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世俗”是一种制度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范雯雯

初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是高考填报志愿之后,书名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历史积淀的厚重。经过一学年的法学学习后,我重新阅读此书,竟是别有一番滋味,对一些观点和理论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苏力先生的文字务实细腻,借生活中的“俗人、俗事、俗语”阐述深刻的道理,这样“接地气儿”的做法,使理论蜕去了高深的外壳,走出了神秘的象牙塔,与生活融为一体,触手可及。

“世俗”好像是一个贬义词,时代仿佛在向一个充满个性化的时代发展着,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不世俗吗?苏力先生写道“人要脱俗是很难的,因为‘俗’就是一种约束人的制度”,深觉有理。世俗,非指处世圆滑,而是指社会生活的实然状态,是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要面对和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汇集了苏力先生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文章分为三编,第一编关注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第二编是对法学自身的反思,第三编是作者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三编分别对应了苏力先生所言的“我认为一个法学家的‘应为’”,即“关注现实、反思自我和认真读书”。苏力先生在书中的诸多观点是新奇而极富创造性的,下面我就部分观点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传媒与隐私——读《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文章从戴安娜王妃之死写起,分析了现代传媒报道与隐私保护的问题。戴安娜王妃之死归罪于谁?为什么公众会选择性地谴责记者而不是原本最应承担责任的酒驾司机?为什么公众只对戴安娜之死耿耿于怀却对同在事故中丧命的司机和多迪视而不见?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被作者接连发问,揭示媒体、公共人物、大众之间的内在相互关系。

首先,“新闻自由”是社会的选择。一方面,公众人物需要媒体的包装和宣传。媒体为公众展示的是一个特定的形象,这个形象被宣传,被推广,渐渐被大众熟知的结果正是公众人物或者想成为公众人物的人追求的,他们也愿意将部分隐私自动“泄露”给媒体来巩固已经打造好的形象。另一方面,媒体在打造、强化和出售特定形象的过程中取得利益,公众则消费媒体提供的信息满足心中的欲望。

其次,三者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发生流变的关系。公众人物借助传媒平台“推出”自我的同时,也被媒体消费着,不是所有媒体都循规蹈矩地选择性曝光公众人物相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信息。促使媒体不断挖掘公众人物隐私的动力是利益,而这些利益的来源恰恰是大众。换言之,大众的好奇心使得小道消息嗅到利益的气息,进而推动了小报记者肆意追踪曝光隐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或许不止对君王臣民有意义,对于公众人物和大众也有可适用的方面。这听起来很神奇,但事实却又如此清晰,如果人为忽略掉中间的过渡,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公众人物产生到消亡的关键正是那些关切之人,而媒体只是一个为获取利益帮助大众和公众人物打造和摧毁形象的工具罢了。

苏力先生在文末的感叹无疑是点睛之笔,原来我们的“反思”也是在消费着死去的戴安娜王妃,原来我们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之中。一语惊人,本以为自己是局外人,是旁观者,却不曾想到自己也是“当局者迷”。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世俗而且充满悖论的世界,世俗就是一种约束人的制度。

(二)法学是世俗和现实的——读《反思法学的特点》

文章脉络清晰,苏力先生将其对法学特点的反思与想法娓娓道来,在苏力先生看来,法学的特点有二:其一,国家幸,法学才有可能幸和兴;其二,法学的特点是务实和世俗。我对特点二颇有感触。

于学科自身而言,仿佛任何一个学科都形成实践和理论两种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再将一个领域进行划分。实践立足于现实,理论又是对实践结果的抽象和提炼。法学“务实和世俗”的特点强调的是关注社会现实,基于社会环境讨论法学问题,提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或许也有语境论的影子,如果脱离了语境,分析所得的结论不免会有偏差。不同社会环境孕育不同的制度,社会自会去检验和查收已形成的规则。

