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斐多》读书报告
近日浅读了一本由柏拉图著,杨绛译的有关于阐述苏格拉底一些思想的书籍。通过柏拉图的叙述,我能从书中能够吸收到苏格拉底对于生死、灵魂、美德等事物的种种深刻的思考,也尝试着去理解这些思想的内涵,思考苏格拉底是利用何种方法对自己的思想进行论证,同时也思考如果将先哲柏拉图的思想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是否会衍生出我对于生活事物的更多体悟而运用哲学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斐多》一书由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记载了苏格拉底在喝下毒药前与众人关于生死、灵魂与肉体、美德与正义的讨论。这本书中呈现了苏格拉底的几个主要观点:人不能自杀;哲学家不畏惧死亡;纯洁的人的灵魂永存且不朽;世间万物都是正反面,有轮回。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于“人不能自杀”这一观点的看法。苏格拉底之所以认为人不能自杀,是由于他对于神明的信仰。在他的观念里,神明是主子,而人类是神明的财产。而自杀这一行为就相当于人类违背的神明的安排,在未得到天神得允许之下进行得自杀行为就如同越狱一般,是违法违背道德得行为。而通过我的思考,苏格拉底在面对审判时依然选择喝下毒酒,是因为他认为他被判死刑,是法律给他的宣判,而法律是正义是美德,是不可违抗的命令。他选择遵守了法律的宣判,无畏地饮下毒酒其实也是变现了他对于天神主子的信仰,对于美德与正义的不懈坚持。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佛家思想,佛家的思想当中同样是反对自杀这一行为的,佛家生死观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会死但是死去的是肉体,而灵魂是不死的。而许多俗世当中对于死的厌恶、挣扎与痛苦很大程度来自于对肉体的眷恋,肉体所带来的欲望和享受让他们眷恋凡世而无法让灵魂独立成为一个高贵的个体。这与苏格拉底在此书中最主要的一个观点不谋而合,即真正的哲学家不畏生死。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唾弃肉体和物质的享受而关心自己的灵魂的。肉体带来所谓享受的同时,充斥着欲望、恐惧、放纵、痛苦和幻觉,肉体的感官使得人害怕走向死,因为死也就意味着肉体的静止,肉体的静止也就表示肉体感官所带来的一切享受会终止。苏格拉底对于耽溺于肉体的人是鄙视的,在他的观念里,肉体是哲学家追寻真理、获取真知和智慧的最大阻碍。耽溺于肉体是愚蠢的,来到世间一遭再到面对死亡,从始至终不会消失的只有灵魂。我想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死亡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疗愈,是一种灵魂的解脱。因为当灵魂依附肉体而活在人世间时,从不甘愿和肉体交融,纯洁的灵魂在躲避以及自我守护,肉体的存在,会对纯洁的灵魂产生污染。当灵魂真正的脱离开肉体之后,才更显示出生命的独立,灵魂的高尚。因为唯有纯洁的灵魂独立高尚的灵魂方可去追寻世间真正重要的事物,即美德与智慧,美德与智慧无形却珍贵、不可见却需永世追寻。美德与智慧是苏格拉底认为世间最为宝贵的事物,肉体的消亡与灵魂、美德与智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浅谈了苏格拉底对于肉体和灵魂、生与死之间的关系,书中所体现的苏格拉底对于个人观点的论述方法也值得探讨。在“世间万物都是正反面,有轮回”这一观点的论述当中就可窥见苏格拉底功力颇深的论证方法。这一观点展开来说便是一切事物都有其相反的一面,事物的产生是由其反面转换而来的,每一件事物之间总能相互转换。最鲜明的例子即生命的轮回,一个生命的消逝定会通过某种方式而重新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苏格拉底运用了反推法,假设一个生命的产生只是单向的,没有转换和轮回,那么在缺少变化的环境当中世间就会慢慢消失,世界现存的事物也会一点点地被吞没,由此可见,事物是有正反面并且出于一种转换和轮回地关系之中,唯有如此事物才能产生,世间才能存在。苏格拉底的反推法运用到今天也同样能够解决许多难题,好的哲学无疑是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思想智慧的升华的。
《斐多》一书尚且只读了一遍,我对于先哲苏格拉底的许多思想仍是难以参透,但哲学这一事物并非一时能够读懂,在大一这一阶段开始思考和研究我想对于我的逻辑思维和思想高度,甚至人生价值的确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哲学的产生来源于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生死这一问题很大亦很深刻,若能利用哲学的思想对其进行参悟并且能够于生活中顿悟,那么读哲学并对其进行思考就显得意义无穷了。
http://www.dxsbao.com/art/2591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