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员 张跃敏江 刘敏怡 柴斯楚)
功能主义理论在教育成层上主要是对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强调,那么本文主要是想对于当今教育当中的不符合或者不利于教育社会功能的发展的要素给予分析,功能主义中的个体社会化,阶层上升是否能在当今教育中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给予讨论,主要此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思辨性的论述。
1.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教育成层是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探讨教育与阶层上升的关系,就教育能否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展开的辩论。在冲突主义者认为,教育只是统治阶层对于人们思想控制,稳固社会阶层的一种手段,普通人通过教育也是无法突破自己所在阶层的一个天花板。反之,功能主义理论是强调个人的社会化,认为人只要经过教育就能够胜任所在的工作,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阶层上升与转变,教育同其他的社会功能一样发挥其功能性的作用。
在功能理论的发展中,有两位人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涂尔干跟帕森斯。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主张教育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具有维系社会生存的功能,他还指出了社会人之间的存在共同特质,正是由于这些共同的特质,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帕森斯则建立了社会体系理论,对于学校教育的选择功能予以强调。所以对于功能主义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进行总结:1.强调教育个体社会化,2.主张教育可以进行社会阶层上升,3.学校具有选择功能,4.教育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现代教育现状分析
2.1个体社会化与教育
在功能主义理论中不断的强调教育的目的是维系个体的社会化,也就是帮助教育的个人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会产生对于社会的排斥,甚至形成反社会的人格。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是包含两个方面:1.适应社会的发展,2.无排斥社会的行为。接下来对于逐个问题进行逐个分析。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个体究竟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首先对于教育所培养的个体的范畴应当进行一个定义。是否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就可以被称作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很明显,是不应该的,所以在这里我对于教育的培养对象进行一个定义:即接受过系统教育且各方面正常的个体,所代表的的是整个受教育者中的大部分群体。确实在应试教育当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是创新能力变通性不强,很容易出现对于书本知识的倒背如流,却进行具体的问题分析束手无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也就当今所倡导的核心素养。这无疑是在中国的大众学生中是有所缺失的,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实践机会少,另一方面实践缺少知道以及课程浑水摸鱼,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是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关于个体对于社会有无排斥性方面,我们教育课程中设有思政,在各门学科教学中也有进行教育性的思想总结,对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进行的比较系统的教育的。在平时的一些影视作品文化输出上面,也是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整体上,在当今教育中,对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树立也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思政教育上,很容易局限于书本,那么学生所学无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体系,很容易形式化,虚假化。在个体的社会化功能中,依旧是存在对应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中应当进行改进。
2.2阶层上升与教育
现今的教育是否可以促进阶层上升?这是一个区别于冲突主义的本质问题。纵观我们先如今的教育,如果你中规中矩的读完整个大学,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学历,那么就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但是,这是阶层上升吗,不少人针对于阶层的一个划分有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尽管你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收入,但是,依旧是属于平民阶层,教育只不过帮助你从平民阶层的底层上升到平民阶层的顶层,并不会突破这层天花板。也有人认为,阶层会上升,但阶级不会。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是一直强调无阶级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或者说考试的影响力书不如古代社会所来的直接。在科举考试当中,只要中了便会地位上得到很大提升,不论寒门学子还是富贵家庭,只要考试高中就会升官加爵,衣食无忧,直观上就可以看出教育分层的促进作用。但在当今好像体现的不是特别的突出,依旧会有许多人打着读书无用论的口号,大学生毕业工资不如直接打工强。但是,尽管有这么多的非议,教育确实是不少孩子为之寄已希望的因素,它也能够帮助许多人改变自己的命运。单论学校教育而言,其直观体现出来的文凭证书依旧是许多企业的敲门砖。但我们也应当加强教育的质量水平,建立能够改善受教育者原有阶层的教育方式,帮助受教育得以在教育路上看到希望,国家需要社会流动,才会有活力,有新意。教育考试作为选拔竞争性的项目,是促进社会分层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与分层相匹配的教育制度也是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
2.3.学校选择与教育
在功能主义者看来,学校具有很重要的选择功能,一方面对于受教育者所学内容有一个选择功能,另一方面,队友受教育者本身也有一个选择功能。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的教学教材严格进行编写,召集诸多学科专家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科的知识逻辑体系进行编写,充分的表达了学科本身所要传达的内容,而且对于现实生活与价值观念有了较好的融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显性的教材知识体系,隐性的教学内容更是对于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刻的影响,这包括教师的行为举止,学校的校纪校风等等,同时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当中,确实存在于教师教导不当导致的教学案例的出现,这是一个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比较大的问题。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学校的选择功能应当体现在选拔与个性专业的培养。在选拔功能上,学校的考试就是选拔的直接体现,通过考试可以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并且通过考试进行院校的选择有利于人才的筛选,但是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对于人才难免会有不合理性,评价方式也更多的像形成性评价转变。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面。中小学的体现不是特别的明显,更加注重的通识教育的学习,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开始体现专业性,但是依旧会有专业性不明显,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出现,对于专业的设置上也应当更多的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特长。所以,在学校的选择功能上,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依旧有着不合理之处,需要进行对应的改善与调整。
2.4.社会和谐与教育
在教育原理中,对于教育的社会作用就有一个系统的讲解。教育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一个反作用,主要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才对社会产生作用,而在功能主义理论中,尤其强调了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作用。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这点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我国教育注重学生的价值体系的培养,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尤其在语文与政治学科中得以体现。在学校中,也有相应的校纪校规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约束,帮助树立其余集体团结,注重集体利益的价值观念,所以,当今的教育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培养还是比较全面系统的,但是,在学生违规行为的控制上面,要有专业的手段,否则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以至于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教育改革的方向与建议
