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时光
浅秋的九月还未消散高考的闷热,我来到了常工。寻寻觅觅中,几近迷失自我。
偶然中,读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酸涩敬意不禁涌上心头。
那些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时光从未褪色,点点滴滴中饱含深情。从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窑到赵家村的知青林,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一步一步的蜕变,满本子写满了不易与不弃。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结尾部分,习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敢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字里行间,莫不寄予着习总书记对于我们的期望。走进这样的岁月,我们衣食不忧。可是许多年前那个灰色的年代,那片黄土高原上知青岁月里,习总书记却将这些字句描摹的淋淋尽致。
他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在生活小事上引导民众,调和了张卫庞和他婆姨的矛盾,帮助治疗吕侯生的腿疾;在民众大事上展示出不凡的领导能力,文件宣讲、大队领导班子的整顿、生产队干部配备等行政工作,还和村民一起打土坝、修梯田、植树造林等。
一个北京娃娃突然来到千里之外的陕北当知青,不用说心里落差有多大了,就连基本的生活习惯都意味着要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吃难以下咽的黑菜团子、玉米糁子、黑米糊糊。整月整月的洗不了澡,跳蚤的叮咬等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大关”。
对于习大大而言,最为痛苦的应当是“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原本敬爱的父亲遭诬陷被立案审查,自己也深受打击。面对子虚乌有的一切,他无力辩驳,只能默默忍受。热爱人民,热爱党的他,不愿被打倒,于是一封又一封入团入党申请书呈递了上去。庆幸的是,炎凉的时代未曾凉了他的热情。
我曾经天真的以为党的领袖,一生都是顺畅无比的。现在观来,竟是如此可笑,猝不及防间被那个写在历史封页上的炽热灼伤,我不敢再读下去了,无声滑落的泪水模糊了视线,却模糊不了无言的羞愧。
一位从未蒙面的乞丐,仅是通过寥寥数言的交谈得知他是与父亲并肩的老兵,习大大随即把身上所有的钱和粮票都送给了他。也许很多人不解,可是我想我明白了,古语言推食食之,解衣衣之,而为群众做事是习总书记矢志不渝的信念,这样一位老人如何不让人心疼呢。
即便是那个黑暗难耐的时代,习总书记没有忘记读书思考,点一盏煤油灯,熏黑了脸庞,却明亮了一室的希望。他带到梁家村的两箱子沉沉的书让所有人都感到诧异,村民梁玉民同志称他有“书瘾”。习总书记并不想做书呆子,他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他积极劳作,肩膀被扁担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久而久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可他从未放弃努力。
唉,那懵懵懂懂过的复读时光,我不曾读过习大大的过往。无数个成了过往的时光,沁骨。若是有七年知青岁月的陪伴,我想我的孤独不会那么清冷。
还好,冥冥中,我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大学中相遇。人生最难忘的大学生活在七年知青岁月的陪伴下定能洗去浮华,时时对照然然岁月中知青时光的财富,深刻反思自我,不辍学习,并不断思考,细品每一份生命的禅意。
http://www.dxsbao.com/art/305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