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樊翰林)在阿里斯托芬的讲辞中,用一个极为浪漫的寓言揭示着爱的真谛。最初的人类有四只手,四条腿,一个头上有着两张一模一样的脸。那时的人们很快乐也很美满,渐渐不再敬拜神明。诸神为了继续得到人类的供奉,让宙斯把所有人劈成两半,削减人的力量,让分裂的人在世上痛苦地游荡,永生渴望着另一半的灵魂。而找到另一半时,拥抱与结合,会让双方感受到此生最大的圆满。但这个浪漫的寓言描述的只是单身的其中一种状态——渴望并追求自身圆满。
这种状态是在“人生必然存在对应的另一半,而我必须寻觅到”的目标下驱动的,具有强制性。当然阿里斯托芬眼中,这种单身状态是中性的,是等待与追寻的必经过程。但正是在目标的压迫下,当代社会处于单身的我们往往为找寻另一半而苦恼、焦虑与担忧。因为一旦我们永远单身下去,找不到另一半,我们就被认为无法还原自己原来的整体,不能圆满。渐渐地,年龄越大的单身人士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富有、不够帅气,还是不够成熟。比如网上很多人吐槽自己25、26岁就已经被家里人逼着相亲结婚了;三十岁不结婚的剩女就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所以这种单身状态俨然成为一种当代社会令人嫌弃的等待过程,打上负性的标签。
但我们要知道,单身还存在另一种满足的状态。三十多岁的女生不想结婚,除了找不到外,更可能的是享受个体单独的状态,她们能在单身生活中找到满足与圆满,可以暂时从其他东西中获得只有找寻另一半灵魂才能获得的快乐,如书籍、旅游乃至自身,甚至不需要通过找寻另一半去获得幸福。可以看出这种满足的单身状态似乎有点背离爱的重要性。但当代社会要允许并支持这种单身的满足状态,只有对“单身追寻”和“单身满足”一视同仁,才能将单身状态回归到阿里斯托芬口中那种中性、无偏差的追寻与等待过程。
http://www.dxsbao.com/art/3205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