基于功能主义基本观点对教育的现状分析,并且针对所存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意见,促进教育改革,帮助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人,促进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3.1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
教育的发展终归是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的作用也是在个体之于社会发展程度的体现,是针对于功能主义中个体社会化与和谐发展提出的针对性措施。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育所培养对象与社会紧密结合,教育本身与社会紧密结合。1.培养对象与社会结合,在教育对象的培养方面要注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的结合,主张学生走出课本,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教育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与生活,同时也要学生学会社会上所必要的技能与方法的培养。2.教育本身要与社会相结合。教育的大方向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上更加注重社会的发展,充分的发挥教育的发作用,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教育本身所应当开展的事情。
3.2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的质量水平。
要想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分层,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教育本身质量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个体在社会中更加注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能够适应社会终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只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打好基础:1.文化基础,这是我们教育一直所重视的,更加注重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加强通识教育学习的篇幅,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基础中的重要部分。2.自主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健康生活的能力,能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学习,系统的进行学习生活的安排,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生活方面,有节制有计划的进行各项活动,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比较好的能够权衡学习与生活。3.社会参与,社会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这是以往的传统教育当中最为缺失的一部分,却是当今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我们教育是不能够与社会所脱轨的,所以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学习生活中,要建立适当的课外实践的结构,增添相应的课程,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的探讨,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培养。另外,要发展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能够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是整个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教育发展的作为关键性的一部分,只有教育本身与时代共同进步,所培养的人才会对于社会有用,才能够很好的实现阶层上升,满足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
3.3充分的发挥学校的选择功能
在学校的选择功能的发挥上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教育内容特别是隐性内容的选择。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行为举止要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在重大的道德选择的问题上给学生树立榜样,自己也起好示范作用。在学校的校园建设方面,注重人文设施与具有教育性的建筑的建设,树立起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宗旨,注重学校的校纪校风,给学生传递积极向上,和谐友好的氛围。2.注重学生专业性的培养,改善对于学生的评价和选拔方式。在学生的专业选择上面师生之间多进行沟通,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平日的总和情况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在专业的建设上面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加强专业性。在选拔方式上,尽量避免一考定终身,采取形成性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发展,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进行综合有效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学校的选择功能,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4.总结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在人的培养上面,能够将人培养成社会所需要得人的教育就是好教育,这也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对于教育成层中功能主义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侧重点是在于个人与社会的结合方面,因此,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规划。主要是从个体社会化,阶层上升,学校选择与社会和谐四个角度结合当今教育进行简单的剖析,这同时也是功能主义具有代表性的四个观点,在这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社会化的程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符,所以针对于对应的四个问题提出来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措施即教育与社会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选择功能的发挥,旨在加强学校教育的质量,能够与社会的发展符合,不脱节,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以让受教育者从中寻得自身发展的希望,为突破自身的阶层打好基础,走进社会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应有的回报并得到相应的报酬。
总之教育的发展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地,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其发展的潜力也是不断的提高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育不在与呆板传统挂钩,取而代之的是创新活力的人才,能够更进一步的成为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也是诸多学子眼中的熠熠星光。
参考文献:
[1]游佳.浅析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的反作用[J].科教导刊,2014,(22):8-9. DOI:10.3969/j.issn.1674-6813.2014.22.005.
[2]申静洁,赵呈领,李芒.创客教育:学科视域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0,(6):30-36.
[3]朱敬熹.关于现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92-293.
[4]冯果.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17):96.
[5]芦伟.论教育成层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J].延边党校学报,2011,26(4):105-106.
[6]戚媛媛.知识与权力的互动 ——《教育与社会分层》读后感[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2):31,41.
http://www.dxsbao.com/art/3161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