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战疫思学 | 《驴得水》:一场关于人性的闹剧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郭嘉莹

影片由话剧《驴得水》改编而成,前半场令人捧腹大笑,后半场剧情急转直下,人物一步步黑化,悲剧来得毫无预兆。与其说这是一部讽刺喜剧,不如说这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

故事虽发生在民国,取材却源于现实生活,在每个人物身上都能找到自己或他人的影子。讽刺和批判人性是影片的主题,人性的“贪,愚,弱,私”在这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人如何逐渐放弃自己的底线,如何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伤害他人,可以看到原本美好单纯的理想如何在现实中支离破碎。人物黑化的背后,是对人性的反思。

1942年,一群怀揣着“农村教育实验”梦想的教师们,来到贫穷又干旱的农村办小学,想改变中国农村的“贪,愚,弱,私”。由于当地缺水,他们需要一头驴来拉水,可他们穷得连买驴养驴的钱都没有,只好借“驴”的名义,虚构了一名叫“吕得水”的老师向教育局申请工资。一天,教育局派特派员来考察吕得水教学情况,慌乱中他们只得临时拉了一个铜匠来冒充吕得水……然而局面一发不可收拾,啼笑皆非的闹剧开始上演,黑幕背后的黑幕也慢慢揭开。

在影片的后半场,人物黑化,曾经的梦想支离破碎。

孙校长,本是一个怀揣崇高教育梦想的理想主义者,他愿意扎根于环境艰苦的农村,希望搞好农村教育,但他的方向和方式都错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伤害别人,尽管他口口声声说这都是为了大家好。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学校,撒各种谎把所有人都拖进泥潭,他纵容张一曼“睡服”铜匠来换取学校利益,他默认了裴魁山对张一曼的辱骂,他用谎言“唤醒”了铜匠的私欲和仇恨,他甚至不惜用下跪逼迫自己的女儿撒谎。这正是人性的“愚”和“私”。

张一曼,一个性观念开放,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人。在整部剧中,她是利用别人也被别人利用的弱者。她为了留住铜匠,让他继续扮演吕得水,不惜用身体“睡服”铜匠,她的根本目的是保住集体利益,但也掺杂了她的性欲,因此她也是自私的。由于种种为了集体又掺杂私欲的行为,她最终遭到了残忍而激烈的报复,自尊心被狠狠践踏,追求美和自由的梦想彻底破碎,她变得不堪一击。这正是人性的“弱”和“私”。

裴魁山,一个自私,歹毒的个人利益追求者。他原本爱着在他眼里单纯而不是放荡的张一曼,但这种爱在张一曼“睡服”铜匠后变成了恶毒的恨。在特派员逼迫大家批斗张一曼的会上,他指着张一曼咬牙切齿地百般辱骂,他对张一曼只有得不到就要亲手毁掉的占有欲。在整部影片中,他都只是竭力追求自己的利益。大热天穿貂袍,对西方人讲西方历史故事,在强权下点头哈腰,他荒谬可笑的行为无不体现他的势利。这正是人性的“贪”和“私”。

周铁男,一个正义感十足却有勇无谋的愤青。他本一腔热血,不怕得罪任何人,总是第一时间冲出来保护大家。但在后半场,他变了,在一颗子弹擦过脑袋的那一刻他似乎懂得了“维护正义不值得拿性命去冒险”的道理,在强权和不公面前他选择了畏缩和妥协,还自以为这是最明智的做法,甚至在即将失去最爱的人那一刻他也不敢作声。这正是人性的“愚”和“弱”。

铜匠,一个没有文化,老实笨拙的农民。这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他可怜,是因为他因别人的理想和欲望被搅入骗局,被利用,被伤害。他可恨,是因为他“用知识武装”自己后有点“知识分子”模样时残忍地报复张一曼。为了躲避自己的家庭,追求自己的私欲,他跟特派员一起撒谎,还拖累有恩于自己的佳佳。这正是人性的“愚”和“私”。

特派员,无疑是“贪”和“私”的代表。揭开特派员真面目是电影的转折之一。影片中特派员不懂装懂,把听不懂的方言当作英文;人们都以为是学校骗了特派员,实际上特派员才是最大的骗子。电影用荒谬,曲折的情节尖锐地讽刺了当时中国教育的腐败。

他们打着改变中国“贪,愚,弱,私”的旗号,做着把“贪,愚,弱,私”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事。

