔透。抠下几颗放进嘴里,甜津津、酸溜溜的味儿让秋日的困惫顿时消失,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心间留存。

石榴的花朵迎合了国人喜欢红色的喜庆心理,果实的多籽也切合了国人多子多福、红红火火过日子的美好愿望。然而这种深受国人喜爱的植物却是来自遥远的国外。西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记载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元代马祖常在诗作《赵中丞折枝石榴》中对它的来历也有过描述:"乘槎[chá]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石榴作为稀罕之物进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在皇家深得恩宠,直到宋元之后才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开始在民间普遍栽种。

石榴在唐代权贵阶层中非常盛行。武则天曾将两百棵石榴树苗赐给年已不惑、尚无子嗣的侄子武三思,希望他能像石榴一样多子。武皇这个一时兴起的举动,把石榴多子多福的寓意带到了民间,致使赠送石榴成为唐朝结婚时必不可少的礼仪。

石榴——这种来自西域的植物在南北朝时期还融进了中国的服饰文化。当时人们使用石榴花中提取的颜料来染红裙子,加之石榴花前端的花瓣与裙摆十分神似,于是就把红裙称为"石榴裙"。梁元帝是这一词汇的创造者,他用"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来形容少女的迷人风韵,何思徵在南苑偶遇美人,不禁吟咏"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用石榴来暗比心中女神的绰约风姿。此后,"石榴裙"便成了美女的代名词。

在现代汉语中,把男人被女子美貌迷倒而甘愿听其差遣说成是"拜倒在石榴裙下",但该词出现伊始,男人们非但没有被美貌迷倒,相反地心中伴有一丝憎恶,不过“拜倒”则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传说唐明皇宠幸杨贵妃,经常不顾场合地秀恩爱而让那些卫道士的大臣们感到不快。他们不敢对皇上有所微辞,便把怨气撒到贵妃身上,时常对她侧目而视。唐明皇不忍看到心爱的女人受此委屈,就下令臣子见到贵妃必须行君臣之礼,而杨贵妃恰恰又特别爱穿石榴红的长裙,于是大臣们私下时常自嘲,把对贵妃的叩拜叫做是“拜倒在石榴裙下”。

早在这一说法出现之前,武则天就已经让高高在上的唐高宗李治“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太宗死后,当时的武媚娘与其她宫女一起被发配到感业寺削发为尼。在那里,她写下了一首“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七言绝句,唤醒了与高宗之间曾经的情愫,获得了命运的转机,实现了从尼姑到皇后乃至女皇的逆袭。从诗中不难看出,她作为思念证据保存下来并打动高宗的就是那条沾上点点泪痕的石榴裙。

虽然“拜倒在石榴裙下”,给人的观感不佳,但"石榴裙"本身给人的印象依然美好,关于石榴裙的传说,丰富了人们对男欢女爱的遐想,增添了人们对石榴的喜爱。

http://www.dxsbao.com/art/23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有一段记忆叫做高三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到一年分别季,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那段叫做高三的记忆?那年夏天,我们都风华正茂,脸上写满了青春的不羁和高傲,穿着卡哇伊的班服,在篮球场上你追我赶的疯闹着。只可惜青春苦短,韶华易 …
只有心静了,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这段时光,心安放在淡淡的墨香里,思绪浸润在一个个的文字里,一些尘念渐渐的放下,以一颗清喜的心,感怀生活里的暖意。如: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发现了一株长势郁郁葱葱的小草,看到了花瓣上晶莹透亮的露珠,这些 …
一指流沙,苍老了岁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平淡淡的日子似水划过,不经意间白发插队了光阴,故事里的人或事,已经模糊不清,去的去了,散的散的。卸妆落幕时,很多不舍感慨一拥而上,原来眼里的风景,已是记忆的故事。很多不甘,很 …
黄昏
黄昏无疑是自然赐予的恩物,它像极博大深沉的怀抱,将一切温存地揽入怀中。人变得特别容易依恋,一带远山、一棵原树,抑或一段犹如沙漏慢摇的时光,此刻都被视为宝贵。你不想与之别离,如果硬生生拆分,就会如同 …
踏实进取,勇往直前--访湖北民族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赵明娟
“雕塑自己的过程,必定伴随着疼痛与辛苦,可那一锤一凿的自我敲打,终究能让我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赵明娟,女,汉族,河南漯河人,共青团员,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多次荣获“三好学 …
南航龙虾节到来,请你来吃虾
南航龙虾节到来,请你来吃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素有“食在南航”之称。这不,临近毕业季,南航又举行了第二届龙虾节来送走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们。为了满足来自不同地方同学的饮食需求,食堂师傅特地制作了不同口 …
志愿献爱心,服务助高考--汽车工程学院开展高考志愿者活动
6月7日至8日,汽车工程学院志愿者联手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大队共同开展了高考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服务广大考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广大考生营造更加舒心安静的考试环境。高考期间,室外烈日炎炎,汽车工程 …
长沙医学院“三下乡”支教专题培训班开班
6月8日,由长沙医学院中文系举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专题培训班第一期培训在第二教学楼2206教室举行。中文系文学教研室主任艾艳红副教授担任该次培训的讲师。中文系的“乡约一夏,遇践青春”和口腔学院的“一路彩虹”等三下乡团队的支教组成员参加了该次培训。…
如何装扮我们的文学生活—与工科学生谈文学阅读
2017年6月7日(周三)15:00于西南石油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关于“如何装扮我们的文学生活—与工科学生谈文学阅读”的讲座。主讲人为陈思光教授。该讲座的主办方为:由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处、学(研) …
诗经的子民
我在河流中心淌水前行观望绿州深处 永不消失的足迹吟唱千年的歌谣 不止激引万世的传奇 不息我顶礼膜拜甘做痛苦和荣耀的子民我看见远方在大风尽头消失征途注定没有归期素手采撷苍翠蒹葭一路播撒爱情我登临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