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黛玉,或许是因为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样一个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孤女,怎能让人不心生怜爱?双亲故去,只身一人来到荣国府,孤苦无依。如今重读红楼,依旧喜欢黛玉。是喜欢她的清高孤傲,喜欢她的小性子。
正如贾母所说,贾府上下都长了一双富贵眼。从男到女,从主到仆,没有一个不是为了权益争的头破血流的。利益,贾母懂得,功于心计的凤姐儿懂得,深居闺中的宝钗也懂得,贾府的各个丫鬟也懂得。在那潭混水里,没有谁能出淤泥而不染。唯有宝黛,始终保持着少年那份不谙世事的纯情。一个视四书五经为胡诌之言,也不想着追求功名,一个也不去说那些混账话。
他们两个,一个衔玉而生,一个名唤黛玉。先抛开前世还泪不说,他们的故事,从第一次见面就开始了,宝玉就为黛玉取字“颦颦”,但是古代女子待字闺中,她们的字都是婚后由丈夫所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少年的爱情,是相互珍惜。任性如宝玉,连通灵宝玉在生气的时候都能扔,为了给晴雯消气,可以把所有扇子都拿来博千金一笑,却记得把黛玉做的香囊妥帖安置。黛玉的活泼,只在宝玉面前才展现出来。一个鲜少夸人的林妹妹,也会说出“我瞧着,你写的都好”。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来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所以在书里,黛玉出现的地方,宝玉也总是一同出场。黛玉因生病而终日嗜睡的时候,宝玉想着法儿的让她多说几句话。黛玉奔丧归来,宝玉也是头一个去看黛玉的人。
印象最深刻的有这样一个情节。宝玉挨打后,许多人都哭了,但哭的含义却各不相同。贾母的哭,是溺爱,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贾母眼中,宝玉只要快快乐乐,平平安安长大就好,仕途名利对贾母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贾母看不得宝玉被打成这样。王夫人的哭,是对宝玉不争气的无奈,王夫人边哭边唤贾珠的名字,贾珠按照他们规划的人生轨迹,走的顺顺当当,相比之下,宝玉确实顽劣异常,厌恶仕途先不必说,还会无事闯出许多祸端。相较之下,更令王夫人怀念故子。宝钗的哭,是心疼的哭,是同情的哭。她对宝玉的感情,有几分姐弟之间的疼惜,只是要比旁人更加深厚。挨打的人若换做是其他辈分比她小的人,宝钗虽不说会哭,但也必定会十分疼惜。
黛玉的哭,则是最为纯粹的哭,是发自肺腑的哭。以致宝玉看到她是,两只眼已经肿的和桃儿一般了。但是,即便黛玉知道宝玉在某些地方做得确实荒唐,但这种惩罚未免太重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想说的太多,不知从何说起。最后,等了半天,却是先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不问伤势,是因为不想面对这个现实,不想知道宝玉究竟伤的有多重。这次既已这样了,以后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于是,思忖了半天,脱口而出先是这句。这句话背后的价值观与黛玉追求的并不一样,在那个时代,黛玉爱世人之不爱,但是为了宝玉,她愿意去追随主流,放弃自己坚守多年的观念。
宝玉在朦胧中听得悲戚之声,睁眼一看却是黛玉。黛玉还未开口,宝玉便也顾不得自己的伤势,心疼起黛玉在大热天还要为他专门跑一趟,还安慰她说,自己只是装给老爷看的,其实是假的。听到黛玉的规劝之后,宝玉并未像往常一样不耐烦,觉得都是些混账话,而是回到“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黛玉明明知道宝玉不会改,却还是要和他说,只为了今后少一些磨难。宝玉明明不喜欢这些话,却是以最温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金玉良缘,重在缘分,但宝玉和宝钗偏偏是有缘无分。木石前盟,重在盟约,既是前世的约定,今生定不会辜负。
所谓爱情,先要彼此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和的灵魂,因着价值观或者脾性相同而结合。但这种结合却不是狭义上的整日腻在一起,只要对方不在就怅然若失。拥有各自的生活的同时,享受着爱情。
http://www.dxsbao.com/art/3161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