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面向风雨的歌者 ——《屈原》阅读报告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作者:李玮琦

揭开神秘的面纱,沉痛的历史背后余下的是化不开的凄美与哀绝,亦是渴望光明的向阳花。汨罗河畔,一个孤独的身影踽踽独行。他是楚国受万人景仰的士大夫,本可以高官厚禄安度一生,本可以弹琴作诗逍遥一世,何以走上“不归之路?

在这个热闹的时代,重读《屈原》,那些洞穿世事的锦绣词章里,深埋着你不知道的秉烛达旦;那些沧桑面庞上露出的清澈的微笑中,淤积着多少悲苦的沉淀。何不回望诗人的命运,与历史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个热闹的时代,重读《屈原》,因为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不仅仅源于其深度和广度,更是因为她从时间长河中走来,积淀了一身沧桑而又历久弥新,你要相信,花在经典上的每一分钟都不会负你,让传统经典与现代人情绪共振,让经典生生不息地流传。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解读文学名著,需要融入鲜明的自我观照,因为唯有如此,名著这棵古老的大树,才能再发出新芽。

重读《屈原》,我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看到了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看到了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又对人间的邪恶不停地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可他并不脆弱,并不告饶,并不退却,并不招安。他已从人群中向前一步,成为孤独而傲慢的个体,与全体对立,他绝不再退却。

面对天地玄黄,面对宇宙洪荒,人站在哪里不是深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孤绝的人格,空前而绝后。他不愿与世人一起过“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醨”那般醉生梦死,庸碌无为的生活,而立志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中的《雷电颂》是全剧的高潮,内容为屈原的悲壮而又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激情澎湃,动人心魄,是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凌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它淋漓尽致、不可遏止地抒发了屈原热爱祖国、坚持正义、渴望光明、反对黑暗的理想与要求。

《雷电颂》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是要“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注:郭沫若《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

读到《雷电颂》的主人公屈原,可谓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意;或者如胡适所说,是一个大“箭垛”,让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射中心中所想;或者,如鲍鹏山所比喻的,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当他在时光的坡道上滚过一代又一代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可以在上面附着上自己的东西:既是对屈原的新发现,也是价值的增值。是的,物理存在的屈原在纪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但令人气闷的是,学者们曾经挑起了一场“历史上有无屈原”的争论,弄得东瀛日本国的学者们也来凑热闹,简直让人们怀疑他们的用心。在我看来,“屈原”本就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一个人,不错,但却是一个早就死去的人——据说还是投江而死的人,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物理事实”,他早经消失。而我们今天讲的这“屈原”,乃是一个“人文事实”。不管历史上——实际上也就是在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这个人物是谁,或根本不存在这个人,但至少从汉代贾谊、刘安开始,这“屈原”两个字就已作为一个“人文”符号而存在,并在不久得到了大史学家司马迁的认可,并为之作传。在贾谊、刘安和司马迁那里,“屈原”代表的是一种命运,一种精神,一种品性,这些东西让他们起了共鸣。而这些东西是抽象的,也就是说,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人”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他的“抽象”意义越来越丰富,而成了一个无可否认的“人文事实”,生前受万人敬仰,死后受万世追念。

在我看来,屈原之所以影响中国历史,不在于他的思想,也不在于它的事功,屈原之影响后代,乃是因为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可以说,他的失败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也是人类永恒的悲剧。甚至我们可以把他的作品看成是有关人类追求自由,追寻幸福的启示录。

“我要飘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面对现实的黑暗,面对南后的陷害,面对昏庸专横的楚怀王,屈原没有沉默,没有隐忍,没有迂回,没有无闷,尽管壮志难酬,尽管无人理解,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责,他抗争,他禅去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他凛然地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他不能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和他们和平共处,哪怕是虚与委蛇。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是的,他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惨绝人寰的战士。因为他的绝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尽管世事未能如人所愿,但屈原的“失败”与斗争精神光耀千古,流传千年,激励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冲破阴霾,走向美好的明天。

