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大唐画卷之线条美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黄昱

唐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中国封建统治的鼎盛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里,绘画艺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此时期出现了大批的著名画家和经典作品,唐代绘画也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在唐代诸多的绘画作品里我们不难发现其绘画的风格相似之处——极其注重绘画的线条美。从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于阗画派的强劲有力“屈铁盘丝”的线条美到吴道子飘逸洒脱“吴带当风”圆润飞扬的线条美。唐代画家用线条把需要描绘的人物、形象、景色的风格气质和意境自然而然地描绘出来。

在此次辽宁博物馆“又见大唐”的展览中展出了不少与唐代有关的绘画,而在这些绘画中我们又能很清晰地看到唐朝绘画的两大意象——马和仕女。接下来,本文将分别以部分展览画卷中的马和仕女为例简要地探讨唐代绘画的线条美。

辽宁省博物馆此次展出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其镇馆之宝。这幅画描绘了唐朝杨贵妃的三姊虢国夫人和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在此副画中,画家通过短线条描绘马前蹄和马曲腿时的舒缓自然和稳健。同时画家通过长线条描绘马的整体轮廓以及马首、马腹、马臀和马尾等部位,展现了马的膘肥体壮和强健。画家在通过纤细强劲的线条描绘马匹的健美雄壮同时以圆润秀劲的线条勾勒出马匹的舒适从容之态,整副画面线条流畅自然,迎合了游春主题。

同时在此次展出的唐代画家韩幹的《照夜白图》里我们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唐代画家对于线条的运用。这幅画描绘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喜爱的坐骑“照夜白”的形象,它被系在一木桩上,鬃毛飞起,鼻孔张大,眼睛转视,昂首嘶鸣;四啼腾骧,似欲挣脱羁绊。此画不仅画出马的膘肥肌健的外形,更着力表现其桀骜不驯的雄骏神采,用笔简练,线条纤细而道劲,渲染不多而体积感、质感颇强。[i]在这幅图里,韩幹运用用水墨线描的手法来描绘照夜白。韩幹用纤细的长线条勾勒出马的整体轮廓,照夜白的整体轮廓流畅自然。然后韩幹又用强劲有力的短线条描绘马首、马嘴、马脖颈和马蹄处,突出的表现了马的桀骜不驯与健壮之感。长弧线与短线条的综合运用让整幅画面一刚一柔,一张一弛,马匹肥硕而不失雄健,桀骜又颇具灵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此次“又见大唐”展览中还展出了唐代周昉的一幅《簪花仕女图》。《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场景,整幅画重点描绘六个女子的形象。画面中的仕女都衣着华贵,无论是纱罩衫还是长裙都是用的长弧线描绘,但画家在作画时又利用线条的粗细和布局使衣物的层次十分分明,丝织品飘逸灵动。纤细的线条描绘的衣物花样也十分精美。柔和的短线条描绘的人物脸庞圆润细腻,身材丰腴不失曼妙,非常好地展现了贵族仕女的悠闲姿态。精细不失力度的线描又让仕女的发丝根根分明,自然舒展而不呆板。周昉对于长短线条、粗细线条的适当应用让贵族仕女的慵懒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也涉及到了唐代绘画用线条描绘仕女的特点。《虢国夫人游春图》里一共描绘了七个女性,其中一个女童,一个年长的保姆,两个侍女,三位贵族女性(虢国夫人在队伍最前面着男装骑马),画家对于线条的运用让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不同年龄的女性姿态特点。一行几人的线条大多圆润纤细,松而不塌,很好的契合了游览者当时的心境。衣物上的丝带都用长线条勾勒,按照线条的组织规律排列,兼具静态层次和动态事实。

唐代绘画的线条艺术受到了文化社会的影响,唐朝的开放兼收让线条艺术具有力量和张驰的美,唐代绘画中的马匹膘满臀圆,雄健有力。社会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人的审美,唐代社会以胖为美,绘画中也就多以圆润线条描绘仕女形象,唐人笔下的仕女也多丰满而雍容华贵。唐代绘画对线条艺术的运用也对后世绘画技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ttp://www.dxsbao.com/art/3046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共筑防艾抗疫之路,我们在行动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其意义是: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
妥善处理污水是保护环境
7月19日上午,水星实践队队员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参观学习污水达标排海工程的建设,通过到施工现场的参观、跟工人们交谈、发放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理解了此次工程的意义和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为实践…
青岛科技大学“逆光追忆”校友访谈队访谈实录三
青岛科技大学“逆光追忆”校友访谈队图/邵华锋文/冯现腾时间:2020年8月10日2020年8月11日,为充分了解青岛科技大学近数十年的发展,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逆光追忆”校友访谈队对高材94级校友邵华锋进行了线上…
同心携手,防艾抗疫,共建和谐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
扶贫调研,走进古勒巴格村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的巴仁乡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区,其中古勒巴格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而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为了使该贫困地区的百姓脱离贫困处境迈入全面小…
青岛科技大学“逆光追忆”校友访谈队访谈实录二
青岛科技大学“逆光追忆”校友访谈队开展校庆70周年专题活动文/刘炜洁图/王群时间:2020年8月11日2020年8月11日,为充分挖掘学校九十年代的历史故事、发展历程,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逆光追忆”校友访谈队对橡…
污水处理重要性
7月19日上午,水星实践队队员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参观学习污水达标排海工程的建设,通过到施工现场的参观、跟工人们交谈、发放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理解了此次工程的意义和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为实践…
化工学院记者团寻访杜立特行动纪念馆
为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精神,2020年8月1日下午4时30分,化工学院“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成员姜俊龙同学寻访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回望艰苦革命岁月,感悟红色革命精神。16时30分,记者团成员姜俊…
家在青山绿水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引,又需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为了践行家在青山绿水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生态,…
湖师大教科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与教育实践团联合开展《诗人讲故事》课程
湖师大教科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与教育实践团联合开展《诗人讲故事》课程(通讯员关沁雨张银珈刘谦)8月13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诗人讲故事》特色课程。该课程由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