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唐慧莹

《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社会似乎如此:于企业居功才能升职加薪,于学校争论文第一作者才能评职级,人们的目标仿佛是为了站于幕布之前,接受名利、鲜花和掌声,人心浮动患得患失。那么何不读一句老子的“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洗涤你燥热的灵魂,放慢你空虚的脚步。

乍一听,“功成而弗居”,为何我努力得到的成就反而不能占用,要拱手于人呢?其实不然。老子这句话重点在后面,他点醒我们:不贪功,轻得失,时常保持谦卑之心。

个人一味求功成而居,只会沦为物欲的阶下囚。

川端康成的《雪国》恰如初雪般明净,曾惊艳无数人的目光,然而他却逐步陷入了对名利功绩的纠结之中,终究在极度压力之下选择自杀,令人怅惋不已;反之济慈,写诗常写于纸片之上,事后夹到书架中了事,创作于他,纯粹是为了抒发心头的浪漫,并非为了外界的掌声。济慈写给自己的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明水上书。”原来风行水上只是路过,那些不朽的传奇,在开始的那一刻,并不是为了流传。倘若川端康成能意识到,倘若那些重“功名”的现代人能意识到,他们大概也能如济慈一般幸福终老吧。

没有什么是长保不失,既然总会失去,那么一开始我们对于得到的就不要抱有太大得失之心。只有那些懂得“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的人,才能够不居功,少凶险;不贪得,少枷锁。就像猪圈里的小猪,都在争先恐后的抢夺食物,抢得越多的长得越胖,反而更早的被宰杀而“去”。

现在社会日渐流行起“做好事”的行为。当然,我并不是说做好事这种行为本身存在什么不当之处,甚至应该提倡。但是很多人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那么做好事这件事本身就奴役了个人身体,反而成为压力,与做好事原来的初衷渐行渐远。做好事不留名高贵就在它仅因一颗从善之心。一个想要就救助贫困山区人们的慈善家和一个为了博得好名声来增加声望,但实际完全不关心被救助者死活的慈善家,无疑前者更令人钦佩。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部队里经常帮助战友,偷着为战友的亲人寄钱,为灾区人民捐寄物资和自己的所有存款等等事情数不胜数,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不炫耀自己。尽管雷锋英年早逝,但他活在好几辈人的心里,永垂不朽。在雷锋看来,做好事不留名并不是一种沽名钓誉的手段,而是带着从善之心,是一种目的。夫唯弗居,不止不去,反而还会意料之外得到更多。

真正始终不移贯彻老子所说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历时十几年,将诺大一个中国从帝国主义手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带领中华民族重新傲立于世界的东方,有谁能说这不是最大的功绩?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来不在人民面前夸耀自己,甚至会在危急时刻永远走在人民的前面。新冠肺炎夺走了众多人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勇做生命的逆行人,带领医生团队和共产党人冲在灾难的最前列,企图以最大的气力以生命搏生命,救起被死神抓住的双手。中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打赢了这场抗疫战争,然后他又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去,两袖清风,不带走一丝尘埃。遇见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地区同样受到新冠肺炎的折磨,中国共产党但行好事,不问结果,无偿支援各地区,为他们捐助大量物资,还输送有经验的专家团队去第一线救治别国人民。你可能不愿相信,天安门广场上的那句标语——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或许可以解释中国共产党做的一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但他不忘大国担当,是以谁都不能否定他的作为;而美国却在这场灾难面前变成了闹剧。

无心居功,无求以不去,不想不去,别人就不会去你。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如果你太过锋芒毕露,太想争取功劳,你就会像是一个刺痛他人的茅,让别人对你虎视眈眈,想要把你的锋芒钝去。这时,你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被群起而攻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当你很辛苦做成一件事情而不表现出来,别人反而会说你辛苦了;可当你忍不住自己“自豪骄傲”地向他人说起时,别人反而会在背后闲言碎语打击你,说你做这么一点事就辛苦了。

