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都在惊叹于开放经济带来的现代都市的繁华时,乡村,像落后和负担的代名词被大家遗忘。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落后与底层的代名词?又从什么时候起,日渐荒凉的乡村发出的声音不再被我们注意?乡村里有多少生命无奈地呼喊?不妨从梁庄出发,听听中国乡村的声音。
《中国在梁庄》是作家梁鸿以家乡河南穰县梁庄为背景创作的一部纪实作品。梁鸿在书里清楚地记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梁庄亲朋故友和乡亲的调查,反映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破坏,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无望,乡村医疗教育的缺失,新农村建设的困难等等许多问题,还原了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指中国农民的痛与悲。“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之一,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
梁庄实际上是希望并正在进行现代化转型的乡村的代表。在现代化经济的刺激下,梁庄也渴望发展,但是没有强有力的发展产业支撑,梁庄选择了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于是,梁庄建起了砖厂,把有限的泥土都挖出来做砖,原来的河坡已经给挖没了,一旦暴雨来临整个村子都面临被淹的风险。泥土挖完了,梁庄又办起挖沙厂,河段被挖得千疮百孔,“每年,就家乡这一段河流,都有数十起淹死人的事情发生。”虽然无奈,但梁庄别无选择。在被遗忘的背面,乡村,无奈地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追赶都市。而书中所展现的乡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更令人触目惊心。隔代教育让留守儿童们在一种被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们对上学失去信心,连梁庄小学都被改造成了养猪场,学校墙壁上刷的标语也变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更令人心痛的是书中所展现的少年犯罪案件。王家少年杀害了八十二岁的老太太,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上了一年学,直到东窗事发被判处死刑。乡村教育的衰败和留守儿童的现状无疑让我们思考起乡村孩子的前途,都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但我们却不知道孩子的未来在哪里。乡村的政治实际上也处于被“围困”的地位。梁清道是梁庄的前任支书,他向作者说明了乡村政治的现状,村干部低薪费力又不讨好。虽然国家对乡村的政策一直在调整,尽力维持乡村政治的稳定。但是在大多农民眼里,社会政治于他们的影响就是土地补助和扶贫工程。从根本上看,他们仍然认为政治仍是别人的,他们不属于其中。所有的好与不好,他们都只是被动地接受。
梁庄只是中国乡村的代表,梁庄的问题也是很多乡村的问题。乡村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是不能被遗忘的。有没有人看到乡村的问题,有没有人来解决乡村的问题,乡村只是在艰难地呼唤着。 “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妨从梁庄出发,听听中国乡村的声音。
http://www.dxsbao.com/art/2579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