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钟静仪)翻开这本书——《虚无的十字架》,书里有作者东野圭吾对犯罪与惩罚的探讨,也有对青春期懵懂未知的笔触。
这本书的结构看似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但它们在死刑的意义上相联相绕,更恰当的说,这本书就是以一根线为基底,另一根线在这根线上缠绕编出花样。
第一条主线是中原道正与小夜子,他们是一对夫妻,婚后幸福美满。一天他们把自己的女儿爱美独自留在家中,蛭川作造却把这一切幸福扼杀,杀死爱美。女儿爱美的离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死亡,更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死亡像是一把匕首,给每个被害人的遗族心里刺上了一把尖刀,而流血负伤的永远都是活下来的人。在社会聚焦到这个案情时,聚光灯也打在了中原道正夫妇的心间。对这个案情的关注终究都会散去,最终留在痛苦的旋涡里的,仍然只有受害者的遗族。这件事情是小夜子夫妻之间最大且无法抚平的隔阂,在这之后他们便离了婚。书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得知自己判死刑后,蛭川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杀人犯蛭川接受了死刑作为自己的命运,而非认同死刑是自己应有的惩罚。
以探讨“死刑的意义”为目标,“虚无的十字架”全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井口、仁科和蛭川三人。一个是通过自暴自弃的方式惩罚自己,以期向亲手杀死的孩子赎罪的母亲;一个是通过拯救孕妇和孩子的方式救赎自己,向自己的孩子赎罪的父亲;还有一个是面对死刑,却将其视为命运甚至主动求死的杀人犯,终其一生不曾悔过与赎罪。在大众认知里“杀人偿命”,但是否有人留意到被判死刑的杀人犯真的悔过?真的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伤悲?而像蛭川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接受命运,释然地面对死刑,从未想着对受害者的遗族道歉,也从未忏悔过一个人的过失给整个家庭留下永久的伤痛。但也有被害者的遗族说,我不需要他的道歉,他没有活在这世上的资格。
http://www.dxsbao.com/art/2429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