人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他们一方面天然喜欢靠近优秀的人,另一方面却又免不了嫉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现:优秀的人很极端——要么四海之内皆朋友,要么形单影只,究其原因就是居功与否的问题。低调不居功的人,他人会因为你的谦逊和才识真心欣赏你,高调张扬的人,人们会觉得恃才放旷而恶意中伤你。故功成是一种伟大,身退更是一种智慧。当我们对得到的成就,能够如过眼云烟,弱水三千,我也只取一瓢饮,做到真正的“无”,才能获得真正的“有”。

“夫唯弗居”并不是否定功成,要所有人都停下追求进步,消极处世。而是告诉我们,在努力追求小有成就后,不要一味的沉溺于功成之中,不刻意居留期间,不有心居功,其作用才不会消失。

又也许这句话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究竟何为功成?定义功成这一概念本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佛家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形象定义皆是虚妄,或许一开始就没有功成。所谓的功成只是人们臆想出来,表达自己物欲合理性的一个创造物而已。既然世上本无功成,那我们又居什么功呢?何不去功,做一个潇潇洒洒的人。

http://www.dxsbao.com/art/321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浪潮下,食品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紧密融合愈发凸显其重要性。食品安全作为健康生活的基石,将相关理念深度融入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中……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工作圆满完成

为深入调研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2025年1月8日至1月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根据前期开展的寒调第四次会议……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问卷发放正在进行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对“健康中国背景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探究”这一课题的看法,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1月29日,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5年寒调绮梦实践队展开线上问卷发放工……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四次会议

为促进问卷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1月6日中午11: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207教室召开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队员参与。此次会议主……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三次会议

为进一步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优化问卷题目,12月30日下午19:0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科技大楼9509教室召开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实践队16名成……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二次会议

为完善本次寒调调查问卷内容,对问卷题目进行初步地讨论和修订,12月27日中午12:30,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2教室召开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绮梦实践队队长王鑫源主持……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学院绮梦实践队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

为加强实践队队员对课题的理解,促进队员之间相互了解,推动后续寒调工作的顺利开展,12月22日晚19点,文学院绮梦实践队于教育大楼1j13教室顺利召开2025年寒调第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由负责人王……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食安天下,健康万家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下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的新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理念融入健康教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的关键课题。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湖北师范大学…… 王鑫源 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民法典之承租者家
中国青年网宜昌9月9日电(通讯员汪俊杰)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购同权住房制度的要求,保护承租人的利益,民法典增加规定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第七百三十四条第二款)此外,为适应我国保理行业发展…
地摊经济,人间烟火
地摊经济,人间烟火6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时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这是李克强总理近期第二次点赞地摊经…
集体自尊成就大国崛起
“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烈士杨靖宇的这番话不停的萦绕在我的心头,发人深省。中国人是一个集体,当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不可能安然无恙。1900年的中国八国联军仅一万人侵华就逼迫中国政府签下…
致敬白衣褂人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在我记事以来,或许从来没有哪一个春节,比今年的春节更难过。正当我们满心欢喜迎接2020年到来,世界就给了我们重重一击。疫情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从那以后每一天都过得…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灵璧县砂坝小学“阳光教室”教育扶贫活动纪实
宿州市灵璧县黄湾镇砂坝村是省级贫困村,而灵璧县则是国家级贫困县,十一年的建设,合肥工业大学一代代的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砂坝村,为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2020年,疫情…
工大学子关爱留守儿童,共谱美好未来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表达大学生渴望回馈社会的心情以及对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望,7月31号下午,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砀山县刘新庄村,关爱疫情下缺失亲情的儿童。…
延续青年精神,我们一直在行动 ——洛师学前抗疫青年实践团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习近…
讲好家乡的脱贫故事
——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的新冠疫情,到如今各地频发的汛情,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但这一切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挠我们实现坚…
精准扶贫,温暖人心
——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2013年习主席到湖南湘西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自2014年“精准扶贫”思想落地以来,迅速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而作为当代…
“聆听”民众的声音
——数学与统计学院社会实践队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助力建设全面小康。自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至今,已有五年,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时刻已经到来,那么这些年来,群众对于国家扶贫政策的了解到底如何?7月17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