于法律人群体而言,他们也面临着本质相同的问题。一方面,有些看似自主的选择其实根本没有选择。制度或许会迎来更新换代,但发生变化的前提一定是社会的需要,法律人亦是如此。这样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群体,在框架之下寻求着创新,社会的需求激励产生了针对不同领域的法律工作者。真正将法律人进行划分和分类的不是法律人自己,而是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我们为什么会需要法律人?社会对此有需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法律不等同于法律条文。大众并不普遍具备独立利用法律条文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人的工作也并非只是格式化地套用已有规则解决问题那么简单,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可能性要求法律人具备更多条文之外的智慧。如果法只是法条,只是一种规则,那现实生活中也许就不再需要法律人,但现实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模糊的事实,这些不确定才是大多数法律人生存的空间。

法学的特点是务实和世俗,无论是对学科本身还是从事相关学习和工作的人,亦或是普通的大众。

(二)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分析了一个在美国宪法学甚至是世界宪法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由此对制度的形成展开讨论,提出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设计的(制度的形成具有偶然性)。

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马歇尔大法官所面临的局面是棘手的,甚至可以用进退两难来形容。一边是政党之争,一边是最高法院的权威,两者的权衡必须慎重。面对如此微妙的局面,马歇尔的处理是精明的。他将诉讼重点巧妙地转化为三个精细的问题,正面解答问题,但却避免了与杰弗逊一党的正面冲突。这一“伟大的篡权”被后世称为开创了司法审查的先河,是美国宪政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苏力先生对这段历史进行了一个全新的阐释,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

现在,我们日益注重制度设计,仿佛一个制度从产生到消亡都由制度制定者把控着,都在按照程序步骤按部就班地推进着。但是,那些对制度形成有推进作用的行为真的是为了制度的形成而存在吗?未必。很多制度的形成是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因此是偶然的。但是巧合和偶然也不会是毫无道理,一定有其内在的脉络。人们之所以会做出有意义的行为,更可能的情况是利益使然,换言之,是为了解决眼下的困境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特定行为和制度之间是否会存在必然的联系其实很难说清,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前面的行为发生,后面的制度就必然形成;同样,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前面的行为,后面的制度就一定消失不见。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历史是这样续写了美国的宪政,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被捆绑在一起成为“传奇”,但是,回归当时的语境,马歇尔好像明显更倾向于解决政党之争和最高法院威严的问题,而不是创建一个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司法审查制度。日后称道的司法审查制度——更像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意外收获。

苏力先生在其的另一著作《大国宪制》中写到“实在的制度,必须,也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创造,甚至试错,让时间的流水来淘洗筛选。”制度所能起到的真正作用要在历史长河中才能充分体现。这并不是因为时间具有什么天然的说服力,而是因为时间的坐标轴下,制度所面临的环境和情况日新月异,“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时间或许早就见怪不怪了。意义是被事后赋予的,很多发生的行为对将要产生的制度或许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个起点,制度究竟是否会形成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读苏力先生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我获益匪浅。这本书是由很多篇独立的小文章组成的,文章与文章之间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们却可以发现苏力先生的文字始终贯穿着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基于成本收益分析而洞察事物发展趋势。社会发展至今,不同的的地区已经并仍然在形成不同的习惯和风俗,这些自觉形成的制度背后是人们的需求。从婚姻制度到家族地理构成,从法律与科技结合到对法学教育的反思,借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法律和社会问题,似乎总会得到一些很犀利甚至“功利”的结论。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做定向选择,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制度,这些制度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做出努力。尽管我认为利益主导推进社会构成的想法有其局限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经济学的观点确实有很强的说服力。尽管今天的社会一再强调良好的品德,但是经济利益的分析看起来却是更实用、更通透的。

http://www.dxsbao.com/art/3201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陈文甫受邀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师开展师范专业指导建设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升文法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等方面需求,优化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文法学院特邀请河南师…… 余舒含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举办第二届“传媒文化节”主题演讲比赛决赛

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创新思维,使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传媒行业的职业路径,文法学院于11月21日晚上在南校区学院楼报告厅举办第二届“传媒文化节”主题演讲比赛决赛。活动开场,主持人详…… 沈冬玲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举办“星空讲堂”活动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11月22日,文法学院在学院楼报告厅举办“星空讲堂”活……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共筑思想根基,践行教育使命——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深入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11月8日,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在学院楼书法教室B319召开党员大会…… 李心扬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凝聚党建新力量,民主评议促提升——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召开发展对象民主

