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的疑惑与问题
一、大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作为大学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学位课,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然而大学生却对此课程兴趣低迷。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嬉戏打闹……已成为一种课堂常态,往往只有主讲老师在唱“独角戏”。在学生眼里,毛概是非专业课程,对自己专业毫无帮助,只要最终大家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就实现了这个课程的意义。这种现象源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不重视不了解,以及学校对此课程的敷衍。
二、大学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起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文科生总能联想到高中的历史和政治,理科生却是一知半解。随着时间的消磨,文科生和理科生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印象只停留在“马克思是个哲学家”的画面上。如今,谈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学生总是缄口莫言,毫无头绪。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接触太少是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疏的一大原因。除了必修课之外,极少学生会主动阅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或者参加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活动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宣传不到位的体现。
三、大学生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并未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去,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不彻底,同时也存在对理论的指导意义不明确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更多的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上,现实生活中运用极少。
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逆反甚至排斥心理
各学院开设的马克思主义课程过于古板僵硬,形式单一以及老师的照本宣科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甚至排斥心理。同时,国家经济政治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会使小部分大学生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造成信仰迷失。本质上,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新解读历史,模糊、淡化民族的界限,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
http://www.dxsbao.com/art/2508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