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宅家,离不开电影的陪伴。《狩猎》是我疫情期间看过的感触最为深刻的电影。
刚刚和妻子离婚的卢卡斯在一家托儿所工作,心地善良个性温和的他很快就受到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名叫卡拉的早熟女孩对卢卡斯尤为亲近。面对女孩幼稚而单纯的示好,卢卡斯只能婉转的拒绝,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将他的生活推向了风口浪尖。卡拉报复性的谎言让卢卡斯背负起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一时间,这个好好先生成为了整个小镇排挤和压迫的对象。好友的愤怒,前妻的不信任,爱犬的死亡和陌生人的恶意让卢卡斯几近崩溃,而当小小的卡拉吐露真相之后,恶意却并没有随着卢卡斯的重获清白而划下句点。
光是看这一段简单的阐述已经让人无比寒心,若帧帧咀嚼,该片的整体叙事风格实在是揪住人心的利器,可以说,是该片最大的特点。
电影的一开头,卢卡斯与朋友在河边嬉戏,接送克拉拉回家上学,与幼儿园小朋友玩闹等等,无疑是观众刻板印象中的温馨,柔和,和平的北欧小镇的场景,然而,这确实暴风雨前的最后一缕阳光。这是导演的精心布局。
布局完成后,冲突爆发。导演就没再给观众喘息之机,温馨热闹场面下是观众不断累积的忧虑,这些场景往往还节奏慢,要让揪心的寒意充满观众的每个神经末梢。好容易盼来冲突的爆发或释放反而让观众松口气,但很快观众发现自己又处在再度累加(或突然再爆发)的周期中。
其中剧情里没有揭示真相,而是一路隐忍,就像男主角一样。
这中间没有激烈的争吵,更没有多少暴力,但犹如片中北欧的冬天一般,给观众灌以绵延不绝的、从头到脚的冰冷感,到了结局,那更是冷到了刺骨。这里的儿童不再纯真,社会信任、朋友、爱情都一击即碎,还要连累自己可怜的父母离异的儿子。一切似乎开始好转,父子略有温情的对话刚过几句,破窗而入的石头就击碎了观众对所谓社会公允的最后幻想。
因此最虐的一刻,不是超市里的殴打,也不是教堂里的怒吼,也不是最后那一枪,而是被一大群往日亲友扔出房门的儿子。自己在德国呆过,那一个个人高马大又冷漠狭隘的面孔,在儿子倒地视角的那一个仰角镜头里,淋漓尽致。
主演Mads Mikkelsen这位颧骨高耸、嘴角总是似笑非笑的男星,被誉为“丹麦最性感的男人”,作为一名早已蜚声国际的好莱坞性格男星,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表演更让此片添上了一笔冷冷的北欧风采。男主角Mads Mikkelsen的面相很适合演个变态,比如新近很火的汉尼拔。但演个被冤枉成变态的好人,那只能说更加入木三分。
本片以冷静,平缓的镜头讲述了一个并不能让人冷静,甚至是奔溃的评审社会道德主题的剧情。本片导演温特伯格是Dogme 95运动的发起者之一,Dogme 95简而言之就是规避电影的一切技术手段来追求纯粹的现实主义,但并非纪录片。本片遵守了一部分Dogme的规定,例如手持摄影,极少配乐,用自然光,非类型片等,最重要的,它拍的是一件现实中很可能发生的事件。而本片诸多的镜头语言则更像出自一个会说故事的大师之手,比如郁闷地被闹腾的孩子包围的象征含义,再如穿插片中的狩猎镜头,象征着男主角如同毫无防备的鹿一样,成为无知和残忍的社会的猎物。猎物从来是没有辩诬的权利的。再如平安夜的教堂,集体唱赞美诗本身是一种从众的接近无意识的行为,可用来类比集体对男主角的无意识偏见。但这些戏剧化的技巧都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的主题服务的。轻松的把观众的情绪玩弄于鼓掌之中,这正是这位丹麦导演的功力所在。
而这一切的一切,富含巨大魅力影片的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是巨大的。这便是:流言杀人。人们总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在这部电影中,仅凭一句“因为孩子不会撒谎”,并且受害细节描述详细,卢卡斯就掉入了道德罪名的深渊,院长,警方,邻居都选择相信卡拉。屏幕前的观众都知道卢卡斯是无辜的,而电影里的所有人都坚信他是变态,最后他因为莫须有而变得信誉一败涂地。当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没有人会不愿意抢占这片领地,在此可以暂歇,质疑,以守为攻,甚至可以违背原则基本对话原则,轻松获得批判他人,证明自己高尚的权利猴,所有人都趋之若鹜、严防死守。这种无意引起的社会群体对个人的排斥,让人看清社会的部分阴暗面貌,深刻见底。
http://www.dxsbao.com/art/2632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