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广州飞往纽约CZ399航班上,肖占祥和张红两名医生自制穿刺吸尿装置为老人吸出尿液吐到杯中,使老人转危为安。11月21日, 海南省人民医院奖励肖占祥医生人民币10万元。11月25日,肖占祥医生宣布将10万元全部捐出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有社会义举的医务人员。(11月25日 头条新闻)
医德无价,作为医者能附身下去为患者吸出尿液挽救生命,无愧于“医者父母心”五个字。但在奖励的背后,我们是否应该将目光聚焦在乘客乘机之前的身体检查和飞机上的急救设施上。
早在前两年,便有多起旅客在飞机上突发疾病,导致飞行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情况。其中,也不乏有由于施救不正确或抢救不及时导致乘客死亡的例子。
2018年2月9日,中国南方航空一班从沈阳飞往三亚的途中,就有一名心脏不适的旅客突发疾病,在吃过自带药后却并无好转后,飞机在石家庄机场紧急迫降;
2018年6月13日,四川航空公司在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有一女子在飞行途中呕吐不止,突发疾病导致死亡;
同年6月22日,中国东方航空在计划从浦东飞往西宁的航班上突发心脏病,在输氧、服用救心丸无果后,选择迫降在合肥新桥机场。
生命无价,但高空飞行不似汽车,能即停即走。飞机飞行的调度极为精密,无论是航线的预约使用还是机场飞行的前后时间把控,抑或是起飞与降落的超高成本,都使得在飞行途中遇到事故处理极为麻烦。航班迫降在机场,会导致后续所有待起飞航班的飞行时间都需要顺移挪位,而多架航班的“晚点”在高空飞行较为发达的今天,也不排除有航线冲突的情况,仍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抛开过去的案例不谈,就此次事件而言,患者能幸运地遇上两位优秀的医生及时施救,转危为安,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在下一次无法保证运气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尽人事,完善飞机乘坐前的体检系统和飞机上随行配备的医疗基础设施,将不确定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中呢?
比起急中生智、有惊无险,不如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http://www.dxsbao.com/art/254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