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5日,距离实践结束刚好过去半个月,这篇感悟迟迟不动笔,一半是因为暑期的懒惰,另一半则是对自己的好奇——时间过去不长不短的半个月,潜意识会替我将哪些记忆留在大脑里呢?
匆匆过眼的人影很多,却只有侯书记、徐彬,和米阿姨在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此前从未接触过从政的人,这次实践中,接触到的虽然只是小小一村的书记,却在与他的交流中收获颇多。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以后你们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就会知道,人要办成一件事,80%要靠人,其余的20%才看你做事情的能力。”我向来是鄙视人情世故的一派,不屑和人维持基于利益的所谓交情,听书记一番话,有醍醐灌顶之感。人和人之间的交情,想要区分其中是否掺杂利益,其实很难,之前的自视清高,其实是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和逃避。
在马庙的九天,是留有遗憾的,遗憾的一部分来自徐彬,队伍里的其他学校的成员。很庆幸团队里有这样敢于坚持见解的人,才让大家没有在错误的路上走下去。反省我自己的行为,虽然也曾质疑对那孩子的待遇是否有些过分,但很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能在大的舆论潮流里面保持清醒,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徐彬所说,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常常自诩有最新鲜的血液,最大胆的想法,但面对这么明显的错误,大家还是顺从了队长,像一群被驯服的兽,是挺可悲的一件事。从徐彬那里的收获还有做人的礼貌。做人最大的礼貌,就是体察别人的处境。能体察别人的人,大概都内心柔软。可能是与他交流最多的原因,从小科比,到教室里那个无人陪伴的小女孩,到他的兄弟于同学,每一个他都能察觉到他们的细微需求,然后给予真心地帮助。说得大一点,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又印证了书记那句话——人与人的交流其实就是察觉到对方的需求,然后尽可能地满足对方,徐彬可能是个天赋型选手,相较而言我则是个榆木疙瘩,眼睛里什么人间疾苦都放不下。
第三个要写的人是米阿姨,米阿姨的热情,让我想到了民风淳朴这个词。第一天调研出门碰上的就是她,一见便觉得颇有眼缘,和她攀谈许久,竟然又在几天后寻找陨石的路上又与她偶遇,拉阿姨来给我们引路她也欣然接受,划伤手时看见她的眼睛里是真心的心疼,竟然给我一种做了人家女儿的感觉,由此一下子对马庙这地方有一点情感羁绊了。年近耳顺之年,米阿姨仍然坦诚地像个孩子,这样的人生态度让人羡慕。
而实践过程中的其他人,则成为记忆画幅上不可或缺的背景图,丰富着这些人物。
至于个人技能的提升,剪辑P图自然是没有学会,不过终于不再害怕葱蒜进油锅的滋啦声,也算收获。调研过程中,一盆盆凉水浇下来,把我们从天上浇回了地面,总结起来不过是“脚踏实地”这个词,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却相当艰难。
在大二结束的夏天,去到这样一个小村庄,认识这样一群人,经历这样一番故事,实乃一件幸事。
http://www.dxsbao.com/art/2397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