为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高党员发展质量,10月24日上午,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在学院楼B319书法实验室召开第31期拟发展对象民主评议大会,会议由教工党支部书记罗艳娟主持,教工党支部党员代表…… 孙京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子在河南第二十二届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学技

近日,河南省第二十二届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圆满落下帷幕,文法学院多名参赛同学在赵智慧、王雪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脱颖而出,斩获了多项荣誉,为学院争得了荣光。河南省…… 余舒含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感恩资助,助学筑梦——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资助育人手抄报评比活动圆满

为推动资助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加强对受助学生知恩、感恩的人文教育和引导,营造励志、感恩的校园氛围。文法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感恩资助,助学筑梦”为主题的手抄报作品征集和展览…… 沈冬玲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第十二周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

为了解学生们的宿舍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第十二周文法学院全体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关怀学生生活。走访期间,辅导员着重查看…… 冯盈盈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学院第十四期“先锋团校”文法系分校开展第二次技能培训课程

(通讯员康世强刘婉婷冯思怡)11月26日晚,我院第十四期“先锋团校”文法系分校在树达楼511教室开展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见贤思齐行,凝力启新程

11月15日,福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财政1班团支部联合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2班团支部联合举办了以“拨雪寻春习榜样,烧灯…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开展“守护盲道”活动

11月23日下午,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明眸起航”小队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周围街道开展“守护盲道”活动,旨在提高公众…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开展“传声悦行”主题志愿活动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开展“传声悦行”主题志愿活动为提升大众对听障儿童的了解程度和关爱意识,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开办“明眸启航”展台活动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开办“明眸启航”展台活动11月24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欣园西门成功举…

最新发布

星火燎原调研实践团首日线上培训
9月1日,山东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星火燎原”调研实践团队首日进行线上培训,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此次线上培训。上午,团队负责人孙姗组织进行社会实践培训会,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安全事宜、实践流程以及…
“青春筑梦 红色之旅”-武汉大学经管院赴河南省何家冲教育扶贫小分队
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队伍以革命老区何家冲为基地,以“红色文化+教育扶贫”为核心,以红色文化的“自我教育+宣传教育+教育转换”为主线,即:首先通过参观何家冲、走访老兵等实地考察…
安徽学子返家乡:赴淮南市暑假社会实践个人感悟
暑期实践个人感悟走进大学,意味着你已经长大了,意味着身上要承担一些责任,别人衡量的标准也不再像是对孩子一样,而我们更加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开始时,看到身边的同学利用空余时间去…
烟大学子姚孟彤社会实践心得
我通过这次实践了解到了健康码不会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且公民的信息都在公安机关保护下,国家严厉打击泄露公民隐私信息的行为。并且提出通过运用“链接健康”烟台大学区块链新型防疫体系能够精准定位疫情防疫…
西安学子三下乡:积极服务群众,坚定抗疫信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学生以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在当地开展“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疫情防控专项实践活动。图为志愿者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二)——读《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苏力先生在其的另一著作《大国宪制》中写到“实在的制度,必须,也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创造,甚至试错,让时间的流水来淘洗筛选。”制度所能起到的真正作用要在历史长河中才能充分体现。这并不是因为时间具有…
疫情之下复产复工,社会逐渐在回暖
疫情之下复产复工,社会逐渐在回暖实践背景2020新冠肺炎占据了社会的主体风向,像一颗突如其来的炸弹,打的人们措手不及。这次疫情极大冲击了经济,而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疫情影响的特殊社会环境…
团结有力量
2020年的春节是在特殊中度过,这次的疫情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不仅仅体现了天灾对人类的打击还体现了人类之间的人文情怀。即使疫情来势汹汹,人们还是坚信着一定会胜利,新冠状病毒一定会被克服的。大家都对祖国…
党旗在“疫”线高高飘扬,文理学子实践报告
本网讯(通讯员李荣浩)一、引言疫情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考验着党性,检验着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党员干部在“疫”线当先锋、作表率,让党旗在一线全面飘红,让党徽熠熠生辉。二、调查…
向日葵实践队和孩子一起共克时艰,筑梦远方
2020年7月22日,我踏上暑假支教的道路,一直以来,支教就好像一个梦,好像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词,一直在向我发出召唤,我很希望能以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为每个渴望知识的孩子献出一份爱。但今年,2020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