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给予你最初的记忆是什么呢?冯骥才说: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这种自觉的记忆早已伴随你左右,你偶尔会想起,但从未忘记。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的更好留在城市。城市之于人们来说不仅是生活的地方,更是所有情感的归属地。我们为了求学来到这座城市,在陌生感与新鲜感的交织中,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活。这座年轻的海岛城市刚开始带给我的只有带有鱼腥味的湿润的空气,甚至只需要一场大雨的冲刷,这城市仿佛就成了一座空城。这雨不是洗礼,而是毁灭,毁灭这个城市熟悉的气味,抹杀异乡人对这个城市仅有的一点记忆。
东科红色基地与大学生爱国主义调研团探访了舟山市名人馆,共同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历程。 一座小馆,承载了舟山的古往今来,唐朝初设翁山县、明清徙民禁海疆、康熙挥毫定海山、偃王避战建徐城、葛玄炼丹出翁山,简单的五幕便已经形成这个城市最初的模样。这个小城经历过鸦片战争的摧残,经历过商帮的复兴,经历过经济兴盛,也经历过学界繁荣。突然之间,它已经变得有血有肉了。我们不再真正的排斥这个“第二故乡”,反而用一个更加宽容的态度去接待它,去了解它,去拥抱它。我们不再是这座城市的匆匆过客,反而这座城市成了我们的归宿。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觉,原来,这座城市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它满意而已。她用尽自己的全力向所有人张开了她的怀抱,不管人们如何驻足,观望,她仍然耐心等待。其实,不是我们接受了她,而是她用她的包容感动了我们。这座城市正慢慢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虽然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座海岛城市用她最大的宽容接待了我们这个“异客”。我们与她一点点熟悉,慢慢的,她就会融进我们的骨髓,与血脉融为一体,在我们的身体里流淌。正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一般成为我们脑海中的城市记忆。
http://www.dxsbao.com/art/260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