重读《雷电颂》,正如前文所言,郭沫若“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是要“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七十多年前,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疯狂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动的政策,气焰嚣张,横行无忌,社会舆论界也被牢牢控制,进步作家遭到残酷迫害。在没有一点舆论自由的环境里,人民群众“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正义要求难以直接反映,于是,郭沫若以历史作家的眼光,诗人的激情,熔铸而成的《雷电颂》真可谓是神来之笔,使读者仿佛在一片电闪雷鸣,风啸雨骤之中看到了屈原气壮山河,情贯乾坤的伟丽形象,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借古喻今,来教育和鼓舞人民,追求人世间的正义,承担起中华民族的重任,勇敢无畏,持之以恒的抗争。

尽管当时国民党的力量仍然很强大,尽管当时国内弥漫着战争的烟火,尽管分裂和倒退的阴影沉重的压在人民的心上,但因了如郭沫若一般的文艺工作者既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才能在腥风血雨中走向光明的未来。

回顾历史,追寻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古为今用,这也是历史的价值所在。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等待着有心人去翻阅,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

岁月远去,距离让我们逐渐看清一部剧作的真实眉目,使我们认识并分清一部戏的历史作用和艺术价值成为可能。汲取历史的营养,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我们所选择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art/3195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消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

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消防演练可以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在社区大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时间——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消防是指消除隐患,预防火灾。消防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人员在火中互救、……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乡村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重,并带来了很多关于养老的问题,而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社会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所建立……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21日电(通讯员梁瑞晨)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公益有起点,爱心无终点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公益活动体现了人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延续中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汇心海,真情暖人间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做爱心公益活动,就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每一份公益活动都有其价值所在,这些价值是在自己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帮助了别人,所以做爱心公益……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在活动,助力疫情大防控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避免疫情的再次袭来,团队队员决定助力疫情防……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支教的价值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为期20天的支教生涯已经结束很久了,回首20天的支教经历,觉得支教是多么美好和重要啊!支教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可以锻炼我们的教学技能。纸上得来终觉浅…
全面小康之疫情之下精准扶贫情况
全面小康之疫情之下精准扶贫情况时间;8月15日。地点;崇义县龙勾乡寺里村黄墈垴组。人物;崇义县龙勾乡寺里村黄墈垴组贫困户肖声森。调查目的;了解贫困户在疫情下的扶贫情况。调查原因;今年全球爆发新冠病…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恩施州的小朋友们开…
向阳向爱,遇光遇心——贵州省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8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向阳向爱,遇光遇心”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们在导师邓铸的指导下前往贵州省新黔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本次暑期实践的主旨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现状,为他们进行心理学小知识的…
“向阳向爱,遇光遇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守护留守儿童成长实践活动
在农村,有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需要去远方务工,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主要由祖父母陪伴,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他们中不乏有乐观开朗,成绩优秀的孩子;但也有一些孩子由于缺乏情感上的关怀而沉默寡言,成绩…
资源学院个人社会实践小队开展暑假工实践活动
9月2日,资源学院一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在重庆市酉阳县蜂蜂美食花园进行。今天,我所在的实习店迎来了几桌人数较多的“大客”,由于是熟客,对方便提前与我们老板打好了招呼,而我们也在到达饭店后,只稍作整理…
全民动员,健康护航
7月18日下午,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助力扶贫,共创绿色‘吸’望”社会实践志愿团队赴济宁市微山县,开展以“防治结核、遏制艾滋”为主题的教育宣讲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落实结核病和艾滋病精准防…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留学生疫情下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留学生疫情下彰显中国文化自信一场重大疫情让百万海外中国留学生身处跌宕起伏的抗疫进程,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大多数留学生都表现出应有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不卑不亢、理性应对…
桎梏重重——区块链发展的制约因素
1制约因素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领域,引起了全球科技、经济、法律和政府人士的广泛关注,其具有在全球范围提供一般信任服务的潜力。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为当前社会发展提出了新…
山东大学“探寻”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济宁宏振机械加工厂进行调研
2020年8月25日,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探寻”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王志超赴山东济宁宏振机械加工厂进行调研。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主要围绕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国内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以及企业如何在当前背景下通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