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于1993年出版,曾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余华用他平静近乎冷酷的笔调,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土地改革,文革等社会变革发生,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遭受灾难,他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剩下他孑然一身,买了一头老牛与他相依为命。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每当你感受到生活的一丝温情时,冷酷残忍的悲剧便接踵而至,丝毫不留人喘息的空间。当看到福贵终于从一个败家二流子变成懂得负责任的男人时,看到被岳父带回娘家的家珍又回到他身边时,你以为他的生活终于有好转了,谁知他的母亲又突然生重病,他被拉去当壮丁,生死未卜;看到儿子有庆懂事又能干,在学校的长跑比赛中拿了好成绩,当你为此感到一丝欣慰,谁知他又被抽血抽死了;看到哑巴女儿凤霞嫁了个老实善良的二喜,你以为他们的生活终于又有一线生机了,谁知凤霞因产子大出血死去。到最后,命运里一星半点的希望也熄灭了,二喜因工伤死去,小外孙苦根则因吃太多他煮的豆子而撑死……
透过悲剧,余华想告诉我们什么?
一、生命如此脆弱,活着本已不易,可以活着就应该好好活着
小说里福贵亲身经历了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终只剩他一人长寿而麻木地活着,这似乎很荒唐。其实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人终归走向死亡。余华只是将这件自然的事为小说的人物提前了罢了,他用一种冰冷的笔调,简单地将他们的死去一笔带过,好像死亡只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正是这种笔调,让人感到面对死亡的无助,麻木和沉重,看清死亡本质的同时感受到活着的可贵。
二、无论遭遇多沉重的灾难,都不要放弃活着
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是用苦难堆砌的一生,这种苦难不同于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那是接连不断的灾祸,让福贵步步坠入苦难的深渊。但不管遇到什么,他始终没放弃活着。从富家少爷沦落为一贫如洗的农民,生活天翻地覆之时,他活着,为了对他的亲人负责任;在被拉去当壮丁期间,在死亡如影随形的战场,他坚持活着的意念,等待着回家见亲人的日子;亲人接连死去,他又抹抹眼泪,继续他的生活。
诚然,我们大多数人不会像福贵一样多灾多难,但谁都不可避免地经历坎坷,当你面对挫折而沮丧失望,甚至稍有轻生的念头,想想福贵,想想他的一生,如能重获乐观的心态,我想这便是这部小说想达到的效果。
但我也不完全认可本书的观点。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或许,在那个生存艰难的年代,那些宏大的生活理想显得渺茫空泛,生存就是生命最朴素的目的。
我认为,活着不是苟活,不是毫无意义地,麻木地为了活着而活着。余华笔下的福贵,除了坚强地活着,还有麻木地活着。从始至终,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些苦难,逆来顺受似乎已经成为他的生存哲学。不可否认,他对苦难有着超人的忍耐能力,但这种忍耐,更多地包含着特定时代特有的无奈,他的“活着”,有着不得已向苦难妥协的意味,因此也带上了几分麻木。我不认为活着仅是为了活着,麻木地活着并不是人真正想要的,活着还需有活着的意义,年轻的生命不能失去应有的锐气。
当然,福贵的忍耐仍有值得崇敬之处,正是因为懂得逆来顺受,他才得以活下来,不被苦难的一次次重击打倒。但在不同的时代,忍耐苦难有不同的意义。忍耐是麻痹苦难创伤的麻醉药,不是解药。忍受苦难不是因为乐于受苦,进而炫耀痛苦的精神。忍受苦难后不能因此对苦难感到麻木而从此顺从于苦难,而应该从苦难中总结经验,找到在苦难中获救的方法。
http://www.dxsbao.com/art/263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