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是1957年上映的一部老电影,余华曾对这部电影做出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像是《野草莓》这样的电影作品才撑得上真正得“艺术电影”。导演伯格曼在这部电影中仍极力与世人探寻亲情疏离的主题,让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人性的冷酷?
《野草莓》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伊萨克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奖的故事。在归途中老人重回儿时旧地,追忆往事:他曾经与堂妹萨拉相互爱恋,却因自己性格孤僻不懂得表达爱而终结了这段爱情。同时伊萨克冷漠的性格也导致了他婚姻的失败。他的妻子无法忍受这虚伪冷酷的婚姻最终出轨,而伊萨克的儿子也遗传了他父亲冷漠的性格不愿意生育后代,这也引发了他儿子与儿媳的一场冷战。对于这个垂老之年的老人来说,这次的旅程更像是一次灵魂拷问之旅。
影片的开始,老人就陷入了一个奇怪的梦境,在梦中,钟表没有了时针,行人没有了五官,灵车也没有驱车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空荡荡,老人伊萨克在梦境中茫无目的的行走着,最后看到灵车上的棺木里的人竟是自己。生命将尽,世界分崩离析,在梦中惊醒之后,老人伊萨克沉浸在对自我的审视和迷思之中,他在为自己一生盖棺定论之际,反思生命的价值,追问上帝的意义。
用现代人的话语来讲,这部影片像是在讲述一个原生家庭衍生的“冷漠基因”,老人伊萨克母亲的冷漠,老人的冷漠,老人儿子的冷漠,以及老人儿子对妻子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的冷漠,一代先辈对一代新人的冷漠,子辈承受着父辈种下的“恶果”,同在一个屋檐下,却无法建立起温暖的亲情,人与人之间不断疏远,而被疏远的人亦在不断疏远别人,人的心逐渐封锁起来,变得冷漠、不可理解,最后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一生无法获得关于爱的信心与责任的担当。
曾有人这样评价伯格曼:伯格曼的作品没有向观众奉献生活的温馨花园,而是指向其下的一座活火山。伯格曼眼中的人类,是上帝不予看管与置评的混乱造物,是遗弃的结果,而家庭的崩塌就是这个人类世界的缩影。
如何拥抱爱,如何去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http://www.dxsbao.com/art/305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