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刘挚《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有云:“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而今师者一如既往以古仁人之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之学生却时时有愧于“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忆起课堂种种,其声音泠泠作响有如清泉奔泻。其内容丰腴厚重如泰山扛鼎;又如幽谷清风,心旷神怡。——题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几年大学生活所得最多、所悟最深莫过于老师的妙言要道。其话言近旨远,常有振聋发聩之效。在校园时,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每每贪婪聆听台上的妙语连珠,内心总是涌起一股满足的幸福感。不曾想往昔平凡可触的日子现今已成为一种奢望,可望不可及。
上网课的时候总是不经意想起过去不加珍视的课程,想起之前被忽视的窗外风景,想起昔日同窗在旁的时光。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学院里的花草在阳光普照下早已郁郁葱葱,叽叽喳喳的鸟叫虫鸣便急不可耐地透过玻璃形成和声,与主旋律完美交合。夏日炎炎,却也正值佳木秀而繁阴,故樟园一丝清风总能拂面而来,给热火朝天的教室带来阵阵凉意。虽说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校园里的秋天总显得威武壮阔。教室背后红叶满天,灿烂的枫林热烈明艳,给予莘莘学子无限激情。冬季的来临总是悄无声息,常令我们措手不及。窗户外面寒风刺骨,然而教室中总有一股暖流涓涓淌动。
冬日的寒冷非比寻常,总有一种力透脊背的穿心寒意。但若是在聆听自己钟意的课程,任何严寒都可暂时抛诸脑后,继而勇敢拿出藏在口袋里的双手,争分夺秒写下老师的金玉良言。犹记得去年冬天,教室里寒气逼人,我们许多同学只能靠水杯的温度短暂取暖。一当老师走上讲台滔滔不绝,我们便立刻聚精会神做好笔记。那是教授当代长篇小说的老师,他头发花白梳着整齐发型,身姿挺拔却有儒雅之风,目光犀利似能明察秋毫。言谈举止中无不展露才情豪气与远见卓识。老师已到花甲之年,教完我们那一届,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就光荣谢幕。何其幸运,我们成为老师的最后一届学生;何其有幸,还能见识欣赏老师的字字珠玑。
他讲《白鹿原》信手拈来,却又条理清晰。每字每句出自老师之口都有千斤重量,耐人回味。《白鹿原》主题意义深远,但老师从作者蕴含在书中浓厚的家族意识出发,逐步抽丝剥茧带领我们领略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也是在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真正读懂了《白鹿原》,读懂了这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此外,老师对金庸武侠小说的解读也令我们所有同学眼前一亮。历来大家对金庸小说褒贬不一,始终难有客观的评价。从老师这里,我们学会思考如何拿捏好准则去评判一部作品。正如老师所言,金庸的武侠不同于还珠楼主等的旧派武侠小说。他们虽都写到行侠仗义,快意恩仇,把善恶正义、国家民族观念作为其精神内核。但金庸武侠小说可贵在他笔下的英雄人物不仅有正直刚烈的勇猛行为,更有千般柔情。以情入侠,亦刚亦柔,是金庸赋予笔下英雄武侠的全新面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人皆有情,金庸秉持对真情的弘扬使其小说有血有肉,打动人心。
回想昔日的上课情景,不胜感慨。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课堂中亦能如获至宝。多少老师平生感悟、至理讲解,都付与我们笑谈中。课堂有清音,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愿大家不再磋磨时光,少有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之叹。
http://www.dxsbao.com/art/3131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