影片延续了其话剧的风格,话剧感浓郁,演员表演稍显浮夸,但这也是笑点所在,整部戏瑕不掩瑜,值得一看。

http://www.dxsbao.com/art/2632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传承非遗,实践助力发声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于山东省各地开展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悉心倾听老人们讲述传统戏曲、民间故事里方言的独特表达,深刻体会到方言赋予非遗浓郁的……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非遗情,传承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6日电(通讯员李娇娇)方言是华夏文明的珍贵产物。为助力方言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挖掘其深厚内涵,筑牢文化根基。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承载乡音,非遗凝聚匠心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方言的使用现状和人们对方言文化的认知程度,队员们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中展开广泛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一代对方言的掌握程度相对较……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方言新韵,传承非遗风华

(通讯员:李娇娇)在当今全球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方言作为非遗的关键载体,在众多民间艺术、口头文学以及传统戏剧的呈现中扮演着不……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寻方言新声,承非遗风华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5日电(通讯员李娇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紧密相连。方言是非遗的重要载体,许多非遗项目尤其是民间艺术、口头文学和传统戏剧都依赖方言来展现。为深入感悟方言中蕴……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非遗根脉,点亮方言灯塔

此次实践活动,对于“韵语织乡”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意义非凡。通过实地调研,他们亲眼目睹了方言与非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刻认识到方言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清晰地感……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遗风,唤醒乡音余响

(通讯员:李娇娇)实践初期,队员们精心筹备:他们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各地非遗项目与方言的关联,确定了详细的调研方向与重点。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各地非遗传承人……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赓续非遗薪火,重燃方言之光

(通讯员:李娇娇)在当今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方言这两种珍贵的文化瑰宝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深入了解方言发展现状,探寻方言在非遗传承中的独特魅力,曲阜…… 韵语织乡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方言传承非遗,实践助力发声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于山东省各地开展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悉心倾听老人们讲述传统戏…

乡音非遗情,传承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6日电(通讯员李娇娇)方言是华夏文明的珍贵产物。为助力方言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挖掘其深厚内涵,筑…

探寻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红色革命文化以中国历史为依托,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一种独特的红色文化。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当下…

溯源乡音戏韵,解锁文化传承密码

作为一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怀热忱的青年,有幸投身于这场意义非凡的传承实践。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奔赴山…

守护乡音戏韵,点亮文化灯塔

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镌刻着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繁…

最新发布

战疫思学|《狩猎》:人们总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抗疫宅家,离不开电影的陪伴。《狩猎》是我疫情期间看过的感触最为深刻的电影。刚刚和妻子离婚的卢卡斯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卡拉的早熟女…
抗疫思学|《追风筝的人》:我的软弱,由我自己来救赎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瞬间几乎丧失生活的乐趣,一部讲述救赎和治愈的电影,让我平淡宅家的日子有了不一样的感触。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和哈桑身上的故事。梦魇一样的经历使阿米尔移民…
百年银匠 匠心传承
百年银匠世代传承中国青年网安徽6月13日电(通讯员孔维薇蒋雨婕)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活力”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于6月13日…
百年银匠 世代传承
百年银匠世代传承中国青年网安徽6月13日电(通讯员孔维薇蒋雨婕)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活力”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心圆志愿者协会于6月13日…
战疫思学 | 萧红的“黄金时代”
影片《黄金时代》以民国时代为大背景,讲述了民国传奇女作家萧红短暂而悲苦的一生,同时也展示了一批文艺青年追求理想的热情和坚持。“黄金时代”这个影名,源自萧红东渡日本时说过的话:“自己就在日本,自…
战疫思学 |《一条狗的使命》:当你的狗有了前世记忆
《一条狗的使命》的导演,莱塞•霍尔斯道曾执导过《忠犬八公》,如果说《忠犬八公》表现的是狗狗等待主人的忠心,那么《一条狗的使命》表达的就是狗狗陪伴主人的深情。前者与后者最大的区别是叙述角度,《一…
华中师范大学数统学院:数载同舟 韶华待续:数统学院举办2020届“云”毕业晚会
(通讯员张燕娟)6月14日晚,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在哔哩哔哩直播间举办2020届毕业晚会。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数统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副书记田俊,数统学院副院长郑高峰、刘宏伟应邀出…
育山育水育人才,尽心尽力尽所能
(通讯员陈宇)近期,两会成功在京召开并在各人大代表、政府官员及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圆满落幕。2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在完成两会期间的各项使命后辞京,坐上了回归淮南东站的高铁…
回忆童年,重温美好与温情
(通讯员:郑静静)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越来越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些许迷茫。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活力与热情,纪念这个在家里过的特殊六一,让同学们重温过去的美好与温情,唤醒心中沉…
传颂经典,礼赞时代
(通讯员:王睿)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安徽理工大学组织推荐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留学生和教师参加“第二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