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的人文意义表达是一幅作品的内在灵魂,它以摄影技法为基,传达的是社会现实、摄影者的内在思想甚至是每一位观赏者的人文解读。
1、基于画面元素的浅层意义解读
画面中的每一个主体,表现出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内在的涵义。背景中,乌泱泱的人群正朝一个方向整齐跪拜着,而少年却以相反的方向似笃定的立在人群正中央。在我们的固有观念中,跪拜往往代表着遵从与臣服、站立往往象征着自尊、笃定;而方向相背,本身就是“独特”、“清醒”、“坚持”的标志;身形健硕的大人跪拜、臣服、从众,而羸弱的少年却清醒而独立地站立着,无不体现出少年人孤勇之可贵。
2、基于“开放式构图”的多样性呈现
在摄影技法的解读中,我从客观的技术角度将这幅作品的构图方式解释为中心性构图;然而,从人文意义的视角来看,这幅作品其实还采用了一种构图方式——“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的主要特点就是将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落点都放在画面之外。因此,当我们作为观众来赏读这幅作品时,能够看到的画面,得到的信息是不完善的。
但在我看来,局限并不总是糟糕的事,局限的表达反而能引申出更多广阔的人文意义。例如,当观众在赏读这幅作品时,往往会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概念去猜测它的拍摄背景、猜测众人跪拜的原因以及少年眺望的方向。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的哈姆雷特”,我想这句话并不仅仅能被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当我看到这幅作品时,我想到的是王尔德曾经写过的一句话“每个人生来都是君王,但大多在流亡中死去”,因此或许可以认为这是少年人不知者无畏,他贵在仍保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没有被固有的群体现所同化;但换个角度看,或许又会认为少年虽然背离人群,有自己的思想,但同样被人群所包裹,无法逃离……甚至更多。
因此我想艺术创作其实不一定就是固态的思想输出,更多的时候,创作者仅提供一个基地,吸引无数各异的思想自由生长,这也有它的价值。
http://www.dxsbao.com/art/3214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