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根据当时的革命需要发表了这一重要讲话,此次讲话围绕解决“为人民群众”和“如何为”这两大问题,为中国文艺界的发展指清了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至今仍有重大意义。
《讲话》的发表可以说是当时文艺界的一场“及时雨”。为什么这么说呢?了解了当时文艺的现实状况之后你就会发现,在延安时期,文艺界存在诸多问题:1、文艺工作的领导权问题。在大革命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没有主动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的失败,鉴于过去的教训,毛泽东之后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反对王明的右倾主张,争取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当然包括对文艺界的领导权。2、文艺界人士的错误认识。在延安,文艺界的工作者,大多是抗日战争后由各大城市来到延安的。他们自诩为知识分子,仍保有其清高自傲的品性,所写的作品脱离群众,仍然是给小资产阶级看的。毛泽东说是“不熟,不懂”。什么是不熟?“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缺乏充分的知识。”文艺界急需这么一场整风运动。
在《讲话》中,毛泽东首先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立场,“我门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群众的立场。”;文艺工作应该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毛泽东主张文艺工作者改变以往的思想,主动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创造出为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就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同时毛泽东不忘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一个自命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尤其是党员作家,必须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文艺工作者需要做的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例外。”
此外,在《讲话》中,毛泽东还谈到“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发展”问题,在这里展现了他的辩证思想,他在文中力求找到两者各自的正确关系,同样非常深刻和具有时代性。还着重讨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肯定了文艺对革命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这篇讲话内容丰富,实际上是“五四”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新文艺论争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的全面总结。限于篇幅,很多内容就不多加展开了。
那一次的座谈会,对我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开启了我国文艺发展的新纪元,而且直接奠定了我国文艺工作的主基调。延安工作座谈会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延安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下农村,进工厂,上战场,创作了大量反映人民生活实际的优秀文艺作品,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贺敬之的《白毛女》等,这就上升到了“文化自觉”的高度了。毛泽东的“二为”方向深刻揭示了文艺工作的本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一切文艺工作的核心。若干年后,习近平也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要坚持“二为”方向,他在《北京讲话》中说,“只有坚持好这个方向,才能从根本上做好文艺工作,促进文艺事业的长足发展。”习近平的《北京讲话》是对《延安讲话》的继承和发展。
新时代,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经上升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文艺繁荣发展。21世纪,习近平针对人民群众渴望更高质量的文艺作品的迫切愿望,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文艺思想。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北京讲话》于《延安讲话》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同样也说明了《讲话》的时代价值(现代意义)。
http://www.dxsbao.com/art/245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