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这一学年又要过去了,又要到学生干部换届的时候。我还记得上一学年,我们班班委换届的时候,那些个什么委员都是东拼西凑,磕磕绊绊,才勉强顺利凑齐的。问了一圈,我们及其他班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但是与班级干部换届的惨淡情形相比,院级校级的学生干部换届那可真叫个轰轰烈烈了。好几个甚至十几个人竞争一个职位,就算不幸落选,也愿意继续待在组织里当个副级干部。那又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当“班干”而抢着当“校干”呢?我觉得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点,功利点来说,为了综测。相信每个算过综测的老油条们都知道,任职是可以加综测分的,即使是大一的小萌新也在学长学姐的“耳濡目染”下知道了综测的重要性。那既然不管是当“班干”还是“校干”都可以加综测,为什么更多的人选择做“校干”呢?我们来算这样一笔账。在班级里任干部,除班长和团支书加两分,其他班委成员加一分。在院级校级组织内任普通干事加一分,任部长及以上加两分。但是,若班级或组织获奖,按照获奖等级(校内,省内和国内),任职分在原来基础上加到两分四分到六分。那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在基础分相同的情况下,是“校干”容易加更多的分还是“校干”的?显而易见是“校干”,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在校级组织里做个副部长,也不愿意任一个班委。
第二点,当“班干”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说白了就一个字,累。就算单单从接受批评这个方面讲,如果在院级或校级里一个活动没有办得成功,大家抱怨批评也只会说,这个组织不行啊,这个部门不行啊。但是在一个班里,你的活动没有办得成功,大家抱怨批评的就是你,点名道姓的你。可想而知,“班干”的压力有多大。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把班级排得越来越后,你随口推脱的班级活动,可能是“班干”熬了好几个夜写出来的方案。班级人少,空间小,活动搞不起来,真就是吃力不讨好。不同于“校干”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回报机制,“校干”要是真勤奋干了,评优、入党重点推荐、和老师的好关系,这些都可以得到,谁还愿意在班里“白混”而不愿意当“校干”呢。
第三点,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值太高,大学生不得不全方位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需求。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们大多一门心思学习,很少有人愿意担任学生干部,觉得费时费力,还会耽误学习。如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且许多用人单位选人的时候,不再只看学习成绩,而是重视以组织能力,管理经验,社会活动能力为代表的综合素质。这就向在校大学生传达了一个信息,你担任过学生干部,组织过大型活动,择业就有优势。那么,既然要当学生干部,为何我不往高处走呢,去院级校级组织里做事,混到个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的,日后写简历也比班长、团支书的名称漂亮。
现在大学生不愿当“班干”,却抢着当“校干”,虽说这种功利化的做法有它不可取的一面,但大学生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最后我希望不管是“班干”还是“校干”,都能守住初心,做好自己岗位上该做的事,才能方得始终。
http://www.dxsbao.com/art/2620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