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这本书是了解鲁迅生平经历时,碰巧看到了鲁迅对其的评价:秉持公心,指摘时弊。众所周知,鲁迅在“指摘时弊”方面堪称专家,因此我便对这本书更加好奇。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小说,主要描绘了官场上的人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有的人视财如命笑话百出,有的人自命清高坚持己愿,有庸腐的读书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书中的庸腐穷书生,简直脍炙人口,辛辣无比。
范进和周进是最典型的人物。范进,接连考了二十多次都落榜了,垂垂老矣的他作了二十多年的“童生”,家里有年迈老母,吃不上饭,他仍“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岳父胡屠户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讷讷点头,不敢反驳。突然中举,他欣喜若狂,奔出门外,嘴里嚷嚷着“中了,中了。”竟直接发了疯,原本嫌弃他的乡里邻居全来贺喜,胡屠户更是变得恭敬起来,百般道歉下,才出手打了范进,范进这才清醒。这个荒唐的故事看似无理至极,实则是当时社会科举制对人的毒害,科举制是他们失去自我,更甚者失去人格。可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可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
周进,此人混的还不如范进,他六十多岁没有考中,于是他便在村里教书养家糊口,一日他突然想到一奇招,哭着要寻死,被众人拦下后,他便日日哭,夜夜哭,最终,村里的富人决定给他捐个监生,于是周进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儒林外史》通过不合实际的故事进行辛辣的讽刺,在这些可笑的行为中,更多的是悲哀,是悲剧性的故事。作者敏锐的把握了“痴人痴事”,化笔为戈,直刺封建统治的心脏,抒发了对知识分子命运深沉的反思。
http://www.dxsbao.com/art/2754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