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整容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开始风靡起来的。
还记得最开始看到过的印象最深的蛇精男刘梓晨,一个整容加上他那惨不忍睹的ps技术,让我对这个病态的世界又加上了一份怜悯。说句实在话,我不知道他为啥会去选择整容,整成这样一副非人非神的模样。
经常有人会跟我说,法国的女人太有魅力了,使劲得跟我夸赞有多么的好看。要我说,法国女人是好看,可主要是好看在于一个<真>。十八岁有十八岁的好看,八十岁则有八十岁的好看。
美与年龄是密不可分的。十八岁时风华正茂,亭亭玉立,一身的稚嫩感,慢慢地老了,岁月在面容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可通身散发着成熟淡然的气质,那可是只有时间才创造的出来的作品。年轻时就是应该小家碧玉,有点青涩感朦胧感,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六十岁就是六十岁,从来无需把自己按照少女的模样打扮。单眼皮有单眼皮的好看,宽下巴有宽下巴的好看。真正的“好看”往往没那么完美,多少有点缺憾。缺憾可以说是成个人身上的一种个性,但是好看是绝对不能模板化的。
一旦千篇一律,则魅力无存。一旦千人一面,则个性殆尽。
但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总是会有人接受不了自己的缺憾,这当然能够理解。只是,好多时候我带着眼镜也不看清眼前的这个人是谁,不是没见过,是遇见的太多,眼花了。
整容业的崛起促成了无数多张千篇一律的面孔诞生,在演艺圈尤甚。有时候看视频,隔着笔记本屏幕都似乎能够闻到一股玻尿酸的味道,每次一看到一个神似的脸时,我就会下意识地去百度一下以前这个演员长个啥样。无一例外,全都是整容业带来的产品。整容是个人的自由,向往变美,人之常情,当然无可厚非。可问题就出在的是,做演员这个行当,你把你的脸给整了,在镜头底下做的表情都不自然了,你还如何能把戏给演好呢。
前段时间,上戏招生。马伊琍是考官,明确表示不收整容脸。给出的理由没啥值得黑的。<我觉得天然的才是最重要的,后天加工雕琢过的,它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味,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内心的自信才最重要。
其实我们的心知肚明的是,如果能整到让人看不出来,我们对此肯定没有啥太大的意见。可问题是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可以说百分之百都整得非常失败。国内演员整容,确实失败的多。奇怪的鼻子奇怪的嘴,奇怪的玻尿酸脸上打不完。说是网红脸,其实倒不如说是一张廉价脸,因为要多少就有多少。有时候看着这样一张玻尿酸脸,隔着屏幕满满的不适应。最关键最关键的是,往往去整容的演员,演技多半是拿不出手的。关注度全转移到了脸上,其他部位还会值得他去研究麽。我们大家的关注度全转移到了脸上,他的戏我们还会认真去看麽。当然会去看戏啊,因为你可是演员啊,你不是花瓶啊。
其实事实上,那些整容后的人,谁是仅仅想当一个演员呢。人家想要当的,那可是明星。演戏当然不一定得长得好看,要想大火特火多半得长得好看啊。葛优和黄渤毕竟是少数。我们看视剧总想看剧情品演技,马伊琍当考官是希望能招到好的演员胚子。可她们呢。
这些没什么演技顶着张整容脸在电视里膈应观众的演员并没把自己当演员,被马伊琍怼了的整容姑娘心里的梦想恐怕更倾向于做明星,而不是做演员。整个演艺圈,处处都是充斥着这种假演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这段时间,<声临其境>可谓大火,我也是一直在追。每一次,我都会发自内心的赞叹这些演员的配音与台词功底。在三月十日那一期中,赵立新老师被主持人问道如何看待一个六零后的人被圈了九零后零零后的粉丝。赵立新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家都有收集古董的爱好,另一种就是我们的九零后零零后理想越来越伟大,眼睛越来越雪亮。眼睛越来越雪亮。这恐怕才是赵立新最想说的吧。
假演员充斥着市场,真演员好演员得不到热度,呜呼哀哉。我觉得菩萨心里,是真的难过。不会演戏,台词只会说一二三四的演员。
这是水平问题吗。可这我也没看到有没有啥水平啊。这是态度问题。水平不够,我们说那叫次货,档次低一点,但是无妨,也是真厂家出来的。态度差劲,我们说那叫假货,根本就没有档次了。别人常说自然是优胜劣汰,可问题是,现在的社会,是假货横行,真货挂彩。
原来我常说呵呵,现在我只能嘻嘻。
今天看了<圆桌派>,三月十日的那一期,讲的是<烂片>,请到的是编剧汪海林老师。说句实在话,我对于演艺圈的整个三观都被刷新了一遍。原本以为十分不堪,缺也没想到是那么的不堪。举几个例子。原来制片大公司里面的某些职位专门就是招聘一些年轻的女生来担任,负责接待视察的领导,现在就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全是年轻的奶油小生。近几年还有一个跟上面一样的奇葩现象,就是电视台领导要来探班,探班就是来决定这个戏在拍的时候,买还是不买。那么剧组就要组织男演员,去陪领导吃饭了,不再是女演员去陪领导吃饭了。不再是女演员去陪了,我看到这例子的时候,头皮发麻。鲜肉大行其道,某种程度上也不光是市场的需求,更是电视台领导的需求。要知道,现在大部分这种电视台的视察探班领导,都是一些人至中年的富态女人。在这种畸形的<需求>下,不少的“假演员”当然就应运而生。整个行业都弥漫着这样的一种风气,这何尝不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呢。更深的话题呢,想都不敢想象。
说起烂片,就绕不开一个话题,北大影视学博士毕志飞先生和他著名的作品<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这部豆瓣历史评分最低分的电影,可谓是占据了去年一大热点,可以说这部电影就是毕志飞先生的个人传记。剧本,导演,主演,主题曲,主题词,全都是毕志飞导演一人完美演绎。我其实很不理解,为啥这样的电影,累计票房还有200多万,就算除去了也许是票补的两百万,还是有几万观众去买了电影票看了这一部电影。这样的电影,上映就怕观众抵挡不住好奇心,去电影看票想要去看下这一部垃圾到不能再垃圾的电影,到底是长个啥样,可这样正好也许就中了片方的套,用这种低端的噱头来挑弄充满好奇心的观众,相比那些真正电影人用心去拍的好电影,足以见得中国电影市场的浑浊。
2015年,毕志飞先生带领<逐梦>团队参加了传说中的野鸡<加州帝王国际电影节>。2018年,毕志飞先生还报名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什么时候我们能不这么忽悠人呢?也许,我们这些看不懂这部电影的人,心灵不够纯洁,也没有啥大的野心梦想吧。
烂片的出现是常事,正如光明中伴随黑暗,可是当整个市场处处都些这种碍眼的烂片时,或许需要考虑考虑,这个市场,是不是也是,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烂的不能再烂了,前几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打假大会,自从上一次何润东事件之后,我也就不咋看了。唉,希望315打得不仅仅是商品市场,还有这些我们所触及不到的暗流。
毕竟,既然播出来了,就也必然会要有一些动作吧。可这也这是希望了呵。
http://www.dxsbao.com/art/2413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